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循环荷载作用下钢管拱桁架结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9 05:25

  本文选题:钢管拱桁架 切入点:拟静力试验 出处:《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3个跨度为6 m、矢跨比分别为0.2、0.3、0.4的钢管拱桁架结构试件在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分析结构的失效过程和破坏机理,研究结构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延性性能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钢管拱桁架试件的失效始于受力最大节间最大受拉腹杆与下弦杆相贯焊缝处的微裂纹,而后逐步形成该区域的局部开裂,最后在该区域发生断裂并形成机构而破坏;结构失效时只有少部分杆件进入塑性工作状态,试件的整体变形不大,耗能能力一般;进入塑性工作状态的杆件和节点产生的累积损伤导致结构发生低周疲劳断裂破坏。
[Abstract]:Through the pseudostatic test of steel tube arch truss structure specimens with 6 m span and 0.2mm / span ratio of 0.2mand 0.3 / 0.4 respectively under vertical cyclic load, the failure proces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structure are analyzed, and the hysteretic curve and skeleton curve of the structure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of steel tube arch truss specimens begins with a microcrack at the weld where the maximum tensile web member and the lower chord are intersected. Then the local cracking of the region is gradually formed, and finally the fracture occurs in the region and the mechanism is broken. When the structure fails, only a few of the members enter into the plastic working state, the whole deformation of the specimen is not large,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bility is general. The cumulative damage of the members and joints in the plastic working state results in low cycle fatigue fracture of th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8137)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80321086) 山西省归国留学基金项目(2009-26)
【分类号】:TU392.3;TU3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凤龙;李宏男;;地震动空间变化效应对大跨度桁架拱反应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1年10期

2 支旭东;聂桂波;范峰;;大连市体育馆圆钢管相贯节点足尺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3期

3 陈以一,沈祖炎,翟红,陈扬骥,陈荣毅,杨叔庸,龚模松;圆钢管相贯节点滞回特性的实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3年06期

4 赵鹏飞;赵志雄;钱基宏;赵基达;马宏睿;成志辉;傅学怡;顾磊;;复合受力状态下矩形钢管相贯节点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6期

5 孟宪德;王伟;陈以一;赵必大;杨联萍;曲宏;;X型厚壁圆管相贯节点平面外受弯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5期

6 郭彦林;郭宇飞;窦超;林冰;;四边形截面圆弧空间钢管桁架拱平面内稳定性及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8期

7 陈爱国;卫东;单瑞增;杨庆山;;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屋盖KK型节点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1期

8 陈永昌;郝际平;尹冬玲;朱瑞涛;樊春雷;段海英;徐耀武;方敏勇;;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屋盖圆管相贯节点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2年07期

9 李自林;吴亮秦;朱斌;韩庆华;;N型圆钢管相贯节点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10 孟宪德;陈以一;王伟;;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平面外受弯滞回模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英;赵金城;王益超;;高温对管桁架节点承载力的影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2 何远宾;郝际平;曾珂;;T型、N型圆管相贯节点滞回性能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3 陈誉;刘飞飞;;正对称Pratt桁架直腹杆受压大偏心N型圆钢管节点静力性能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11期

4 支旭东;聂桂波;范峰;;大连市体育馆圆钢管相贯节点足尺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3期

5 张国明;徐忠根;陈荣毅;;张弦梁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综述[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7年09期

6 杨秀英;赵金城;靳猛;;相贯节点在不同荷载-温度路径下的性能[J];钢结构;2007年08期

7 孙从永;张俊辉;陈勇;廖冰;;空间阶梯肋环型钢屋盖多管相贯节点试验研究[J];钢结构;2010年11期

8 陈誉;彭兴黔;赵宪忠;;圆钢管搭接节点延性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钱桂敏,李军旗;钢管空间相贯节点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向[J];甘肃科技;2004年11期

10 杨秀英;赵金城;;荷载比对管桁架节点临界温度的影响[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文君;崔佳;程睿;冯勇;;空间交错桁架节点拉扭变形性能实验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金城;刘明路;靳猛;;钢管相贯节点抗火性能试验[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邵铁峰;王伟;陈以一;;成都双流机场T2航站楼空间相贯节点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4 白国良;岳健广;刘付浩;;H型钢空间钢桁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祝磊;叶桢翔;赵岩;;焊缝建模对T型圆钢管节点轴压承载力计算的影响[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扬;Y型矩形管节点滞回性能与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誉;平面K型圆钢管搭接节点静力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朱世哲;双拱型空间钢管结构闸门的分析理论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孙建琴;大跨度斜拉立体桁架的静动力非线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曹国峰;大跨度重型钢管相贯节点与典型加劲节点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徐国林;巨型钢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7 邱国志;圆钢管X型相贯节点刚度及其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黄超;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相贯节点受压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文伟;管桁结构搭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10 窦超;钢拱平面外稳定性能及设计方法[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学栋;太原火车南站站房屋盖复杂焊接矩形相贯节点的静力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懿;钢结构圆钢管相贯节点承载力与变形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武运;甘肃泾川某高层钢结构仿古塔的结构分析及若干问题探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朱少华;主方支圆搭接节点的承载力与滞回性能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罗敏;带肋钢管相贯节点实用设计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侯文景;板管连接方管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爽;K型间隙CR节点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峰华;轴向力作用下Y型CR节点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习芹芹;深圳T3航站楼钢结构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黄s,

本文编号:1587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587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9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