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复杂环境中基坑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标准

发布时间:2018-01-17 23:03

  本文关键词:复杂环境中基坑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标准 出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基坑工程 预警标准 安全风险 复杂环境


【摘要】:当处于紧邻建筑物等复杂环境时,基坑安全预警标准需要能够准确量化关联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和该工程的经济性。基于风险理论,提出复杂环境中基坑安全风险预警标准设计方法。为确定设计参数,采用概率统计分析得到风险预警指标与周围地层变形的概率关系。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建筑物与地层的相互作用,得到建筑物变形与风险预警指标的关系。给出建筑物损失分析方法,进而确定该风险预警标准设计方法。该标准能够灵活分析各环境因素不同的复杂组合,涵盖面广,且采用了分级预警机制。可随工程施工进行动态预警标准设计,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预警标准设计方法能够较好地符合工程实际。
[Abstract]:When in the adjacent complex environment such as buildings, foundation pit safety warning standards need to be able to accurately quantify the safety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y of the project, based on risk theory.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parameters, the probabil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sk early warning index and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strata is obtained by means of probabilistic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he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is adop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deformation and risk early warning index is obtained by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uilding and stratum, and the analysis method of building loss is given. Then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risk early warning standard is determined. The standard can flexibly analyze the complex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coverage. The design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sign the dynamic early-warning standard with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pre-warning standard can better accor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北京参保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总参谋标准化办公室;
【分类号】:TU753;TU714
【正文快照】: 1引言基坑工程中,预警标准是衡量工程安全(包括周围环境安全)的准绳,它体现了工程经济与安全的平衡点。区别于一般工程,基坑工程同时具有临时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临时性使投资者与设计者在权衡经济与安全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往往比一般工程更加踌躇;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工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广运,黄诚,孙雨明;遗传BP神经网络在深基坑开挖监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2年04期

2 徐中华;王卫东;;深基坑变形控制指标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3 王洪德;秦玉宾;崔铁军;马云东;;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远程监测预警系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4 陈潇;孙晓鸣;陈俊春;;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深基坑监测指标研究[J];建筑施工;2011年11期

5 袁金荣,赵福勇;基坑变形预测的时间序列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6 刘怀恒;;地下工程位移反分析—原理、应用及发展[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7 孙钧,黄伟;岩石力学参数弹塑性反演问题的优化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万兴,胡旭明;粘弹性动态增量反演分析在软土隧道注浆加固顶升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4期

2 郭艳华;郭志昆;;岩土工程反分析的初步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3 刘艳军;孙敦本;;深基坑变形控制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4 文亚伟;;深基坑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分析[J];安徽建筑;2009年06期

5 高玮,郑颖人;岩土工程非确定性反分析研究动态[J];地下空间;2000年02期

6 仇圣华,杨林德;岩体不确定性参数求解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2001年03期

7 靳晓光,高們,李晓红;响应面法及神经网络模型在岩土工程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1年04期

