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饱和曲线法的地基沉降全过程预测

发布时间:2018-03-21 04:48

  本文选题:饱和曲线 切入点:沉降 出处:《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S形沉降时程特征,提出了饱和曲线预测模型。首先,证明了该模型与S形沉降曲线的特点是相吻合的,包括有界性、单调递增性、存在反弯点,同时考察了模型中各参数改变对结果的影响;其次,阐述了待定参数的获取方法和沉降预测步骤;最后,通过多个工程实例对沉降预测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算例表明,饱和曲线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用于加载全过程的沉降预测,具有适应性较广、精度较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与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星野法、生长曲线法相比而言,本文提出的沉降预测模型可靠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和应用前景。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shaped settlement time history, a prediction model of saturation curve is proposed. Firstly, it is proved that the model coincid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shaped settlement curve, including boundedness, monotone increasing, and the existence of reverse bending poin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ameters change on the results is investigated. Secondly, the method of obtaining the parameters to be determined and the steps of settlement prediction are described. Finall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ettlement prediction model is studied through several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saturation curv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settlement of the whole loading process effectively,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adaptability, high precision and good stability. Compared with hyperbolic method, exponential curve method, star field method and growth curve method, the method of saturation curve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settlement of the whole loading process. The settlement prediction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has certain engineering valu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作者单位】: 道路灾变防治及交通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059,51374042) 道路灾变防治及交通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kfj130302)资助
【分类号】:TU4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新跃,方德胜;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软土地基建筑物的沉降[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2 余闯,刘松玉,滕瑞振;不同加载方式下路堤沉降性状与预测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2期

3 郑永胜,陈冶,王冬梅;一种预测地基沉降的新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1995年03期

4 罗战友,龚晓南,杨晓军;全过程沉降量的灰色verhulst预测方法[J];水利学报;2003年03期

5 孙立强;闫澍旺;何洪娟;李伟;;吹填土地基在真空预压插板期间的沉降计算[J];水利学报;2010年05期

6 杨涛,戴济群,李国维;基于指数法的分级填筑路堤沉降预测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7 朱志铎;周礼红;;软土路基全过程沉降预测的Logistic模型应用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8 赵明华,刘煜,曹文贵;软土路基沉降变权重组合S型曲线预测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09期

9 张仪萍,曹国强,李涛,张土乔;分级加载条件下沉降预测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吉荣;郭菊彬;张昆;;基坑沉降预测的Logistic生长模型及其适用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2 陈小荣;雷劲松;卢学松;罗文霞;;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新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3 张金轮;干洪;许小健;;改进的Verhulst沉降预测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杨海鸣;杨龙才;王炳龙;;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效果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5 魏纲;张金菊;魏新江;;数学模型在盾构地面长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6 贾敏才;王磊;周健;问延煦;;双层地基沉降预测模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7 周德强;冯建中;;建筑物沉降预测的改进Verhulst模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8 廖卫红;王军保;;MMF模型在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9 杨朝辉,唐峰平;利用Grapher二次开发技术绘制地面沉降过程曲线图[J];北京测绘;2004年02期

10 蒋建平;路倬;高广运;顾宝和;;建筑地基沉降预测的Usher-Spillman组合模型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金开正;袁俊;;地基沉降预测的一种新方法[A];全国控制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江莉妮;曹林涛;;基于曲线叠加的分级填筑路堤沉降预测[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五届(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伟;周干武;卢廷浩;;软土工后沉降双曲线模型与指数曲线模型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郑永胜;陈冶;王莹;;斜坡危岩体蠕变的拟合与预测[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利民;非线性最小二乘的不适定性及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杨奇;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变形性状试验与工后沉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陈涛;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吴丽君;高速铁路非饱和土固结压缩特性及地基加固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张丽丽;超软土上大型充灌袋挤淤法筑路的机理、工艺和计算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梅国雄;固结有限层理论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2年

7 王志亮;软基路堤沉降预测和计算[D];河海大学;2004年

8 杨天华;煤燃烧脱硫过程中高温物相固硫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王伟;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土与结构接触面模型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10 付宏渊;桥头高填路基沉降预测及台背土压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晓如;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及其控制标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严露;真空预压加固软基固结及渗流计算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姬来;京津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结构稳定性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9年

4 胡黎明;沪宁城际铁路桩—网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及沉降计算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何飞;高速铁路路基础工后沉降预测的相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法超;基坑周边地面沉降预测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王建东;滨海上覆吹填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及加固效果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邓天棋;彭湖高速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斌;山区公路高填路堤稳定性和变形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10 罗会来;沉降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永胜,陈冶,,王冬梅;一种预测地基沉降的新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1995年03期

2 陈国荣,姜弘道,高谦,刘大安;高速公路路基性态反分析及沉降预报[J];工程地质学报;1998年04期

3 刘长礼;;灰色系统理论在预测地基变形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1992年01期

4 艾英钵;施建勇;刘加才;;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沉降的简化计算方法[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6期

5 李素艳;高填路堤沉降的神经网络动态预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张仪萍,张土乔,龚晓南;沉降的灰色预测[J];工业建筑;1999年04期

7 许永明,徐泽中;一种预测路基工后沉降量的方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8 陈平山;莫海鸿;;真空预压加固地基等效固结度的简化计算[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刘晓,周爱国;京珠高速公路某路段软基沉降预测[J];地质勘探安全;2001年02期

10 吕培印,杨锦军,陈伟;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报建筑物地基沉降量[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慧鑫;二氧化碳饱和曲线的数值模型[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42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642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