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球磨机钢球配比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本文关键词:大型球磨机钢球配比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摘要】:针对单系列磨矿流程处理能力由15 kt/d增加到了19 kt/d,磨矿细度降低较多,为了达到设计的磨矿产品细度指标-74μm占61%,进行了钢球级配小型试验研究、原矿不同粒级的浮选试验研究。得出可以通过改变球磨机钢球配比,来实现磨矿产品细度的提高和各粒级的优化。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球磨机钢球配比在Φ60∶Φ40=1∶2后,+175μm粒级产率较之前明显降低,+175μm含量与只加Φ80 mm球时相比降低了6.14%。该粒级含量降低对提高浮选铜、钼回收率非常有利。加小球后磨矿细度明显提高,-74μm细度总体上较加小直径钢球前提高了3.41%。
【作者单位】: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钢球直径 细度 粒级分布 铜钼回收率
【分类号】:TD453
【正文快照】: 内蒙古某大型斑岩型铜钼矿铜金属储量300万t,钼金属储量60万t,是我国第四大铜钼伴生矿床。现在已建成一座采选能力为80 kt/d的大型矿山企业。选矿厂碎矿采用一段开路破碎流程,磨矿采用先进的SABC碎磨工艺流程,浮选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流程。共有三个独立的磨矿系统: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广华;;磨矿工艺调试生产实践[J];黄金;2007年09期
2 郭永杰;罗春梅;曾桂忠;段希祥;;非标准、高细度两段磨矿的介质优化试验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8年06期
3 曾从江;金会心;李轶涛;;贵州织金新华磷矿磨矿细度的实验研究[J];贵州化工;2010年02期
4 李明鑫;可变的磨矿流程——宿松磷矿的磨矿流程设计[J];化工矿山技术;1981年02期
5 朱秉生;;邦得功指数在磨矿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1981年09期
6 严立德;两种磨矿机计算方法的评述[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2年01期
7 张亨峰;;磨矿细度的快速检查[J];有色矿山;1985年04期
8 段希祥;;磨矿机的耗能特性与节能途径讨论[J];昆明工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9 谢朝学;;不同磨矿介质磨矿效果的比较[J];江苏冶金;1987年05期
10 卢荫之;粗、细磨矿细度表示法[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庆飞;段希祥;;磨矿机械的性能分析及发展趋势[A];2005年全国选矿高效节能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成果推广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曾雪平;;磨矿细度对樟东坑矿区九龙脑西部矿石回收率影响的生产实践[A];复杂难处理矿石选矿技术——全国选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健;张伟;张晓煜;;提高选矿厂磨矿质量的探讨[A];第十八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治元;王宇斌;孙盈;;微阶段化磨矿工艺因素分析[A];第十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4年
5 肖庆飞;罗春梅;段希祥;王晶;;选择性磨矿的进展及应用[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一达;;铀矿水冶中磨矿设备应用及选型[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7 何晓明;苏兴国;;齐大山选矿厂二次磨矿工艺优化研究[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选矿技术卷)[C];2012年
8 张磊;李茂林;崔瑞;汪彬;朱晔;曾凡霞;;GN型高能磨机磨矿性能的试验研究[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9 于涛;;一段闭路磨矿分级旋流器与分级机的工业实践[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崔瑞;李茂林;张磊;汪彬;朱晔;曾凡霞;;GN型高能磨机基本性能研究[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秀勤 吴向东;多碎少磨助生产上台阶[N];中国黄金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海波 通讯员 红玲;华隆选矿公司实现首季开门红[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纪生;如何有效降低矿业成本?[N];中国冶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庆飞;两段磨矿精确化装补球方法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胡天喜;立式同轴离心磨机磨矿理论与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叶贤东;超临速磨矿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4 谢恒星;湿式磨矿中钢球磨损机理与磨损规律数学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郭永杰;非标准两段球磨磨矿流程实施精确化装补球方法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杜茂华;一段磨矿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开发及其破碎机理分析和应用效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石贵明;降低镍铜混合精矿氧化镁含量的新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马天雨;铝土矿连续磨矿过程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卢毅屏;铝土矿选择性磨矿—聚团浮选脱硅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吴彩斌;破碎统计力学原理及转移概率在装补球制度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瑜;柿竹园多金属矿1500吨/日选矿厂磨矿过程优化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亚彬;提高太平掌铜矿磨矿细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宇斌;微阶段化磨矿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杰;双球体新型介质对车河选矿厂磨矿物料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5 武俊杰;重庆彭水萤石矿的磨矿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凡霞;超细磨矿分级工艺优化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晶;粗磨机应用铸铁段作为粗磨介质的理论分析及实践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潘新潮;精确化装补球方法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9 康怀斌;大山选厂浮选回收率与磨矿产品粒度均匀性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仁丙;提高氧压酸浸闪锌矿二段磨矿效率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72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7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