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小剪跨比RC梁受剪分析的优化拉压杆模型

发布时间:2018-03-18 14:36

  本文选题:D区 切入点:深梁 出处:《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多层次最小应变能分析,提出了确定混凝土结构D区拉压杆模型构形的一种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借助结构拓扑优化分析拟定拉压杆模型的基本构形,并利用最小应变能参数分析确定模型的最优构形几何参数.针对小剪跨比钢筋混凝土梁,利用多层次的最小应变能分析,推导得到了其受剪分析的最优参数化拉压杆模型.研究发现:当梁的剪跨比小于1时,最优模型为"直接压杆模型";当梁的剪跨比在1.0~2.0之间时,最优模型为"带斜拉杆的桁架模型".依据该优化拉压杆模型,并以混凝土斜向拉杆断裂作为梁体劈裂破坏的条件,进一步推导得到了无腹筋小剪跨比梁的抗剪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最后,通过与既有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剪跨比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multilevel minimum strain energy analysis, a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bar model in D reg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is proposed.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of the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bar model is first determined by means of structur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analysis. The optimum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determined by the analysis of minimum strain energy parameters, and the multilevel minimum strain energ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mall shear span ratio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The optimal parametric compression bar model for shear analysis is derived.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shear span ratio of the beam is less than 1:00, the optimal model is the direct compression bar model, and when the shear span ratio of the beam is between 1.0 and 2.0, The optimal model is "truss model with inclined tension bar".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ed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bar model, the fracture of concrete skew tension bar is taken as the condition of splitting failure of beam body. Furthermore, a simplified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shear capacity of beams with small span ratio without web bars is derived. Finally, by comparing with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shown that the formula can better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shear span ratio on the shear bearing capacit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20)
【分类号】:TU3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新铭,郑恒祥,冯跃志;预应力无腹筋迭合板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2 孙敏,朱聘儒;轻骨料混凝土抗剪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2年10期

3 刘立渠;王娟娟;杨润林;沈兴龙;;压杆强度在混凝土深梁的应用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S1期

4 曾志兴;宋小雷;;锈蚀钢筋混凝土梁静承载力性能试验[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彭天明;;集中荷载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裂强度计算[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6 丁大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剪强度[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7 周志祥,江炳章;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的斜截面抗裂能力[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8 阎宝民,赵成文,王腾,邱战洪;砼小型砌块剪力墙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张国军,白国良,刘伯权;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研究与进展[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吕永清;深圳市妇儿医院框架短柱处理方案的分析比较[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恒;张鑫;贾留东;夏风敏;;托换梁剪跨比对柱托换节点受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2 刘铮;肖青;刘向阳;;高层建筑配置连续复合方螺旋箍混凝土长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平先;丁自强;杨勇新;;论钢筋砼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4 刘又文;王明斌;;无腹筋砼梁腹剪起裂的三种剪跨比条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5 冯丽馨;王克海;叶英华;李茜;;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段晓农;杨竹鹃;;关于现行《规范》钢筋砼深梁设计条款中若干问题的讨论[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7 张永胜;李雁英;;预应力混凝土深受弯构件的裂缝实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8 王铁成;康谷贻;贾平一;;深受弯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9 郭棣;吴敏哲;;宽肢T形柱构件静力试验性能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10 向上;;日本铁路桥梁抗震设计中延性率的评价方法[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军;大型火力发电厂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李哲;钢骨混凝土异形短柱承载力和延性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3 姜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设计及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白亮;型钢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及性能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姜睿;超高强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元珍;玻化微珠永久性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7 吕艳梅;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8 侯利军;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及剪切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兵;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多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及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邵永健;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继国;框架柱抗震设计时综合考虑轴压比与剪跨比的初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宁玉京;异形截面柱的受力特性及其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杨恩建;不同纵筋率对剪跨比为2.5的无腹 筋约束梁受剪性能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尹华泉;高强轻集料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红梅;短肢剪力墙的抗剪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黄建锋;考虑剪力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截面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7 杜永山;钢筋混凝土超短柱和型钢混凝土超短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玉芳;考虑剪切效应的梁柱纤维模型分析异形柱的适用范围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刘兴国;原梁参数及剪跨比对GAC抗剪加固效果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10 张晓磊;再生混凝土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0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630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