8 李晓红,靳晓光,亢会明,卢义玉;隧道位移智能化反分析及其应用[J];地下空间;2001年04期

9 刘勇健,李子生;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的智能反演综述[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10 刘国伟,熊峰;调压井施工开挖过程稳定性仿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中俭;杨志法;李丽慧;张路青;杨天瑶;;蛇蟠岛清风洞古采石场中某组结构面长期抗剪强度的反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孙钧;戚玉亮;;厦门海底隧道围岩稳定性正算反演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杜世开;;岩体三维应力反分析及非线性本构模型识别[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石振明;廖显东;;岩土工程中的耦合问题[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湛铠瑜;岳向阳;唐春龙;;巷道围岩松动圈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数值计算[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Simulation an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Tunnel Based on Differential Evolution[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7 刘新宇;;隧道结构力学响应的动态分析实用方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8 黄宏伟;杨林德;;隧洞支护结构的概率监控设计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9 吉小明;赵中旺;;隧道施工监测和信息反馈中的模型识别方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10 孙钧;;隧道力学问题的若干进展(主题报告)[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徐冲;分岔隧道设计施工优化与稳定性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少刚;地下互通立交隧道设计参数优化及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5 唐利民;非线性最小二乘的不适定性及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杨奇;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变形性状试验与工后沉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潘多忠;大跨度钢结构施工力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薛富春;富水黄土隧道隧底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智超;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本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张志增;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泽;大台煤矿深部原岩应力场及岩爆地质力学成因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宇龙;基于遗传算法的堤防材料动力特性反演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潘宣何;采用排桩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对邻近船闸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路啸;复杂条件立体换乘车站交叉段围岩稳定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杜飞翔;糯扎渡水电站大跨度高边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赵伟强;官地水电站地下厂房分段开挖性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楠楠;水工隧洞围岩力学参数反演及施工三维仿真[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沈奇;梧桐庄矿岩层力学参数反演与开采沉陷规律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于增义;岩体隧道台阶法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郭伟;隧道掘进超前地质勘探的研究与仿真[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修云,曹国安,张清;人工神经元网络在地下工程预测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孙玮玮;李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12期

3 郑艳;麻凤海;金鑫;;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变形监测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刘春;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建筑物变形进行短期预测[J];工程勘察;1998年06期

5 王洪德;崔铁军;马云东;;深基坑施工过程仿真及地表沉降量验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6 张吉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河南省各城市综合实力评价[J];河南科学;2009年01期

7 李楠;刘敏;严隽薇;;面向钢铁连铸设备维护维修的工业物联网框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年02期

8 王海飙;杨海旭;张华;;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与预警[J];建筑技术;2010年03期

9 张俊峰;王建华;陈锦剑;侯永茂;;跨越运营地铁隧道超大基坑开挖的土体参数反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晓鹏;河流水质综合评价之主成分分析方法[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在磊;基于物联网的铁路建设监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祥龙;陈晓伟;;临钱塘江基坑支护实例研究[J];工程建设;2008年05期

2 徐有缘;周健;缪俊发;;上海市龙阳小区公共服务项目2~#楼基坑监测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4期

3 文登;朱薇;王健;;多形式基坑支护方式在某基坑中的应用[J];新疆有色金属;2009年01期

4 付文光;张俊;;四个基坑加固工程案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5 梁国俭;;西气东输二线渭河定向钻双向对穿中间连头基坑支护施工方法[J];石油工程建设;2012年05期

6 金超;苗成慧;郝大涛;;徐州某基坑变形观测与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4期

7 司徒妙云;;浅谈基坑施工与安全管理[J];四川建材;2008年01期

8 姜晨光,范好政,盖玉松;基坑工程周边地面沉降规律的初步分析[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2年06期

9 甄进平;复杂环境中基坑支护、防水设计与施工[J];建井技术;2005年Z1期

10 王永哲;;广州万木草堂复建商场基坑施工监测[J];矿山测量;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俊能;刘干斌;刘晓虎;;宁波轨道交通工程福明路站基坑监测分析[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姜晨光;朱烨昕;顾持真;姜科;何跃平;;基于实测的苏南软土区基坑预警指标体系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曹培峰;王巍;周维良;;世博中国馆临近地铁边超大基坑、多坑施工技术[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十辑)[C];2009年

4 张丰收;陈桂兵;吴涛;;基坑监测方案的探讨[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黄皓晖;;广州地区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A];第三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何志燕;杨兆兵;;常州莱蒙都会深基坑监测分析[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克恭;;建筑基坑监测实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周冠南;崔涛;李有德;张羽;;软弱地层异形基坑群施工风险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冯丽;;土木工程监测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元庆;;新时期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技术及监测方案的优化设计[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晏明智 记者 曲倩影;地铁1号线珠江路站正式开挖基坑[N];南昌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韩庆文 见习记者 任,

本文编号:1438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38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8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