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煤炭地质勘查类型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4:33

  本文关键词:煤炭地质勘查类型定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勘查类型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煤层稳定程度 定量划分


【摘要】:煤炭地质勘查类型反映了在不同地质勘查条件下勘探方法的特点和不同历史时期构造、经济政策和勘探经验。划分勘查类型不仅有助于合理的选择勘查工程密度、经济地划分开采技术条件、准确地划分各级别资源储量,还可为煤矿设计和生产提供必要的地质数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是现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划分勘查类型的两项主要指标。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分析有关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和勘查类型定量划分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搜集大量勘探资料,梳理目前构造复杂程度的定量指标体系,提出用综合指数法建立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量划分标准,并结合MATLAB语言编写模糊神经网络程序,建立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量划分模型。针对煤层稳定程度,通过分析煤层厚度和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将趋势面分析引入到数理统计方法中,提出用趋势变异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划分标准,并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定量划分模型。通过对华宁井田和西卓子井田构造发育规律和主采煤层赋存规律研究,用上述模型对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进行定量划分,划分结果分别为简单类型和中等类型,与勘探时期的划分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勘查类型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煤层稳定程度 定量划分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煤层稳定程度定量评价研究现状9-10
  • 1.2.2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研究现状10-11
  • 1.2.3 煤炭地质勘查类型定量划分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2-13
  •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2-13
  • 1.3.2 技术路线13
  • 1.4 论文工作量13-14
  • 2 勘查类型定量划分概述14-17
  • 2.1 勘查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14
  • 2.1.1 勘查类型划分的原则14
  • 2.1.2 勘查类型划分的依据14
  • 2.2 影响勘查类型划分的因素14
  • 2.3 勘查类型定量划分存在的问题14-16
  • 2.3.1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问题15
  • 2.3.2 煤层稳定程度定量评价问题15
  • 2.3.3 勘查类型定量划分问题15-16
  • 2.4 勘查类型定量划分的发展趋势16-17
  • 3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研究17-33
  • 3.1 构造复杂程度定量指标17-18
  • 3.2 评价方法概述18-21
  • 3.2.1 构造指数法18-19
  • 3.2.2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19
  • 3.2.3 BP神经网络法19-20
  • 3.2.4 分形方法20
  • 3.2.5 模糊神经网络法评价思路20-21
  • 3.3 综合指数法建立定量划分标准21-25
  • 3.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21-23
  • 3.3.2 计算指标权重23-24
  • 3.3.3 计算综合指数24
  • 3.3.4 建立定量评价划分标准24-25
  • 3.4 建立模糊神经网络定量划分模型25-32
  • 3.4.1 BP神经网络概述25-26
  • 3.4.2 建立模糊输出集合26-27
  • 3.4.3 建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27-31
  • 3.4.4 模糊神经网络训练31-32
  • 3.5 小结32-33
  • 4 煤层稳定程度研究33-48
  • 4.1 影响煤层稳定程度的主要因素33-35
  • 4.1.1 原生控制因素33-34
  • 4.1.2 后生影响因素34-35
  • 4.2 评价方法概述35-37
  • 4.2.1 数理统计法35-36
  • 4.2.2 地质统计法36
  • 4.2.3 等值线图法36-37
  • 4.2.4 模糊综合评价法37
  • 4.3 趋势面分析法37-39
  • 4.3.1 趋势面分析的概念37-38
  • 4.3.2 趋势面分析类型及其原理38-39
  • 4.3.3 二维趋势面分析计算过程39
  • 4.4 趋势变异法建立划分标准39-44
  • 4.4.1 趋势变异法基本思路40
  • 4.4.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40-41
  • 4.4.3 评价指标计算过程41-42
  • 4.4.4 趋势面分析过程42-43
  • 4.4.5 建立定量划分标准43-44
  • 4.5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44-47
  • 4.5.1 建立评价指标集44
  • 4.5.2 建立指标等级集44
  • 4.5.3 建立指标权重集44-46
  • 4.5.4 建立隶属函数46-47
  • 4.5.5 建立单因子评价集47
  • 4.6 小结47-48
  • 5 应用实例48-59
  • 5.1 实例一:华宁井田48-54
  • 5.1.1 地质构造发育规律48-50
  • 5.1.2 煤层赋存特征50
  • 5.1.3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量划分50-51
  • 5.1.4 煤层稳定程度定量划分51-53
  • 5.1.5 勘查类型定量划分53-54
  • 5.2 实例二:西卓子井田54-58
  • 5.1.1 地质构造发育规律54
  • 5.1.2 煤层赋存特征54-55
  • 5.1.3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量划分55-56
  • 5.1.4 煤层稳定程度定量划分56-58
  • 5.1.5 勘查类型定量划分58
  • 5.3 小结58-59
  • 6 结论及展望59-61
  • 6.1 结论59-60
  • 6.2 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仰露;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定量划分的方法[J];中国煤田地质;1992年01期

2 郭欣;花岗岩风化带的现场确定及定量划分[J];岩土工程技术;1997年03期

3 詹才高 ,范念寒 ,陆汝纶 ,武法东;应用等性块段指数法定量划分华北煤矿勘探类型[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5年05期

4 吴殿廷,朱青;区域定量划分方法的初步研究——兼论用断裂点理论进行区域划分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5 侯惠群;;地质统计单元的定量划分方法及晋东北金矿预测单元研究[J];地质论评;2000年S1期

6 赵淑娥;王华;刘小龙;任金锋;周雪峰;孙鸣;;基于测井数据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定量划分方法及其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7 任金锋;廖远涛;孙鸣;赵淑娥;刘小龙;宋广增;;基于小波变换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定量划分研究及其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5期

8 闫建平;蔡进功;李尊芝;;基于小波变换的功率谱方法及其在沉积单元界面定量划分中的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08年02期

9 章扬松,罗国煜,汪明武;工程地质岩组定量划分的多元数据最优分割法[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6期

10 毕润成,闫桂琴;山西霍山森林植被垂直带的定量划分(英文)[J];植物生态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俊;煤炭地质勘查类型定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76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876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