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GIL综合管廊环间接头螺栓选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4 19:32
针对盾构隧道环间接头的选型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首先建立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明确环间内力的分布特征,进而以此为依托设计了接头螺栓选型试验,采用足尺试验的方式对环间接头的破坏形式及承载极限进行研究,最终给出适用于本工程的螺栓型号。本文所得结论:纵向荷载激励下,隧道环间存在环间轴力,水平弯矩My及竖向弯矩Mz;且环间轴力远大于环间弯矩,说明隧道在纵向荷载激励下以纵向受拉为主。接头的破坏始于管片开裂,此时螺栓极限应力为672.2 MPa,超过8.8级机械强度螺栓屈服强度(640 MPa),小于10.9级机械强度螺栓屈服强度(900 MPa)。因此,本工程中有必要采用10.9级机械强度的M40螺栓。
【文章来源】:电力勘测设计. 2020,(10)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苏通GIL管廊工程线隧道总平面布置图
选取盾构隧道穿越软硬不均地层处进行区段建模,分析盾构隧道环间内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模型尺寸为:600m(长)×110m(宽)×80m (高),见图2。土体选用弹性本构,从地表至基底,地层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依照场地安评报告,100年超越概率2%的地震动峰值为0.2g。相关研究表明[15],当盾构隧道承受纵向激励时,隧道纵向内力较大,故在有限元模型底部,沿隧道纵向输入地震动,见图3,研究地层变化处盾构隧道内力极值。其中,地层采用Rayleigh阻尼,动力边界采用自由场边界。2.3 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盾构近距下穿既有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参数控制[J]. 马文辉,彭华,杨成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01)
[2]盾构近接下穿群桩基础施工影响分区研究[J]. 王闯,彭祖昭,苟超,封坤,吴文彪,林辉. 土木工程学报. 2017(S2)
[3]大型水下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 陈卫忠,李长俊,曾灿军,杨建平,刘金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1)
[4]砂土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性研究[J]. 王俊,何川,王闯,陈子全,唐锐.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1)
[5]非均匀地层盾构隧道纵向抗震分析[J]. 王维,何川,耿萍,张景,何悦. 现代隧道技术. 2016(06)
[6]高轴压作用下盾构隧道复杂接缝面管片接头抗弯试验[J]. 封坤,何川,肖明清. 土木工程学报. 2016(08)
[7]盾构推进引起地表变形及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析[J]. 梁荣柱,夏唐代,林存刚,俞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03)
[8]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动力响应特性分析[J]. 耿萍,吴川,唐金良,李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07)
[9]浅埋偏压洞口段隧道地震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 李林,何川,耿萍,曹东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12)
[10]盾构法隧道纵向非线性地震响应特性研究[J]. 蒋建群,卢慈荣,沈林冲. 水力发电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3476321
【文章来源】:电力勘测设计. 2020,(10)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苏通GIL管廊工程线隧道总平面布置图
选取盾构隧道穿越软硬不均地层处进行区段建模,分析盾构隧道环间内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模型尺寸为:600m(长)×110m(宽)×80m (高),见图2。土体选用弹性本构,从地表至基底,地层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依照场地安评报告,100年超越概率2%的地震动峰值为0.2g。相关研究表明[15],当盾构隧道承受纵向激励时,隧道纵向内力较大,故在有限元模型底部,沿隧道纵向输入地震动,见图3,研究地层变化处盾构隧道内力极值。其中,地层采用Rayleigh阻尼,动力边界采用自由场边界。2.3 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盾构近距下穿既有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参数控制[J]. 马文辉,彭华,杨成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01)
[2]盾构近接下穿群桩基础施工影响分区研究[J]. 王闯,彭祖昭,苟超,封坤,吴文彪,林辉. 土木工程学报. 2017(S2)
[3]大型水下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 陈卫忠,李长俊,曾灿军,杨建平,刘金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1)
[4]砂土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性研究[J]. 王俊,何川,王闯,陈子全,唐锐. 岩土工程学报. 2018(01)
[5]非均匀地层盾构隧道纵向抗震分析[J]. 王维,何川,耿萍,张景,何悦. 现代隧道技术. 2016(06)
[6]高轴压作用下盾构隧道复杂接缝面管片接头抗弯试验[J]. 封坤,何川,肖明清. 土木工程学报. 2016(08)
[7]盾构推进引起地表变形及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分析[J]. 梁荣柱,夏唐代,林存刚,俞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03)
[8]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动力响应特性分析[J]. 耿萍,吴川,唐金良,李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07)
[9]浅埋偏压洞口段隧道地震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 李林,何川,耿萍,曹东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12)
[10]盾构法隧道纵向非线性地震响应特性研究[J]. 蒋建群,卢慈荣,沈林冲. 水力发电学报. 2005(02)
本文编号:3476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47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