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小褶曲应力分布数值模拟
本文关键词:煤层小褶曲应力分布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安全工程 小型褶曲 FLACD 数值模拟 应力分布
【摘要】:为研究煤层小构造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在分析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FLAC3D软件对煤层小型褶曲进行了应力分布数值模拟,并基于残余构造应力场反演分析,研究了煤巷掘进工作面靠近小型褶曲时工作面前方煤层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发生小褶曲形变过程中,煤层内部不同部位的应力性质趋于稳定,应力集中程度发生明显变化;当变形停止后,褶曲不同部位的应力集中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对褶曲煤层进行巷道开挖,随着工作面向褶曲轴推进,工作面前方会出现应力异常变化。以上现象结合瓦斯运移规律,可以从地质力学的角度解释煤层小褶曲导致瓦斯异常涌出和瓦斯动力灾害的原因。矿井生产实例也证明了小型褶曲的重要影响。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小型褶曲 FLACD 数值模拟 应力分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60)
【分类号】:TD32
【正文快照】: 2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焦作454003)0引言瓦斯地质研究成果表明,煤层瓦斯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主要受地质条件的制约[1-2],井田小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3-5],因而,开展对小构造的研究,对煤矿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波;闫淑玉;张仲培;张进江;郑亚东;王晓先;王盟;王佳敏;;塔里木盆地巴楚褶皱带构造几何学及其构造物理模拟[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康红普;吴志刚;高富强;鞠文君;;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对地应力分布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军林;;动力现象频发矿区地应力测量及分布规律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12期
2 陈爱民;;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对地应力分布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20期
3 吉小峰;倪小明;李哲远;;不同倾角正断层附近应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技术;2014年10期
4 林辰;钟福平;闫江伟;连凯凯;;基于综合假说的鹤岗矿区益新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J];煤矿安全;2015年01期
5 焦建康;冯友良;王志鹏;;断层构造区应力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J];煤矿开采;2015年04期
6 刘重庆;周建勋;郎建;;多层滑脱条件下褶皱—冲断带形成制约因素研究:以川东—雪峰构造带为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3年02期
7 高亚斌;林柏泉;杨威;郝志勇;李子文;李贺;;不渗透小断层群瓦斯异常赋存特点及防治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8 王迎超;靖洪文;陈坤福;蔚立元;;平顶山矿区地应力分布规律与空间区划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9 王章琼;晏鄂川;鲁功达;高连通;张颀明;唐睿旋;;我国大陆地下水封洞库库址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统计分析[J];岩土力学;2014年S1期
10 杨仁树;陈骏;薛华俊;陈程;王文博;;应力解除法测量煤矿地应力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矿业;201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斌;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强矿压显现机理及顶板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2 安丰华;煤与瓦斯突出失稳蕴育过程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强;口孜东矿深部地应力分布与巷道布置关系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轩;淮南朱集矿F22断层构造区应力模拟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敬威;刘庄矿东三采区地应力场与地质构造关系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洪;张吉良;蔡美峰;董鹏;关金龙;张永;;大同矿区地应力测量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闫淑玉;张进江;张波;孟树;王晓先;;新疆巴楚地区共轭膝折带的物理模拟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年01期
3 王英民,刘豪,李立诚,齐雪峰,王媛;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J];地球科学;2002年06期
4 张仲培;王毅;云金表;吴茂炳;张卫彪;;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西期地质事件及其油气成藏效应[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胥颐,刘福田,刘建华,陈辉,孙若昧;中国西北大陆碰撞带的深部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01期
6 曾佐勋,付永涛;岩石古流变性质的构造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7 何登发;周新源;杨海军;管树巍;张朝军;;塔里木盆地克拉通内古隆起的成因机制与构造类型[J];地学前缘;2008年02期
