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式破碎机内物料破碎机理及破碎功耗研究
本文关键词:颚式破碎机内物料破碎机理及破碎功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颚式破碎机 离散元法 EDEM BPM模型 破碎功耗 力链
【摘要】:颚式破碎机自问世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方便维修、工作效率高等优点,目前仍是物料初碎作业中的主要破碎设备之一,但亦是公认的高耗能设备之一。目前国内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普及,但与其他同类破碎设备相比,对颚式破碎机破碎机理及其设计制造的研究仍显得十分薄弱和欠缺。据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表明,其主要问题表现为:1)对破碎腔内物料破碎机理及其与颚板相互作用特性的基本研究还比较不足;2)不合理的破碎腔和衬板结构直接导致了设备使用寿命的缩短和生产耗能成本的提高;3)在整机设计选择较为重要的电机功率参数时,一般以公式估算为主,经常有计算功率较之需用功率偏大或偏小的现象发生,从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或机器破碎强度的降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拟借助较先进的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及模拟实验技术,对初碎用颚式破碎机的物料破碎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及实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破碎机理并建立相应的数值分析用模型,进而进行破碎腔结构的优化设计,为新型无阻塞式颚式破碎机的整机设计,如选择合理的电机参数等,提供参考。为此,本文主要做了如下研究工作:1)基于离散元法中的BPM模型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建立了闪长岩物料模型,所建模型由若干个粒度呈双峰分布(可使物料的堆积密度更高,小颗粒间的自锁性能也更好)的小颗粒粘结而成。对物料模型微观参数进行了标定,使物料的模拟破碎与真实破碎行为保持一致。2)建立了两种不同的破碎腔模型,一种则为基于实验室用PE60×100颚式破碎机的测绘数据建立的“直线—直线”形传统破碎腔,一种为基于物料在破碎腔内流动破碎特征建立的“直线—曲线”形新型破碎腔。3)在EDEM中分别模拟了物料在两种破碎腔内的破碎全过程,得到了物料具体的破碎规律:在不同破碎阶段,两破碎腔内的正方体物料均在其对角线位置受力最大,但新型腔物料在此区域的受力更加集中,破碎效率更高;将物料模型以粘结键、圆锥和矢量的形式表示,得到了物料内部的粘结状态以及不同破碎阶段物料颗粒的受力和速度状态;分析了两种破碎腔内物料内部力链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破碎阶段,新型腔内物料的强力链数目更多,将其与物料宏观破碎行为相联系,为颗粒物质力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从物料受力角度验证了新型破碎腔结构的优良性。4)对比分析了两种破碎腔的受力状态和功耗曲线,结果表明两者动颚板均在其中部偏下部位受力最大,但新型腔颚板受到的最大破碎力比传统腔小9273.1N,且磨损区域也较小,颚板寿命更长;两者的功耗图均为呈振动波形的曲线,且其线性回归方程均近似为一条水平直线,但新型腔的平均功耗为0.942kW,破碎时间为2.7s,而传统腔的相应数据为1.473kW和3s,对比表明新型腔的生产耗能成本更低,进而从破碎腔受力和功耗角度验证了新型破碎腔的优异性;相应的功耗研究为选择合适功率的电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在有效节约能源的同时使设备的破碎性能达到最优。
【关键词】:颚式破碎机 离散元法 EDEM BPM模型 破碎功耗 力链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4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物料破碎概述11-14
- 1.2 破碎机主要类型及原理介绍14-15
- 1.3 颚式破碎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5-17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17-18
- 1.5 研究内容18-19
- 第二章 闪长岩物料模型的建立19-35
- 2.1 模拟岩石的常用方法19-22
- 2.2 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概述22-23
- 2.3 物料颗粒接触模型的确定23-26
- 2.3.1 Hertz-Mindlin无滑动接触模型23-25
- 2.3.2 Hertz-Mindlin粘结模型25-26
- 2.4 闪长岩物料模型的建立26-32
- 2.4.1 物料颗粒聚集体的生成26-28
- 2.4.2 物料模型微观参数的标定28-32
- 2.5 本章小结32-35
- 第三章 破碎腔模型的建立35-45
- 3.1 传统破碎腔模型的建立35-36
- 3.2 新型破碎腔模型的建立36-43
- 3.2.1 破碎腔腔形及啮角的确定38-39
- 3.2.2 进料口及排料口尺寸的计算39
- 3.2.3 破碎腔腔高的计算39-41
- 3.2.4 破碎衬板的形状尺寸41-43
- 3.3 本章小结43-45
- 第四章 闪长岩物料模型内部破碎状态的分析45-61
- 4.1 不同破碎阶段物料的受力状态分析45-48
- 4.1.1 传统破碎腔内物料的受力状态45-46
- 4.1.2 新型破碎腔内物料的受力状态46-48
- 4.2 物料内部力链网络结构分析48-54
- 4.2.1 力链网络概述48-52
- 4.2.2 BPM模型强度参数标定中物料的力链网络52-53
- 4.2.3 传统破碎腔内物料的力链网络53-54
- 4.2.4 新型破碎腔内物料的力链网络54
- 4.3 物料模型的不同表示方法54-59
- 4.3.1 默认表示法54-55
- 4.3.2 粘结键表示法55-56
- 4.3.3 圆锥表示法56-57
- 4.3.4 矢量表示法57-59
- 4.4 本章小结59-61
- 第五章 破碎腔受力和功耗的分析61-69
- 5.1 传统破碎腔的受力和功耗分析61-64
- 5.2 新型破碎腔的受力和功耗分析64-67
- 5.3 本章小结67-6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6.1 总结69
