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氧化煤中腐植酸提取及浮选抑制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0:47

  本文关键词:氧化煤中腐植酸提取及浮选抑制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氧化煤 腐植酸 抑制 煤泥浮选


【摘要】:随着采煤进程的加快,国内优质煤资源越来越少,同时,全国范围内出现由于开采和储存方式不当而形成的氧化煤,且储量较大。煤炭一旦受到风化氧化后,其物化性质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煤粒表面原有的天然疏水性下降,致使煤粒的可浮性下降。在实际生产中,氧化煤的浮选回收率极低,给选煤厂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害,更是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而煤炭经风化氧化后会有大量的腐植酸产生,腐植酸是大分子有机物,作为浮选调整剂在金属矿的浮选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研究较少。从氧化煤中提取腐植酸,同时将腐植酸应用在煤泥浮选中,对氧化煤的利用、腐植酸的应用拓展、煤泥浮选均有一定意义。本论文以晋城氧化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腐植酸提取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方案,进一步探究了腐植酸钠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及煤系矿物质的抑制作用,并考察了腐植酸钠在煤泥浮选中的抑制作用,同时初步探索了腐植酸钠在煤泥浮选中的抑制机理,得到以下结论:(1)煤的基本性质:工业分析和腐植酸含量及接触角测定的结果表明原煤灰分较高,固定碳含量偏低,接触角偏低,同时含有大量腐植酸;粒度分析表明原煤中适宜浮选的粒级含量较少,同时存在严重的泥化现象;矿物质分析表明原煤样所含的主要矿物为高岭石、石英、方解石;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原煤表面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影响原煤的可浮性;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煤油和仲辛醇药剂制度下,原煤可浮性较差,通过浮选很难实现对其高效利用。(2)腐植酸的提取:氧化煤提取腐植酸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1.5%、固液比1:10、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80℃、粒度-0.125mm、一次提取;H2O2氧化、浓H2SO4氧化、浮选预处理后,煤中腐植酸含量均有提高,最佳提取方案为原煤提取腐植酸-残煤浓H2SO4氧化-残煤提取腐植酸,获得的腐植酸产率最大,值为45.88%。(3)腐植酸钠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及煤系矿物质抑制作用:腐植酸钠可与不同变质程度煤及煤系矿物质发生吸附,降低其可浮性,且煤的变质程度越低,可浮性下降率越大,其中煤系矿物质中方解石可浮性下降率最高,其次是高岭石、石英;腐植酸钠可以做焦煤、气煤浮选时的矿物质抑制剂,可以做褐煤、氧化煤反浮选时煤的抑制剂。(4)腐植酸钠在煤泥浮选中的抑制作用:腐植酸钠能够在气煤浮选中抑制矿物质上浮,在氧化煤反浮选中抑制煤的上浮,进而有助于实现煤与矿物质的有效分离。对于气煤的浮选,添加腐植酸钠降灰提质较通过多次精选降灰提质效果理想,当腐植酸钠用量为900g/t时,浮选效果最佳;对于氧化煤反浮选,腐植酸钠用量2000g/t,十二胺1000g/t时,反浮选效率最高。在最佳药剂用量下,糊精做抑制剂时的浮选效果略高于腐植酸钠,但捕收剂十二胺用量高。腐植酸钠做氧化煤反浮选抑制剂可行,可以代替糊精。
【关键词】:氧化煤 腐植酸 抑制 煤泥浮选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9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3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2
  • 1.2 氧化煤的研究现状12-17
  • 1.2.1 煤的氧化及氧化产物12-15
  • 1.2.2 氧化煤的回收利用15-17
  • 1.3 腐植酸的提取与利用17-21
  • 1.3.1 腐植酸的提取方法17
  • 1.3.2 腐植酸的性质17-19
  • 1.3.3 腐植酸的利用19-21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21-23