8 肖安成,杨树锋,王清华,陈汉林,谢会文,李曰俊;塔里木盆地巴楚—柯坪地区南北向断裂系统的空间对应性研究[J];地质科学;2002年S1期
9 李曰俊,孙龙德,吴浩若,王国林,苏玉山,黄智斌;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三叠系硅岩砾石中的放射虫化石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学;2004年02期
10 肖安成,杨树锋,李曰俊,王清华,陈汉林,程晓敢;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系统主要形成时代的新认识[J];地质科学;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锦山,刘建军,刘明远,李冰心,张春梅;煤层瓦斯流固耦合渗流的二维数值模拟[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韩振贵;21世纪煤层瓦斯的治理前景[J];山西煤炭;2005年03期
3 刁良勋;;荥巩煤田与登封煤田二_1煤层瓦斯地质特征对比研究[J];煤炭工程;2007年07期
4 郝少伟;;王庄煤矿后备区3~#煤层瓦斯地质特征浅析[J];煤;2007年08期
5 张晓静;温百根;赵耀江;;煤层瓦斯吸附能力实验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6 朱文伟;随峰堂;王陈香;;现阶段如何开展两淮地区煤炭资源勘查中煤层瓦斯勘查工作的建议[J];安徽地质;2009年01期
7 雷东记;张子敏;张玉贵;李普;;演马庄井田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9年03期
8 洪愿进;唐长根;;黔西县官寨井田4、9号煤层瓦斯分布规律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09年08期
9 王凯;刘明举;郝富昌;;龙山二_1煤层瓦斯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技术;2012年11期
10 马睿;王煤;施海珊;;吸附作用对煤层瓦斯渗流影响的模拟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永东;鲜学福;刘保县;;地应力、地温、声场中的煤层瓦斯渗流方程[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郭景林;郭晓明;;山西煤层瓦斯分布规律研究[A];瓦斯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C];2011年
3 张平;;钱家营煤矿煤层瓦斯分布状态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4 文光才;孙重旭;;隧道工程中煤层瓦斯危险的评价与防治[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李贵中;王红岩;刘洪林;吴立新;;煤层瓦斯聚集规律[A];瓦斯地质理论与实践——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曾勇;;低煤级煤煤层瓦斯聚集的地质因素研究[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7 徐守仁;;丁六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8 曾勇;柯妍;张鑫;;低煤级煤煤层瓦斯富集的地质因素研究[A];2008年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子敏;;中国华北地区煤层瓦斯形成和分布的地质背景[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10 梁汉东;任振球;杜乐天;;煤层瓦斯成因系统观[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勇 田玉柱;祁东矿群策群力降服8煤层瓦斯[N];经理日报;2009年
2 李龙 牛国斌;宁夏局一技术获国家专利[N];中煤地质报;2013年
3 记者 杨沛洁 通讯员 李源海;宁可影响产量也不影响质量[N];平顶山日报;2009年
4 平渊 段水云 吴慧芳 (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44队 洪洞);沁水煤田赵家窑勘探区瓦斯分布异常现象的研究[N];山西科技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李学玲;揪出藏在煤层及围岩中的魔鬼[N];中国煤炭报;2014年
6 张虹生 吴俊;煤矿事故高发五大原因[N];中国矿业报;2005年
7 孙贵;天府矿业:煤层钻孔水力扩孔新工艺获得成功[N];经理日报;2008年
8 孙贵;天府矿业煤层钻孔水力扩孔新工艺获成功[N];经理日报;2008年
9 李毅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促进安全形势好转[N];中国煤炭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林;铜川矿区10~#煤层发育规律及可采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吴迪;二氧化碳驱替煤层瓦斯机理与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佳;萍乡青山煤矿大槽煤层瓦斯地质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秋芳;煤层震波参数测试与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5 李祥春;煤层瓦斯渗流过程中流固耦合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晓亮;煤层瓦斯流动理论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7 张峰光;低渗透煤层瓦斯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8 门金龙;基于基岩的煤层瓦斯富集区识别方法及其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礼旺;安徽祁南煤矿及深部勘探区7_2煤层煤层气资源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兵昌;潘集深部煤层瓦斯解吸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08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08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