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气溶胶在事故通风管道中的沉降研究
本文选题:钠气溶胶 切入点:沉降率 出处:《核动力工程》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沉降的机理出发,在对湍流流场作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对钠气溶胶的物理性质及在迁移过程中影响其沉降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给出一维管道内气溶胶的输运方程,建立计算事故通风管道中沉降率的物理模型。该模型的分析表明,影响钠气溶胶沉降率的主要因素为重力、布朗凝聚和湍流等,其他的如布朗扩散等均可忽略。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mechanism of settlement, in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simplification of the turbulent flow fiel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dium aerosol and in the migration process affect the settlement of various factors were analyzed, proposed pipeline aerosol transport equation, physical model of sink rate calculation based emergency ventilation pipeline. Analysis of the model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odium aerosol sedimentation rate for gravity, Brown condensation and turbulent diffusion, such as Brown can ignore the rest.
【作者单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O648.18;TU8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俊;赵彬;;通风管道内颗粒的沉降规律研究及应用[J];暖通空调;2008年04期
2 孙大杰;张东辉;任丽霞;;钠气溶胶粒子尺寸分布参数的数学模型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零;韩书勇;余新明;;覆膜滤料特性实验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11期
2 许钟麟;张益昭;曹国庆;孙宁;潘红红;;用于污染控制的回风口净化装置的三个必要条件——空调净化系统污染控制与节能关系系列研讨之三[J];暖通空调;2010年02期
3 LIN JianZhong;CHEN ZhongLi;;A modified TEMOM model for Brownian coagulation of nanoparticles based on the asymptotic solution of the sectional method[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3年12期
4 王耘;;科技期刊中“细颗粒物”符号表示方法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01期
5 孙在;杨文俊;谢小芳;陈秋方;蔡志良;;煤燃烧超细微粒粒径谱演变及排放因子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2014年12期
6 沈东升;王静懿;;气溶胶颗粒在空调管道内沉降规律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8期
7 张杰;刘泽华;李惠敏;刘源全;宁勇飞;;流态对粒子在矩形风管内沉降影响的模拟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石零;余新明;;液滴静电联合作用的亚微米气溶胶粒子净化效率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9 李蓉;赵艳梅;李倩;张婷婷;;PM_(2.5)个人防护用品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4年06期
10 石零;韩书勇;杨成武;陈文;;喷嘴雾化液滴D_(50)值不确定评价与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利伟;室内环境颗粒物浓度预测模型及污染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德户;基于碳黑痕迹的火灾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姚小清;湿式密集纤维栅的粉尘过滤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3 范辰乾;基于MODIS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2.5浓度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夏婵;个体防护用口罩的过滤材料净化PM2.5特性的试验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5 杨文俊;燃煤超细微粒的排放特性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星;气溶胶与气候[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1期
2 李冰,刘小红,洪钟祥;积云对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气溶胶作用的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1期
3 石春娥,姚克亚,马力;气溶胶粒子对城市雾影响的模拟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年04期
4 张连众,温景嵩,于瑞泉;平流层重力占优气溶胶粒子的耦合碰并[J];大气科学;2003年02期
5 刘明哲,魏文寿,周宏飞,Sadayo Yabuki;中国西北沙尘源区与日本沉降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理化特征及对比[J];中国沙漠;2003年04期
6 刘明哲,魏文寿,高卫东,周宏飞,Sadayo Yabuki;沙尘源区与沉降区气溶胶粒子的理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2003年04期
7 李韧,季国良,杨文;从宽谱晴空大气透过率提取气溶胶光学信息[J];太阳能学报;2005年02期
8 郭晓勇;赵文武;朱元;周留柱;周志广;顾学军;郑海洋;方黎;张为俊;;气溶胶单粒子成分和粒径的实时测量[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9 王开燕;王雪梅;张仁健;张怀德;石磊;刘阳;;气象条件对北京北郊冬季气溶胶污染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10 郑飞;张镭;朱江;;复杂地形城市冬季边界层对气溶胶辐射效应的响应[J];大气科学;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新成;张蔷;嵇磊;黄梦宇;李宏宇;杨道侠;何晖;张磊;李睿劫;刘力威;韩光;吴宏议;;北京春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董晓波;王高磊;吕峰;胡向峰;;晴空条件下河北中南部地区上空气溶胶特征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贺千山;杨引明;耿福海;周广强;高伟;辛跳儿;;中国东部陆地上空气溶胶分布特征研究[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郭金平;段英;赵利品;杨保东;齐作辉;;石家庄地区不同季节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分布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张瑜;银燕;段英;石立新;吴志会;;晴天条件下一次气溶胶飞机探测资料分析[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吕峰;董晓波;胡向峰;;石家庄地区气溶胶微物理结构的飞机探测个例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7 石春娥;姚克亚;李子华;;气溶胶粒子对城市雾影响的模拟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夏祥鳌;王普才;陈洪滨;;城市气溶胶特性比较分析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9 王开燕;王雪梅;张仁健;石磊;刘阳;;气象条件对2004年北京冬季气溶胶污染的影响研究[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杨通在;陈银亮;熊旺;;气溶胶在毛细管扩散池组中谱带展宽研究[A];大气气溶胶科学技术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气溶胶科技研讨会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小曳;细说气溶胶[N];光明日报;2013年
2 记者 吴越;我国雾霾天频现主因是气溶胶污染[N];中国气象报;2013年
3 记者 潘俊杰;气溶胶研究领域首个973项目启动[N];中国气象报;2006年
4 记者 管晶晶;气溶胶增多会显著加剧干旱和洪涝灾害[N];科技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吴越;与PM_(2.5)相关的雾和霾如何形成[N];中国气象报;2013年
6 张小曳;气溶胶:让空气像雾又像霾[N];工人日报;2014年
7 记者 冯源;雾霾加剧与气溶胶粒子浓度水平有关[N];经济参考报;2014年
8 许黎 李灿;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环境效应[N];中国气象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郭薇;气溶胶污染空气又抵消温室效应[N];中国环境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毅;霾从何来[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金元;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联网观测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房文;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许潇锋;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刘建军;长三角太湖地区云和气溶胶辐射特性的地基遥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曹贤洁;兰州地区气溶胶辐射特性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胡婷;中国区域气溶胶的光学厚度特征和气候效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7 封彩云;城市污染大气环境下云和降水形成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王雨;APRAMVI算法及气溶胶间接气候效应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李丽萍;东亚海域吸收性气溶胶对大气校正的影响及海色遥感若干问题[D];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
10 温占波;分枝杆菌噬菌体D29气溶胶特性和动物气溶胶暴露系统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玲;中国近三十年气溶胶变化特征及与降水关系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茆佳佳;华东地区气溶胶特性的MODIS资料反演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邱明燕;青岛地区气溶胶特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苏艳新;非线性气溶胶动力方程的高阶有限体积元法[D];山东大学;2012年
5 向涛;张掖地区气溶胶光学特征的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张磊;兰州远郊榆中地区气溶胶吸收特征[D];兰州大学;2011年
7 鹿化文;大气辐射传输的数值模拟及气溶胶粒子辐射特性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小培;黄山顶大气气溶胶粒子来源和输送过程的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李冬辉;中国东部海域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张瑜;河北地区秋季气溶胶飞机探测资料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7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55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