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厚松散层下采高对地表动态沉降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5 18:51

  本文关键词:厚松散层下采高对地表动态沉降特征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厚松散层 采高 地表动态沉陷特征 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 地表残余变形


【摘要】:为了研究厚松散层下采高对地表动态沉陷的影响,以赵固矿区地表移动观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厚松散层地质采矿条件下采高对地表下沉量、地表最大下沉速度、地表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以及不同阶段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厚松散层条件下,随着采高的增加,地表下沉系数由0.67增大到0.74,增大了约11%;地表最大下沉速度由24.5 mm/d增大到51.1 mm/d,增大了109%;地表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由182 m缩减到94 m,缩短了约49%;地表移动的活跃期由206 d延长到252 d,延长了约23%,而衰退期持续时间由112 d缩短到62 d,缩短了约45%,由此得出在厚松散层下开采时,随着采高的增加地表显现出下沉系数增大、下沉速度加快、活跃期延长而衰退期缩短,地表残余变形减小并且稳定快等特征。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厚松散层 采高 地表动态沉陷特征 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 地表残余变形
【基金】: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B2014-056)
【分类号】:TD325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侯得峰,李德海,许国胜,等.厚松散层下采高对地表动态沉降特征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12):191-196.Hou Defeng,Li Dehai,Xu Guosheng,et al.Impact of mining thickness on dynamic subsidence characteristics in condition of mining under thick un-cons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杰;陶宛东;黄成飞;;巨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损害机理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年01期

2 常占强,王金庄;厚松散层弯曲下沉空间问题研究[J];矿山测量;2003年03期

3 王晋林;高良;;巨厚松散层下重复开采地表沉降规律研究[J];煤矿开采;2007年02期

4 李小龙;姚多喜;杨金香;;孙疃煤矿102采区松散层底部水文地质特征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5 王寅浩;;厚松散层大采高条件下围岩拱形垮落的运动规律[J];煤矿安全;2014年08期

6 张文艺,钟梅英;巨厚松散层下综放开采“两带”高度探测[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0年03期

7 卢敦华;吴烨;徐联军;;套管隔离液在巨厚松散层套管起拔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7年04期

8 陈磊;张彦宾;许胜军;;巨厚松散层下开采地表的移动变形预计与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1年01期

9 柴敬;朱磊;张丁丁;李毅;孙鑫;张广文;杨建华;张广学;;多孔低压注水过程松散层沉降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10期

10 郭玉芳;孟凡迪;陈俊杰;;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数值模拟分析[J];煤炭工程;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文志;邹友峰;;开滦矿区厚松散层地表岩移参数规律研究[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郑志刚;;厚松散层条件下地表沉陷变形的特点[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赵元强;;巨厚松散层覆盖下矿井工程地质特征分析[A];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王永辉;周建伟;万金彪;;巨厚松散层下煤炭开采沉陷预测研究及特征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6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研讨会分会场[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大伟;芦岭矿依托科技解决防水(砂)煤柱回采难题[N];经理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延春;矿区深厚复合含水松散层的工程、力学特性及其应用[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丁丁;深厚松散层底部含水层渗流与变形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2 董梁;深厚松散层水位与应变监测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3 杜开元;厚松散层大采深条件下地表变形规律研究及数据处理[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云飞;西北厚松散层地区开采沉陷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5 孙鑫;济三煤矿松散层多孔低压注水过程中地层沉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王宁;厚松散层矿区采煤沉陷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项正道;厚松散层下采煤塌陷预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刘智;厚松散层厚硬岩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9 高尚赞;厚松散层矿区综放开采地面沉陷预计的计算机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魏广庆;板集井田新生界底部松散层富水性分布规律及其对煤层开采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78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78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