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偏心荷载下斜桩群桩受力性状的离心机模型试验
本文选题:群桩 切入点:斜桩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研究斜桩群桩在水平偏心荷载下的受力性状,在砂土中开展了一系列离心机模型试验,着重对比了直桩群桩和斜桩群桩抵抗水平及偏心荷载的不同特性。详细介绍了模型试验的装置、方法以及内容。试验结果表明:水平荷载偏心距大小对群桩水平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群桩扭转承载力的影响较小。对于直桩群桩,在试验范围内小偏心距(4.3倍桩径)加载对应的水平承载力大于零偏心距(即纯水平加载)及大偏心距(7.1倍桩径)加载的水平承载力。相同条件下,斜桩群桩抵抗水平、偏心及扭转荷载的能力显著强于直桩群桩。水平偏心荷载下,斜桩群桩中各基桩的桩顶水平位移相互差异较直桩群桩更大,且该差异随偏心距的增加而增大;在多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基桩桩顶剪力与桩顶位移方向有所不同。水平荷载下斜桩群桩中的基桩轴力显著大于直桩群桩。斜桩群桩较好地发挥了基桩的轴向承载能力,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pile groups under horizontal eccentric load, a series of centrifuge mode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sand. In this paper,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resistance level and eccentric load of pile group and pile group are compared, and the equipment of model test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centricity of horizontal load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group, bu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torsional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group. The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loading of small eccentricity (4.3 times pile diameter)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zero eccentricity (that is, pure horizontal loading) and large eccentricity (7.1 times pile diameter).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resistance level of pile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zero eccentricity. The capacity of eccentric and torsional loads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of pile groups. Under horizontal eccentricity load, the difference of pile top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in pile group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pil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ccentricity. Under the common action of multi-direction load, the shear force at the top of foundation pile is different from the displacement direction of pile top. The axial force of pile foundation in pile group is obviously greater than that of pile group with straight pile under horizontal load, and the axial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in pile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pile group. So it can resist the horizontal load more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25804,U1234204) 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
【分类号】:TU47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仁朋;王书行;孔令刚;陈云敏;顾明;袁廉华;;不同水平偏心距下群桩内力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 贺炜;陈仁朋;孔令刚;陈云敏;;群桩受扭工作性状及非线性计算理论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3 陈云敏;韩超;凌道盛;孔令刚;周燕国;;ZJU400离心机研制及其振动台性能评价[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4 陈仁朋;郑中;孔令刚;凌道盛;;水平及扭转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受力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龚国芳;闵超庆;;捣固机械激振技术现状与展望[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6期
2 李慧鑫;张巍;丁龙琦;王道华;孙可;徐玉桂;戴晓玉;;跨线桥爆破塌落体触地震动土层动力响应实测与分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3 邹新军;徐洞斌;王亚雄;;成层地基中单桩受扭弹塑性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4 王永志;黄浩华;袁晓铭;汪云龙;孙锐;;振动容量40gt大型动力离心机基础稳定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S2期
5 陈仁朋;王书行;孔令刚;陈云敏;顾明;袁廉华;;不同水平偏心距下群桩内力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6 梁发云;陈海兵;陈胜立;;横向荷载下群桩相互作用的积分方程解法及参数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7 孔令刚;袁廉华;蔺港;陈仁朋;顾明;陈云敏;;加鳍桩抗扭性能及在推扭受荷群桩中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8 陈仁朋;顾明;孔令刚;张浙杭;陈云敏;;水平循环荷载下高桩基础受力性状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11期
9 凌道盛;郭恒;蔡武军;韩超;;地铁车站地震破坏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12期
10 陈仁朋;郑中;孔令刚;凌道盛;;水平及扭转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受力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毅;捣固装置及其电液激振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王永志;大型动力离心机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3 顾明;水平循环及偏心荷载作用下群桩性状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书行;水平偏心荷载下群桩受荷性状模型试验及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何兰宽;扭转荷载下群桩基础承载机理及设计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樊继营;水平偏心受荷群桩中桩—土—桩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郭恒;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梁孟根;自由场地地震液化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及剪切波速液化判别[D];浙江大学;2012年
6 姜丽红;不同桩头约束及水平偏心荷载下桩基础响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7 袁廉华;水平受荷斜桩基础性状模型试验及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石吉森;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排桩效率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9 郑中;多向荷载下高承台群桩基础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长胜;陈生水;徐光明;魏汝龙;;堤防边坡稳定离心模型试验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3期
2 黄茂松;曹杰;;隧道地震响应简化分析与动力离心试验验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3 陈仁朋;王书行;孔令刚;陈云敏;顾明;袁廉华;;不同水平偏心距下群桩内力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4 黄志全,王思敬;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概况[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2期
5 包承纲;我国离心模拟试验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岩土工程学报;1991年06期
6 张建红,劳敏慈,胡黎明;非饱和土中水分迁移及污染物扩散的离心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7 刘守华,蔡正银,徐光明,李景林;超深厚吹填粉细砂地基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8 陈胜立,张利民;层状地基中单桩的扭转变形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9 张嘎;牟太平;张建民;;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坡离心模型试验变形场测量[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10 贺炜;陈仁朋;孔令刚;陈云敏;;群桩受扭工作性状及非线性计算理论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革强;非饱和土中输电铁塔扩底桩上拔特性模型试验及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翔云;;群桩基础等代模型的改善[J];公路;2006年01期
2 马莲丛;罗书学;胡德贵;;桥梁群桩基础沉降计算[J];路基工程;2007年03期
3 黄瑞强;;轴向附加力系作用下的群桩动态反应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7年02期
4 于雪晖;徐栋;;桥梁大型群桩基础的有限元计算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07年S2期
5 蒋建平;;矩形桩的承载优越性及群桩中的干涉效应[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4期
6 胡德贵,罗书学,赵善锐;群桩基础工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年03期
7 伏建林,沈益锋,赵锡宏;桩周土局部软化或强化对群桩性状的影响[J];岩土力学;2005年05期
8 齐良锋;吴辉科;;群桩与土共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J];土工基础;2006年03期
9 洪小健;顾明;;基于群桩振动方程组的群桩基础阻抗函数求解及比较[J];力学季刊;2006年04期
10 洪鑫;杨敏;;群桩相互作用的近似三维弹性分析方法的建立[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
本文编号:1569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56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