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位错理论的饱和土渗流特性CPTU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6 23:10

  本文选题:孔压静力触探 + 孔压 ; 参考:《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数据通常用于土层划分和岩土工程设计参数评价。国际上CPTU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之一在于采用测得的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孔隙水压力快速、连续地获得饱和土的渗透系数,以避免孔压消散试验费时的缺点。首先简要回顾了基于CPTU测试资料确定饱和土渗透系数的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分析与改进,提出了基于位错理论和圆柱面径向流模型的水平向渗透系数预测新方法。选取典型场地进行了CPTU测试,并在黏性土场地采用薄壁取土器获得无扰动的原状试样,进行室内水平向渗透试验,在无黏性土场地进行现场钻孔抽水试验。以室内渗透试验和现场抽水试验的结果为参考,对3种基于CPTU连续评价饱和土渗透系数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位错理论适用于评价饱和土的原位渗透系数,然而准确性与所采用的渗流模型有关。对国际标准CPTU探头,孔压过滤环位于锥肩(u2)位置时,采用圆柱面的径向流模型能够获得最为准确的水平向渗透系数预测结果,采用球面流或半球面流模型时趋于低估土层的渗透性。
[Abstract]:The test data of pore pressure static penetration (CPTU) is usually used for soil layer di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parameters. One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international CPTU testing technology is to use the measured cone tip resistance, side wall friction resistance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fast, to continuously obtain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aturated soil, in order to avoid the time-consuming shortcomings of the pore pressure dissipation test. Firstly,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etermining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aturated soil based on CPTU test data are briefly reviewed, and th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are carried out. A new method based on dislocation theory and radial flow model of cylindrical surface is proposed. A typical site is selected for CPTU test, and a thin-walled soil collector is obtained in the clay soil site. The undisturbed original specimen was tested in the indoor horizontal penetration test, and the field drilling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ohesionless soil sit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indoor penetration test and spot pumping test, the analysis of 3 methods based on CPTU continuous evaluation of saturated soi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analyz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dislocation theory is suitable for evaluation of saturation. The accuracy of the in-situ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oil is related to the seepage model adopt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PTU probe, when the pore pressure filter ring is located in the cone (U2) position, the radial flow model of the cylindrical surface can obtain the most accurat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horizonta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the surface layer is underestimated when the spherical or hemispherical flow model is used. Permeabilit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203,4133064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01B0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118)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20135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242013R30014)
【分类号】:TU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国军;刘松玉;童立元;杜广印;;基于孔压静力触探的连云港海相黏土的固结和渗透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2 刘松玉,吴燕开;论我国静力触探技术 (CPT)现状与发展[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娟;;利用抽水试验测定防渗墙渗透系数[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张平颍;;管井工程质量控制方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曹权;柴寿喜;施建勇;亓乐;王沛;;基于自钻式旁压试验的黏性土孔压变化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7期

4 张伟;定培中;肖利;盛小涛;;渠道深基坑降水试验及工程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10期

5 周德泉;赵明华;肖宏宇;;沉积粉煤灰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6 杜广印;蔡国军;汪春桃;刘松玉;童立元;邵光辉;;基于海相粘土沉积化学特性的RCPT测试影响因素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居俊;刘松玉;刘志彬;蔡国军;周伯明;;基于CPTU孔压消散试验的欠固结土OCR计算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程远;刘松玉;蔡国军;刘志彬;杜广印;;基于CPTU测试的共振密实法加固可液化地基效果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李友龙;;海上抽水试验关键技术探讨[J];地下水;2011年02期

10 康晓娟;武苗;;静力触探技术中探头的机械结构设计[J];地质装备;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童立元;蔡国军;刘松玉;杜广印;;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技术在软土工程性质评价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蔡国军;刘松玉;邹海峰;;现代多功能CPTU技术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会场:山区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刘松玉;陈国靖;章定文;;我国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展[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会场:山区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尹利华;李海潮;张留俊;;软土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体系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会场:山区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戴永生;蒋明镜;王新新;;砂土中倾斜静力触探离散元数值模拟[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俊伟;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吴鹏;超大群桩基础竖向承载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李波;孔扩张理论研究及其在静力触探技术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珍玉;武广客运专线红粘土地基沉降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梁健伟;软土变形和渗流特性的试验研究与微细观参数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胜军;红粘土路基水分运移规律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青青;静力触探在辽宁软土地区的应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沈磊;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渗滤液水位及边坡稳定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若铭;水利土石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规范整合与汇编[D];郑州大学;2011年

