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与非液化场地加速度反应谱对比
本文选题:新西兰地震 + 液化 ; 参考:《岩土力学》2014年S1期
【摘要】:通过对2011年新西兰发生的6.3级地震中获取的硬土场地、软土场地和液化场地强震记录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包括3种类型场地的地震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的强震记录为震中距小于50 km,且峰值大于0.05g的23个场地上的加速度记录,其中含3个硬场地、11个软场地和9个液化场地。3种类型场地上的放大系数谱对比分析表明,硬土场地、软土场地和液化场地上的地震动特征具有明显区别,三者层次清晰,差别显著,从地震动表现上液化场地已构成一个与常规场地并列的独立单元;液化场地减少地震动高频分量但同时对低频分量显著放大,与非液化场地相比,液化场地可使其上短周期结构反应减小一半,但同时可使其上长周期结构反应放大2.5~5.0倍;土层的液化对此次地震中克莱斯特彻奇市中心CTV大楼的破坏应有很大影响,大楼自振周期约为0.7 s,地震中土层液化使场地加速度反应谱卓越周期由0.1~0.3 s增到0.5~1.0 s,与大楼的自振周期趋于吻合,加重了大楼震害。以此为鉴,按现有规范中地震动的设计方法,如遇液化场地将对长周期结构给出明显危险的结果,因此从振动角度今后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可液化场地上的地震动应给予特殊考虑。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asured data of hard soil site, soft soil site and liquefaction site record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of M = 6.3 in New Zealand in 2011, the research includes three types of ground mo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he strong earthquake records are the acceleration records of 23 sites whose epicentral distance is less than 50 km and the peak value is more than 0.05g, including 3 hard sites, 11 soft sites and 9 liquefaction si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motion in hard soil site, soft soil site and liquefaction sit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three layers are clear and 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The liquefaction site has formed an independent unit juxtapos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ite in terms of ground motion. The liquefaction site can reduce the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 of ground motion but amplify the low frequency component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the non-liquefaction site, the liquefaction site can reduce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the upper short period by half,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nlarge the response of the upper long period structure by 2.5 or 5.0 times. The liquefaction of the soil layer should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CTV building in downtown Christchurch during the earthquake. The natural vibration period of the building is about 0.7 s, and the soil liquefaction in the earthquake increases the outstanding period of the grou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um from 0.1 ~ 0.3 s to 0.5 ~ 1.0 s, which tends to coincide with the natural vibration period of the building, thus exacerbating the earthquake damage of the building. In view of thi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method of ground motion in the existing code, if the liquefaction site is encountered, it will give obvious dangerous results to the long-period structure, so in the future seismic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from the vibration point of view, Special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ground motion on liquefiable sites.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51278472,No.41272357)
【分类号】:TU4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凤新;王海江;张郁山;;用于核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中小地震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J];中国地震;2009年03期
2 宋和平,柔洁;乌恰地震加速度记录特征研究[J];内陆地震;1990年03期
3 孙景江;江近仁;;与规范反应谱相对应的金井清谱的谱参数[J];世界地震工程;1990年01期
4 江近仁;陆钦年;孙景江;;强震运动加速度反应谱的统计特性[J];世界地震工程;1988年02期
5 兰景岩;薄景山;吕悦军;齐文浩;;地震动反应谱影响因素研究的若干进展[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07年00期
6 王国新;史家平;;近场强地震动合成方法研究及地震动模拟[J];东北地震研究;2008年02期
7 饶建中;;一维土层动力反应计算程序[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0年03期
8 卢明奇;;近断层地震加速度设计反应谱[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郑水明;王岚;黄江;王平;;汶川地震强震观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8年06期
10 李恒;秦小军;;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比特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天愉;姚振兴;;对一小台阵记录的反应谱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8)[C];1989年
2 陶能付;章在墉;;地震动持续时间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3 陶正如;陶夏新;;美国NEHRP规范中地震作用的比较研究[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林建生;林子健;谢文杰;王建新;何星源;陈俊峰;;利用数字化速度记录仿真加速度时程与合成设计地震波[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孙锐;袁晓铭;;液化土层地震动模拟计算方法及验证[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沈建文;刘峥;;规范谱的超越概率标准[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汪素云;俞言祥;吕红山;;利用CDSN宽频带记录研究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吕红山;;反应谱的多参数标定[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9 李自红;;太原地区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几种值的合理性比较[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10 洪时中;;汶川大地震基本特征概述[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云;汶川地震反应谱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付长华;北京盆地结构对长周期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王栋;近断层地震动的上/下盘效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4 王伟;地震动的山体地形效应[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冯静;震动图预测的不确定性及其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6 郭恩;近断层强震地面运动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玉石;地震动强度及其特征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8 林淋;汶川地震地面运动场估计及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9 李明;近断层地震动对结构抗震设计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10 俞言祥;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敏;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与地震烈度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2 郑桐;东北地震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3 刘培玄;地震动衰减特征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4 杨长青;基于地震动参数高压电气设备的易损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5 万卫;汶川地震反应谱衰减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6 杨俊;集集地震地震动衰减特性和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龙海丰;近断层地震动的规格化反应谱和回归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姜治军;中国西部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及场地影响系数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9 宋智元;基于宁洱地震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盛涛;调整地震动以拟合目标反应谱及相关峰值小波分析及时域合成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69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86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