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城市地质调查中知识驱动的多尺度三维地质体模型构建方法

发布时间:2017-09-26 14:19

  本文关键词:城市地质调查中知识驱动的多尺度三维地质体模型构建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三维地质体建模 知识驱动 构造-地层格架 拓扑重构


【摘要】:在城市地质三维模型构建中,数据来源庞杂,且不同应用领域对模型精度的要求不同。当前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技术还无法很好地支持大范围复杂地质结构模型的快速构建,建模过程繁杂,并影响后续地质分析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面向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一种知识驱动的多尺度三维地质体模型快速构建方法。以专家知识为指导,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盆地分析和古沉积环境分析,建立了研究区域内符合城市地质要求的沉积地层分层标准,摸清了时代内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融合多源多类地质数据,运用Kriging插值、多约束条件Delaunay三角剖分与局部拓扑重构技术,详细探讨了从钻孔与剖面数据→地层格架面→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快速构建过程。该方法已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试点项目"闽江口地区地质环境调查"项目中得到应用,并集成在QuantyView3D系列地矿应用软件中。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智能地学信息处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三维地质体建模 知识驱动 构造-地层格架 拓扑重构
【基金】: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12AA121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2300)
【分类号】:P628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已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地质信息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已在数字矿山、煤田及石油勘察、水利工程、灾害地质和城市地质等领域取得广泛、深入的应用[1-5]。已有的三维建模方法依据数据来源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幸;黄临平;刘艳阳;;三维地质实体建模研究进展[J];科技广场;2007年05期

2 凌毅平;程夏胜;;三维地质可视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年06期

3 张昌新;三维地质图的制作[J];铁路航测;1994年03期

4 方海东,施斌,吴振君;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三维地质分析[J];上海地质;2001年S1期

5 王李管;何昌盛;贾明涛;;三维地质体实体建模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06年02期

6 侯卫生;吴信才;刘修国;;基于线框单元体的三维闭合地质块体构建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5期

7 王剑波;斯小君;华锡宏;胡根兴;张国光;;杭州城市三维地质结构特征介绍[J];浙江国土资源;2011年03期

8 沈妍;;石油勘探三维地质构造建模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8期

9 刘劲松,许云,乌达巴拉;用于油藏描述的三维地质体剖分及体积计算方法[J];现代地质;1997年02期

10 宋仁波;王细元;王月香;李文慧;;基于GIS协同AutoCAD和Google SketchUp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超岭;李丰丹;吕霞;刘畅;刘园园;;三维地质图建模与编制一体化技术方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7第六届全国地质制图与地理信息学术交流会分会场[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于德福 段金平;全球首个特大城市三维可视地质信息系统问世[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段金平;北京智能化三维地质信息系统问世[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窦涛 孙宇浩 段金平;缔造“理想城市”[N];中国矿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花卫华;多约束下复杂地质模型快速构建与定量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邹伟;三维地质勘查软件核心技术研究与实现[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亚杏;城市三维地质数据管理及建模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2 李博;基于ActiViz.NET的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云南大学;2013年

3 张岚;基于IDL的三维地质勘查建模方法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文学东;基于三棱柱的三维地质体建模与可视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5 朱荣跃;矿山工程三维地质可视化建模分析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6 王静;基于QuantyView和多源数据的滑坡体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王绍刚;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建立与可视化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8 王小勇;三维地层建模与可视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9 武百超;基于类三棱柱的三维地质体建模与可视化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10 张宏嘉;本溪—集安地区三维地质结构重磁电综合解释[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23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23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7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