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废石胶结材料蠕变与循环载荷条件下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06:24

  本文关键词:废石胶结材料蠕变与循环载荷条件下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废石胶结充填体 蠕变 循环加卸载 声发射 PFC


【摘要】:废石胶结充填体是构成人工矿柱的主要材料。在工程实际中,在爆破开挖时,人工矿柱会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而在爆破开挖后的矿石回采阶段,人工矿柱主要受到恒载作用。因此,人工矿柱实际上主要受到反复加卸载荷和分级恒载的作用。所以研究废石胶结充填体的在这两种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破坏前兆现象便很有意义。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循环载荷下矿山固废胶结充填体损伤过程声发射特性研究(No.51304083)项目为依托,对不同灰沙比的废石胶结充填体进行了分级蠕变声发射试验和循环加卸载声发射试验,得到了在这两种载荷作用下的废石胶结充填体变形和声发射特征;在此基础上在PFC3D中引入应力腐蚀模型来模拟了不同灰沙比的废石胶结充填体的不同时长分级蠕变过程;最后,在试验和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非定常蠕变模型来描述废石胶结充填体的蠕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在单轴受载条件下,废石胶结充填体试样的破坏方式主要分为剪切式(Ⅰ型)和张开式(Ⅱ型):在分级蠕变载荷作用下,两类试样都有明显的体积不变和体积变形阶段,但是只有Ⅱ型试样有明显的扩容阶段: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废石胶结充填体内部充填料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宏观滑移面上时,废石胶结充填体做剪切式破坏;当大量剪切破坏出现在宏观滑移面之外时,废石向外侧的位移较大,使得废石胶结充填体做张开式破坏;应变激增阶段的出现来自于废石胶结充填体内部某一部位废石闾的率先较大张开:试样的蠕变过程由建立的非定常蠕变模型描述。(2)对于蠕变试验,在会引起试样破坏的恒载作用下,随着试样进入加速蠕变状态,Ⅰ型试样在微裂纹之间不断贯通连接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宏观滑移面从而破坏,这一过程伴随着声发射振幅出现增大的趋势,并在试样破坏时释放强度较大的声发射,声发射事件率表现为整体稍微增大并在最后迅速减小的特征,声发射b值表现为“锯齿状波动——剧烈减小”的循环模式:Ⅱ型试样中的废石在微裂纹之间不断贯通连接的过程中相互分离,从而导致试样破坏,这一过程伴随着声发射振幅的减小,并在试样破坏时释放强度较大的声发射,声发射事件率会出现大幅度降低,声发射b值表现为在不断的做锯齿状波动中呈增大趋势。(3)对于循环加卸载试验,在加载过程中,当相对应力水平较小时,试样内部的微破裂以原有缺陷的闭合为主,声发射出现的较少,对应的声发射b值表现为整体增大的趋势;当相对应力水平较高时,试样内部的微裂纹处于以大尺度破坏为主的稳定扩展状态,声发射现象大量出现,对应的声发射b值表现为整体减小的趋势,局部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变化规律;试样在加载到破坏的过程中,内部微裂纹不断的连接与贯通,这一过程伴随着声发射事件率的激增,声发射b值整体呈“减小—平稳—减小”的变化规律;在卸载过程中,试样只在卸载初期内部有微裂纹的扩展,声发射事件率逐渐减小,声发射b值波动幅度越来越小。(4)由于废石胶结充填体这种混凝士类的多相复合材料,在受到载荷作用之前,其内部已含有许多不同性质的微裂纹、微孔洞以及微观构造上的不均匀性,即便是在较低的应力作用下,低强度的微裂纹、微孔洞等微观缺陷也会受压变形而开裂和扩展,所以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会出现明显的费利西蒂效应,效应区间大概为相对应力水平28.1%-33.9%以及75.3%以上。
【关键词】:废石胶结充填体 蠕变 循环加卸载 声发射 PFC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80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引言12-14
  • 2 文献综述14-31
  • 2.1 混凝土类材料受不同载荷作用的研究现状14-16
  • 2.2 声发射技术理论基础及应用现状16-23
  • 2.2.1 声发射信号的产生机理16-17
  • 2.2.2 声发射信号的传播形式17-18
  • 2.2.3 声发射信号参数18-19
  • 2.2.4 声发射噪声的来源和排除19-20
  • 2.2.5 影响声发射信号的因素20
  • 2.2.6 声发射检测仪器简介20-21
  • 2.2.7 声发射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21-23
  • 2.3 充填材料研究现状23-25
  • 2.4 研究内容25-29
  • 2.4.1 研究目标25
  • 2.4.2 研究方法25-26
  • 2.4.3 研究方案26-28
  • 2.4.4 技术路线28-29
  • 2.5 本章小结29-31
  • 3 废石胶结充填体分级蠕变破坏规律与声发射特征31-64
  • 3.1 废石胶结充填体分级蠕变声发射试验条件和方案31-35
  • 3.1.1 试验系统31-32
  • 3.1.2 试样制备32-35
  • 3.1.3 实验方案35
  • 3.2 废石胶结充填体分级蠕变变形特征35-40
  • 3.2.1 Ⅰ型试样变形特征36-38
  • 3.2.2 Ⅱ型试样变形特征38-40
  • 3.3 废石胶结充填体分级蠕变试验声发射特征40-54
  • 3.3.1 废石胶结充填体试样声发射振幅特征40-47
  • 3.3.2 废石胶结充填体试样声发射事件率特征47-54
  • 3.4 废石胶结充填体试样声发射b值特征54-62
  • 3.4.1 声发射b值原理54-55
  • 3.4.2 声发射b值特征55-62
  • 3.5 本章小结62-64
  • 4 循环加卸载下废石胶结充填体变形与声发射特征64-80
  • 4.1 废石胶结充填体循环加卸载试验条件和方案64-65
  • 4.1.1 试验系统64
  • 4.1.2 试样制备64-65
  • 4.1.3 试验方案65
  • 4.2 循环加卸载下废石胶结充填体变形特征65-68
  • 4.3 循环加卸载下废石胶结充填体声发射特征68-78
  • 4.3.1 声发射凯塞效应和费利西蒂效应68-70
  • 4.3.2 声发射b值特征70-78
  • 4.4 本章小结78-80
  • 5 废石胶结充填体蠕变与循环加卸载破坏过程数值分析80-92
  • 5.1 废石胶结充填体模型的建立和细观参数的确定80-87
  • 5.1.1 PFC3D简介80
  • 5.1.2 PFC3D的基本思想与假设80-81
  • 5.1.3 粘结模型的选择81-83
  • 5.1.4 单轴模型的建立和细观参数确定83-85
  • 5.1.5 应力腐蚀模型原理及细观参数的确定85-87
  • 5.2 PFC模拟结果87-91
  • 5.3 本章小结91-92
  • 6 废石胶结充填体非定常蠕变模型92-100
  • 6.1 蠕变模型建立方法92-93
  • 6.2 西原蠕变模型原理93-95
  • 6.3 非定常蠕变模型的建立95-96
  • 6.4 非定常蠕变模型参数辨识96-99
  • 6.4.1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原理96-97
  • 6.4.2 参数辨识结果97-99
  • 6.5 本章小结99-100
  • 7 结论100-104
  • 7.1 主要结论100-101
  • 7.2 创新点101-102
  • 7.3 研究展望102-104
  • 参考文献104-113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113-115
  • 学位论文数据集1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启涛;陈建宏;王子哲;程运材;;胶结充填技术在矿山的应用[J];矿业快报;2008年05期