- 6.2 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4
- 致谢74-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会民;简摆颚式破碎机的润滑与改进[J];矿山机械;2001年02期
2 李培凤,王向东,路福明;颚式破碎机铜套的改进[J];矿山机械;2001年05期
3 张学旭;颚式破碎机操作模型[J];矿山机械;2001年07期
4 P·斯泽林纳 ,吴建明,肖力子;在硬岩颚式破碎机的研制中岩石破碎特性的定量描述[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2年09期
5 许义泉;提高颚式破碎机生产能力的改进措施[J];矿山机械;2003年10期
6 郎宝贤;颚式破碎机现状与发展[J];矿山机械;2004年01期
7 肖正祥;双作用简摆颚式破碎机的研究[J];矿山机械;2004年01期
8 廖贻勇;复摆颚式破碎机摆动行程的合理确定[J];矿山机械;2005年07期
9 周本智;;解决颚式破碎机震动的一个方法[J];水泥;2006年06期
10 齐忠华;;简摆颚式破碎机的设计及改进[J];选煤技术;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菊;饶绮麟;;新型外动颚匀摆颚式破碎机生产应用实践[A];2005年全国选矿高效节能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郎世平;;新型颚式破碎机设计与工业试验[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郎世平;;颚式破碎机的转速和生产率[A];首届机制砂石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4 母福生;樊艳花;;双腔颚式破碎机机架的有限元分析[A];2005年全国选矿高效节能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振权;;颚式破碎机动颚支承新方法[A];第六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大会暨2000年全国粉体设备-技术-产品交流会会议文集[C];2000年
6 朱溢;亮楼彬;朱兴良;;“简便、廉价的破碎”是“低品位矿”选矿新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 介绍一款创新产品——“单段颚式破碎机”[A];中国砂石协会2013年会第二届砂石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7 饶绮麟;于静远;;外动颚匀摆颚式破碎机偏心四杆机构的最优动力平衡[A];2005年全国选矿高效节能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朱兴良;;论曲柄摇杆机构与颚式破碎机——介绍一种颚式砂粉破碎机[A];中国砂石协会2012年年会“砂石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义乌新一代矿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A];节能·降本·增效——第三届露天矿山技术及装备现场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4年
10 陈建方;李晓阁;韩明;徐兵强;;颚式破碎机后推力板在生产改造中的运用[A];晋琼粤川鲁冀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二十一届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欣;提高颚式破碎机高效生产的方法[N];中国建材报;2011年
2 文宣;延长颚式破碎机颚板的使用寿命方法[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李奇;延长颚式破碎机颚板使用寿命的方法[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郭秀兰;颚式破碎机的绿色环保比较优势[N];中国建材报;2014年
5 盛晓明 姚海飞;颚式破碎机三维模型系统通过鉴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赵青萍;颚式破碎机液压系统过载保护的研究(上)[N];中国建材报;2011年
7 赵青萍;颚式破碎机液压系统过载保护的研究(下)[N];中国建材报;2011年
8 ;新型实验室用颚式破碎机研制成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伍维;新型外动颚低矮颚式破碎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峰;新型外动颚颚式破碎机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玮;复摆颚式破碎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2 赵品贵;实验室粗碎用颚式破碎机整机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文昊;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4 刘强;颚式破碎机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设计与优化[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坤;稀缺炼焦中煤破碎解离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程发龙;基于ISIGHT的复摆颚式破碎机多学科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张少波;基于有限元的复摆式颚式破碎机的结构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8 陈瑶;颚式破碎机内物料破碎机理及破碎功耗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张珂;复摆颚式破碎机有限元优化研究[D];西华大学;2009年
10 李亚伟;多参数可调节复摆颚式破碎机基本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31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3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