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腹部开孔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剪承载力计算

发布时间:2018-04-28 08:25

  本文选题:钢筋混凝土开孔梁 + 孔侧剪切破坏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基于29个腹部开圆孔和42个腹部开矩形孔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结果,针对不同受剪破坏形态,提出了腹部开孔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孔侧剪切破坏下的受剪承载力下限值计算公式以及上下弦杆剪切破坏下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中反映了孔洞尺寸、加强腹筋、梁纵筋面积、弦杆高度、剪跨比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和国内外共计122个钢筋混凝土开孔简支梁试件试验数据的对比表明,建议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具有适当的安全储备。并给出了建议公式的推荐适用范围,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29 simply supported RC beams with open circular holes and 42 rectangular holes in the abdomen, different shear failure modes were studied. The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the lower limit of shear capac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beams with openings in the abdomen and the shear capacity of the upper and lower chords under shear failure are presented. The formulas reflect the size of the holes and strengthen the web bars. The influence of beam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area, chord height, shear span ratio and other parameters. By comparing with the test data of 122 reinforced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beams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shown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formula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 results and have a proper safety reserve. The recommended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uggested formula is also given,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
【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2011ZC25,2011ZC28,2013ZC14,2013ZC20)
【分类号】:TU375.1;TU3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蔡健,陈眼云,李静;开圆孔或方孔的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近似计算[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2 蔡健,陈眼云,李静;开有矩形孔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近似计算[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3 张川,陈臣,张百胜;集中荷载作用下纵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简支梁受剪性能的影响[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王命平,李彬,刘晓春,王瑞萍;钢筋混凝土开洞短梁的受剪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3期

5 刘红梅,包华,王海霞;不同配筋方式开孔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刘荣桂,吕志涛;混凝土(RC/PC)开孔梁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7期

7 蔡健;黄泰峗;李静;;腹部开有圆孔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8 黄泰峗;蔡健;;腹部开有矩形孔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木钦,陈耀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和滑移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7年04期

2 朱伯龙,陆洲导,胡克旭;高温(火灾)下混凝土与钢筋的本构关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0年01期

3 程才渊,吴明舜,孙恒军;混凝土小砌块灌芯砌体抗压及弹性模量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4 郑晓燕;吴胜兴;;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建立方法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5 耿耀明;刘文燕;;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弯折P—δ全曲线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6 陈静;刘西拉;;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粘结滑移本构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7 于秋波;刘立新;谢丽丽;胡丹丹;冯辉;;HRB500级钢筋用于先张预应力梁的非预应力筋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8 李红;刘伯权;吴涛;马洪宝;;T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破坏机理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9 赵静;蔡建林;;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扭矩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10 唐兰云;赵杰林;;重庆三峡大厦续建及转换层加固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月顺;周锡武;卫军;夏姗姗;;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胀裂缝扩展分析[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吴炎海;周凯敏;;孔洞参数对钢筋混凝土开孔梁受力性能的影响[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3 黄伟军;吴炎海;周凯敏;;钢筋用量对钢筋混凝土开孔梁受力性能的影响[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4 任庆新;孙明海;贾连光;刘德清;;圆锥形中空钢管-钢筋混凝土叠合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5 周凯敏;吴炎海;;ABAQUS在钢筋混凝土开孔梁模拟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周凯敏;吴炎海;;ABAQUS在钢筋混凝土开孔梁模拟中的应用[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董洁;蔡万军;;公路桥梁高强轻质混凝土配合比研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8 付军;;超深基坑施工环境的保护措施[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刘涛;刘国彬;吴小将;;SMW围护结构内插型钢弯矩估算方法研究[A];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技术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聂建国;熊辉;樊健生;周建军;;开口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扭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灿;横向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及预应力损失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俊;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张明;竖向荷载对高层建筑结构侧向变形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商峰;钢筋—混凝土界面张开滑移模型及锈蚀RC结构疲劳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5 仵建斌;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基本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品乐;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损伤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于婧;施工缝的模型化及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张华;钢筋锈蚀对混凝土压弯构件变形性能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郑继光;二次受力叠合式钢筋混凝土圆截面柱受压性能分析及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苏健;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砼梁力学性能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群;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甲甲;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彦;陶粒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4 陈强;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和梁裂缝的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1年

5 高国家;混凝土深梁桁架模型的力学性能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李淑云;某带水平加强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及其有限刚度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霍军会;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8年

8 柴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强度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闫建平;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丁波;铁路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T形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亚亮,吴炎海;钢筋混凝土开孔梁受力性能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殷芝霖;;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轴力刚度和抗弯刚度[J];冶金建筑;1981年08期

3 刘荣桂,吕志涛;预应力开孔梁应力与变形分析的叠加方法[J];工业建筑;1999年09期

4 刘荣桂;预应力混凝土开孔梁回归分析与计算[J];工业建筑;1998年08期

5 刘荣桂,吕志涛,周志勇;预应力开孔梁抗剪配筋设计[J];工业建筑;1998年12期

6 蔡健,,陈眼云,李静;开圆孔或方孔的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近似计算[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7 王命平,刘晓春,李彬;钢筋混凝土开洞梁的试验分析及传力模式[J];建筑结构;2001年05期

8 刘爱华,刘荣桂;混凝土开孔梁实验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刘荣桂,苏润建;混凝土开孔梁刚度及变形特性分析[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10 施岚青,徐有邻;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剪切强度控制区及其下包线[J];建筑结构学报;198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瑶;钢筋混凝土开孔梁的裂缝和破坏特点[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814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814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e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