2 周正濂;;多组分胶结充填料制备质量的统计分析[J];世界采矿快报;1991年27期

3 丁向阳,吴统顺;胶结充填体动力强度的细观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1993年02期

4 饶运章,黄文钿,赵奎,邓飞;低廉胶结充填料的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7年05期

5 周爱民,廖全佳;丰山铜矿分段碎石胶结充填法试验研究[J];世界采矿快报;1997年06期

6 杨锡祥;混凝土和块石胶结充填工艺的应用[J];黄金;2000年02期

7 丰裕军;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我国岩金地下矿山的应用与发展[J];黄金;2000年08期

8 吴湘晖;碎石胶结充填料配比的优化[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

9 ;一种提高胶结充填料支护性能的方法[J];工程设计与研究;2000年01期

10 王新民,胡家国,王泽群;粉煤灰细砂胶结充填应用技术的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铭良;;论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大面积开采[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2 尹新才;陈昌民;;大型水体下矿床空场嗣后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陈宏兵;;下向分层层内上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应用实践[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4 刘同有;周成浦;;金川镍矿胶结充填采矿技术的进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姚世峰;;某矿山胶结充填站的自动化设计[A];2011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仪表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张文华;孙利波;;全尾砂胶结充填的应用和发展[A];冀晋琼粤川鲁六省金属学会第十五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炜;周旭;;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离析成因分析[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元磊;高原;刘忠文;;机械化盘区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在马庄铁矿的应用[A];第二十届“冀鲁川辽晋琼粤”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辉林;崔新玉;彭青生;霍红亮;;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获各琦铜矿的应用[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海军;马凤山;邓清海;李国庆;陈遥;;下向胶结充填法开采陡倾金属矿引起的地质环境损害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希金;分级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取得突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记者焦建国 通讯员张素民;《低品位铁矿全尾砂结构流体胶结充填技术研究》项目获奖[N];中国冶金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永龙 通讯员 赵博 何畅;跨越,在这一刻![N];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

4 宗伯明;金川矿区开发新技术解决充填难题[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5 李建东;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润沧到金川集团公司调研[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赵向南;让家乡插上腾飞的翅膀[N];山西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乾天;废石胶结材料蠕变与循环载荷条件下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静文;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有生;新阳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输送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4 胡家国;电厂粉煤灰矿山充填胶凝机理研究及水化反应动力学特性[D];中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根平;大红山铜矿块石尾砂胶结充填工艺试验研究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贤俊;新型尾砂胶结剂在某铜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余溯;块石胶结充填体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胡源;不同应力路径下块石胶结充填体破坏声发射频率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浩;某硬岩矿山无阶段矿柱开采岩爆诱发倾向及失稳控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瑞龙;高浓尾矿胶结充填材料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龙浩;巷式胶结充填开采岩层移动变形规律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8 李兴尚;水砂胶结充填材料配合比的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9 肖洪彬;煤矿巷道矸石胶结充填工艺及装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10 姚志全;开阳磷矿黄磷渣胶结充填技术研究及可靠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3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03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0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