  • 1.4.1 研究目标21
  • 1.4.2 研究内容21-23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原料性质研究23-41
  • 2.1 试验试剂及仪器23-24
  • 2.2 试验方案24-27
  • 2.2.1 试验步骤24-25
  • 2.2.2 试验技术路线25-27
  • 2.3 试验方法及评定指标27-34
  • 2.3.1 试验方法27-32
  • 2.3.2 效果评定指标32-34
  • 2.4 原煤性质分析34-39
  • 2.4.1 工业分析与腐植酸含量测定34
  • 2.4.2 粒度分析34-35
  • 2.4.3 接触角分析35
  • 2.4.4 矿物质分析35-36
  • 2.4.5 红外分析36
  • 2.4.6 可浮性研究36-39
  • 2.5 本章小结39-41
  • 第三章 氧化煤腐植酸提取试验研究41-61
  • 3.1 腐植酸的提取41-47
  • 3.1.1 固液比对腐植酸产率的影响41-42
  • 3.1.2 NaOH浓度对腐植酸产率的影响42-43
  • 3.1.3 提取时间对腐植酸产率的影响43
  • 3.1.4 提取温度对腐植酸产率的影响43-44
  • 3.1.5 粒度对腐植酸产率的影响44-46
  • 3.1.6 提取方式对腐植酸产率的影响46-47
  • 3.2 预处理对腐植酸含量的影响47-56
  • 3.2.1 H_2O_2氧化对腐植酸含量的影响47-49
  • 3.2.2 浓H_2SO_4氧化对腐植酸含量的影响49-51
  • 3.2.3 浮选对腐植酸含量的影响51-56
  • 3.3 综合分析56-58
  • 3.4 本章小结58-61
  • 第四章 腐植酸钠对煤及其矿物质抑制规律61-75
  • 4.1 样品制备与分析61-63
  • 4.2 腐植酸性质分析63-64
  • 4.2.1 腐植酸的工业分析63-64
  • 4.2.2 腐植酸的红外分析64
  • 4.3 改性试验64-70
  • 4.3.1 腐植酸钠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抑制64-67
  • 4.3.2 腐植酸钠对不同矿物质的抑制67-70
  • 4.4 综合分析70-72
  • 4.5 本章小结72-75
  • 第五章 腐植酸钠在煤泥浮选中的抑制作用75-93
  • 5.1 腐植酸钠在气煤浮选中的抑制作用75-83
  • 5.1.1 煤样分析75-76
  • 5.1.2 药剂最佳用量探索76-78
  • 5.1.3 分步释放试验78-79
  • 5.1.4 腐植酸钠作抑制剂浮选试验79-81
  • 5.1.5 浮选产品X射线衍射分析81-83
  • 5.2 腐植酸钠在氧化煤浮选中的抑制作用83-88
  • 5.2.1 抑制剂红外分析83
  • 5.2.2 糊精作抑制剂反浮选83-85
  • 5.2.3 腐植酸钠作抑制剂反浮选85-87
  • 5.2.4 综合分析87-88
  • 5.3 机理探索88-91
  • 5.3.1 浮选产品改性前后红外光谱分析89
  • 5.3.2 改性产品可浮性分析89-91
  • 5.4 本章小结91-9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93-95
  • 6.1 结论93-94
  • 6.2 展望94-95
  • 参考文献95-101
  • 致谢101-10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似欣,张桂珍,曹重远,杨秋水;氧化煤油的组成分析[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2 贺祚仁;平朔矿区安太堡2号露天矿的风氧化煤[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0年04期

3 李明德;王纯善;钱止能;;氧化煤油的捕收性能[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56年02期

4 А.达什采热诺娃;成绍鑫;;古西诺泽尔斯克氧化煤——生产精制腐植酸盐的原料[J];腐植酸;2007年03期

5 萨布里耶,皮斯金,杜淑凤;预混合对阿马斯拉氧化煤浮选的影响[J];煤质技术;2000年S1期

6 林玉清,林麟,徐长江,付才国;对改善氧化煤泥表面疏水性药剂的研究[J];选煤技术;2001年01期

7 ;空气氧化对煤孔结构和氧化煤制得焦炭或半焦的孔结构的影响[J];煤炭转化;1982年01期

8 秦匡宗,朱N灲,

本文编号:993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993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5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