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炭、磷矿粉和生物调理剂对赣南稀土矿区土壤稀土元素淋溶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骨炭、磷矿粉和生物调理剂对赣南稀土矿区土壤稀土元素淋溶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 稀土元素 骨炭 磷矿粉 生物调理剂 淋溶
【摘要】:通过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骨炭、磷矿粉与生物调理剂对赣南稀土矿区土壤稀土元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添加骨炭、磷矿粉和生物调理剂均显著地提高了淋溶液的p H值.不管是高钇型重稀土土壤还是富镧少钇型轻稀土土壤,添加骨炭均显著地降低了淋溶液中稀土元素的浓度,7 d时淋溶液中15个稀土元素浓度比对照处理降低10.4%~86.7%(重稀土土壤)和4.6%~87.8%(轻稀土土壤),铈、镧、钇、钕、镝、钆等稀土元素浓度降低最明显.培养时间越长稀土元素淋溶量越少,骨炭的降低作用越小.在轻稀土土壤中添加磷矿粉7 d和14 d后,淋溶液中稀土元素浓度均比对照处理有所降低,而在重稀土土壤中添加磷矿粉7~28 d后,均导致淋溶液中稀土元素浓度比对照升高(除了个别元素外).土壤中添加生物调理剂均导致淋溶液中稀土元素浓度急剧提高,7 d时淋溶液中15个稀土元素浓度比对照处理提高0.86~123.4倍(重稀土土壤)和5.4~250.2倍(轻稀土土壤),在重稀土土壤中钇、铒、镱、镝、钆、钕等浓度提高最明显,而在轻稀土土壤中浓度提高最明显的为铈、镧、钕、镨、钆等.另外,还研究了骨炭、磷矿粉和生物调理剂对土壤总稀土元素淋溶的影响.研究表明,骨炭是可以用来修复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的潜力改良剂,而磷矿粉和生物调理剂的应用将提高环境污染的风险.
【作者单位】: 上饶师范学院;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壤 稀土元素 骨炭 磷矿粉 生物调理剂 淋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561096)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42BAB203026)~~
【分类号】:X53;X753
【正文快照】: 1引言(Introduction)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磁、光、电等优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防尖端技术产业,是工业、农业、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国防军工和高新材料等领域和行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稀土资源丰富,尤其是离子型稀土资源约占全世界的90%,主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晓伟;黄益宗;崔岩山;胡莹;刘云霞;;赤泥和骨炭对污染土壤As化学形态及其生物可给性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猛;黄益宗;蔡立群;保琼莉;李季;;改良剂对土壤As钝化作用及生物可给性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6年02期
2 吴川;黄柳;薛生国;邹奇;史力争;;赤泥对砷污染的调控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16年01期
3 金姝兰;黄益宗;胡莹;潘华华;凌云;王斐;李季;;骨炭、磷矿粉和生物调理剂对赣南稀土矿区土壤稀土元素淋溶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10期
4 李季;黄益宗;保琼莉;向猛;;几种改良剂对矿区土壤中As化学形态和生物可给性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5年12期
5 赖长鸿;李松蔚;廖博文;胡承康;;生物炭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潜在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6 李季;黄益宗;胡莹;金姝兰;保琼莉;王斐;向猛;李晓敏;;改良剂对土壤Sb赋存形态和生物可给性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5年06期
7 徐升;弓晓峰;;苎麻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强化措施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7期
8 何菁;尹光彩;李莲芳;曾希柏;林亲铁;苏世鸣;王亚男;吴翠霞;;骨炭/纳米铁对污染红壤中砷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8期
9 宿贤超;胡杨勇;赵薇;叶正钱;;添加竹炭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重金属有效性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4年02期
10 刘崇敏;黄益宗;于方明;徐峰;孙晓铧;伍文;钟敏;;改性沸石对土壤铅、锌赋存形态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卫国;黄益宗;雷鸣;;添加堆肥和赤泥对土壤生物有效性Cd和Zn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2 廖晓勇;陈同斌;阎秀兰;聂灿军;;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技术途径与强化措施[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3 林爱军;张旭红;苏玉红;胡莹;曹青;朱永官;;骨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降低基因毒性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7年02期
4 黄益宗;胡莹;刘云霞;朱永官;;重金属污染土壤添加骨炭对苗期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5 ;Arsenic hyperaccumulator Pteris Vittata L. and its arsenic accumulation[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年11期
,本文编号:948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4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