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街区制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08:34
  街区制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的“单位大院”和“大型封闭住区”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有利于实现城市资源的开放共享。不同的街区模式具有着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然而自从街区制提出以来,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道路交通和居住区领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涉及甚少,难以指导街区制在我国的进一步建设与推广。本文以街区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认为街区制是城市街区的一种布局形制,“小街区、密路网、窄马路”是其典型特征。通过对西方街区制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明确了街区尺度规模的影响要素,并将50-250m的单元尺度以及0.5-2.5ha的用地规模确定为街区制的评判标准。结合国内外大量的实践案例和理论研究,本文发现在街区制城市中,由绿地、广场和街道空间等构成的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着“界面明确、转化灵活、形式多样、尺度宜人”的普遍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街区制城市公共空间分为宏观的城市层面、中观的街区层面和微观的建筑层面,结合三个层面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分别阐述具体的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在城市层面,将街区制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空间格局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均质化和层级化两种配置方法;在使用带状绿廊和网络状街道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统...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大型封闭街区模式的特征与问题
        1.1.2 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
        1.1.3 街区制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1.3.1 街区
        1.3.2 街区制
        1.3.3 街区制住区
        1.3.4 城市公共空间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4.1 街区制相关研究
        1.4.2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街区制城市公共空间基础研究
    2.1 西方街区制空间的发展历程
        2.1.1 历史演进
        2.1.2 影响因素
    2.2 街区制空间的基本单元尺度
        2.2.1 相关建设经验
        2.2.2 相关理论阐述
    2.3 街区制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
        2.3.1 边界明确,界面连续
        2.3.2 整合再分,转化灵活
        2.3.3 尺度宜人,步行友好
        2.3.4 空间丰富,形式多样
3 城市层面的设计方法:整体空间格局的构建
    3.1 城市公共空间的均质化布置
        3.1.1 占据独立街区的公共空间
        3.1.2 更新街区内部的公共空间
    3.2 城市公共空间的层级化配置
        3.2.1 由上至下的等级划分
        3.2.2 由下至上的细胞生成
    3.3 城市公共空间的网络化构建
        3.3.1 独立地块的廊道化连接
        3.3.2 街道空间的网络状统合
4 街区层面的设计方法:局部空间构架的完善
    4.1 “化整为零”的建构策略
        4.1.1 地块细分下的独立空间生成
        4.1.2 肌理延续后的琐碎空间利用
    4.2 “化零为整”的建构策略
        4.2.1 封闭路段形成合并街区
        4.2.2 渠化交叉整合空间形态
    4.3 街道空间的生活化设计
        4.3.1 界面连续的街道空间
        4.3.2 街道共享与慢行设计
    4.4 街道空间的立体化设计
        4.4.1 向空中拓展
        4.4.2 向地下拓展
5 建筑层面的设计方法:具体空间的营造
    5.1 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围合
        5.1.1 “中断街墙”形成公共空间
        5.1.2 “围而不合”形成庭院空间
    5.2 公共空间的立体化拓展
        5.2.1 底层架空
        5.2.2 露台开放
    5.3 建筑与公共空间的耦合
        5.3.1 外部与内部的界限模糊
        5.3.2 垂直与水平的界限模糊
6 街区制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总结、建设阻力与实施对策
    6.1 设计方法总结与推演
    6.2 建设阻力
        6.2.1 传统街区模式的思维定式
        6.2.2 当前规划体系与规范限制
        6.2.3 当前开发与管理模式制约
    6.3 实施对策
        6.3.1 规范街区模式,夯实城市肌理
        6.3.2 调整规划体系,注重城市设计
        6.3.3 转变经营模式,提供开发奖励
        6.3.4 强化公众参与,完善评价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347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347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c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