5 罗小勇;处置库污泥工程特性测试及其对垃圾堆体稳定性影响评估[D];浙江大学;2012年

6 李华;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可靠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白伟明;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陆凤慈;静力触探技术在海洋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张永雨;静力触探预估静压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张波;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的振波综合评价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章定文,刘松玉,于新豹;连云港海相软土工程特性及处治方法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2 张诚厚;G. Greeuw W. F. Rosenbr;J. W. A. Jekel;;一种用孔压圆锥贯入试验测定软土的新分类图[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0年04期

3 陈强华,俞调梅;静力触探在我国的发展[J];岩土工程学报;1991年01期

4 孟高头,张德波,刘事莲,张迎春;推广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意义[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5 王钟琦;我国的静力触探及动静触探的发展前景[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6 刘松玉,吴燕开;论我国静力触探技术 (CPT)现状与发展[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杰;陈云敏;邱战洪;;垃圾土渗透性和持水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1期

2 王韦;;土坝渗流观测资料的分析及应用[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80年02期

3 张树泉;日本大门坝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防止大坝右岸渗漏[J];水利水电技术;1984年11期

4 杨亚川;马光春;连琏;;浅论土工织物在水井工程上的应用[J];海河水利;1990年05期

5 刘望亭;李旦江;;土石坝渗流的统计模型[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1991年Z1期

6 仵彦卿;岩体水力学基础(七)——岩体水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年02期

7 王钊,庄艳峰,李广信;单井现场测量渗透系数[J];工程勘察;2003年04期

8 张红光,付建华,韩艳芳;利用水泥制备高强透水性混凝土[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朱崇辉,刘俊民,王增红;无粘性粗粒土的渗透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05年11期

10 朱崇辉;刘俊民;王增红;;粗粒土的颗粒级配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J];人民黄河;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国伟;严武文;卢娜;朱大鹏;;地下水位变动对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左永江;;关于压水试验计算水文参数公式的讨论[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8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C];2008年

3 张常委;梁诏斌;张志强;何川;;地层渗透系数对隧道纵向结构的影响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唐晓松;郑颖人;董诚;;应用神经网络预估粗颗粒土的渗透系数[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雁;;外界因素对土工试验成果影响的分析[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3辑)[C];2005年

6 张朱亚;葛晓光;李成明;韩东亚;;淮北矿区松散层底部含水层粒度结构与渗透系数关系[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李少平;;同位素法测试河床深厚覆盖层渗透系数的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建国;宋瑞卿;王绳祖;;察尔汗盐湖沉积盖层渗透性与基底断层剪切错动关系的模型试验[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9 魏海;沈振中;;基于概率分析的渗流计算方法及应用[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苏华友;张继春;;引水隧洞豆砾石回填灌浆渗透系数的试验分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希勤;基坑降水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N];伊犁日报(汉);2006年

2 刘生 赵向东;节水农业让开鲁农民节支增效[N];通辽日报;2005年

3 ;聚碳酸酯透氧量检测数据报告[N];中国包装报;2006年

4 膜康;聚合物的渗透率、溶度和扩散率测试技术回顾及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6年

5 湖南工业大学 苏远 株洲 张目清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赵江 济南 姚平;塑料包材透气性能测试研究——压差对透气性能的影响(上)[N];中国包装报;2007年

6 ;自凝灰浆的研究及应用[N];科技日报;2006年

7 陈根法邋陈国栋 丁建庆;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及工程实例[N];建筑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于德福 段金平 本报通讯员 崔文君;辐射井隆水——为地下空间开发清障[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9 史小平;先天不足 后天失调[N];人民长江报;2006年

10 李卫文;北易水工地上的橄榄绿[N];中国水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政;软土的固结和渗透特性原位测试理论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2 张明斌;河床砂卵石介质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良平;非均质含水层中渗透系数尺度提升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王颖;变容压力脉冲渗透系数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5 刘希亮;深厚表土底部含水层疏排水沉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0年

6 周俊;渗透系数和活度系数的等压法测定及其在铝酸钠溶液体系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3年

7 王铁军;固体废物填埋场防渗层改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包太;岩体渗流的理论模型及其渗流参数确定[D];重庆大学;2005年

9 赵春旺;位错与微裂纹的纳观实验力学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10 陈祥军;基于随机结构模型的溶蚀岩体渗漏分析在水布垭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新艺;支撑液膜分离过程传质与膜稳定性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2 向友珍;渭北黄土台原灌区黄土渗透系数的演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陈晨;塑料排水板—强夯法在吹填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徐U,

本文编号:1854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854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