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江南传统聚落人居湿地系统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03:05
  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湿地中蕴涵着巨大的价值,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无论何时,湿地在乡村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居民的生活载体,尤其在江南传统聚落中,人与湿地相融相生。在当下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背景下,使得宝贵的湿地资源消失退化,城乡频现内涝,新农村或城乡建设和施工过程中直接将鱼塘、滩涂填土改造,最终区块湿地系统呈现碎片化。然而在江南传统聚落,人与湿地互动和谐,湿地至今依旧生机勃勃,其中蕴藏着大量的人居与湿地生态处理经验与系统构建方法值得当下学习。本文以“功能湿地”理论为基础,以景观生态学方法、系统学理论为指导,对江苏的同里、周庄古镇;浙江的西塘、南浔古镇;安徽的宏村、西递、呈坎、灵山、南屏古村这9个江南传统聚落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调研总结与分析,探讨古人如何利用湿地的物理特性、生态效应与内涵价值来进行聚落湿地系统构建的,如何营建与湿地系统相适应的舒适、可持续的“湿地—人居”。追根溯源,利用先进科学理论解读传统的经验,进一步充实功能湿地理论,最终与当下先进技术相融合,为新农村与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更系统科学的借鉴。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以相关功能湿地理论知识为基础,选取江南地区典型的聚落湿地系统...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江南传统聚落人居湿地系统建构研究


江南地区范围示意与调研样本分布图

宏村,卫星图,实景,聚落


表 2.3 湿地与聚落位置关系2.3.3 调研样本聚落内湿地网络特征分析(1)宏村概况宏村位于皖南即黄山西南麓,占地四百余亩,属于江南丘陵地区,整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约四米高差。始建于南宋时期,聚落内部水系保留完好,沿用至今,水圳清澈、南湖鱼虾成群、生机勃勃(图 2.2)。宏村背倚黄山余脉羊岭山与雷岗山,为满足生产生活、排水、防火的功用,湿地系统结构以仿生学为基础,通过竭坝引聚落西侧吉水河入村,聚落内部再以牛形的人工湿地结构进行营造,其中以曲折有致的水圳线型廊道系统引水进入各个建筑居住组团,流经全村,最终汇于南湖并入水树林。空间形态 含 义 聚落名称包围型 河流与聚落分离,成环绕状 宏村、灵山、呈坎穿越型 河流穿越整个聚落 西递、查济、南浔网络型 水道相互交织成网状,水系把村落割成若干组团 同里、周庄、西塘

卫星图,实景,聚落,水西


(2)西递村概况西递村位于皖南即安徽黟县,始建于明清(图 2.3),属于江南地区丘陵地带,占地约三百余亩。整个聚落坐落之处呈现东西向的狭长形地貌形态(东西约七百米,南北约300 米),东北低、西南高,呈现“东水西递”之态。西递村依山傍水,聚落共有三条溪水穿村而过,东水西流。其中主水系为中间穿村而过的社屋溪,与南侧下边溪相距较近,并汇聚于聚落南端会源桥。北端的上边溪依傍在聚落一侧。三条河流最终并入聚落下游水口处明经湖。被社屋溪划分的北部区域,其间配以水圳引入流水。聚落四面郁郁葱葱,环境怡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宏村为例谈风水对古村落选址建造的影响[J]. 陈芳冰,曹伦.  四川建筑. 2015(05)
[2]生态学角度背景下城市滨水区水系绿道设计策略[J]. 罗骁,高素萍.  现代园艺. 2015(14)
[3]建筑环境中水的低技术生态应用与发展[J]. 徐蔚,吴昉.  科技资讯. 2015(21)
[4]“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 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  城市规划. 2015(06)
[5]京西山地古村落水适应性环境营造生态智慧研究[J]. 李倞,商洪池,徐析.  建筑与文化. 2014(12)
[6]秦巴山地传统聚落空间特点及人居环境研究——以宁强青木川为例[J]. 李根.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03)
[7]历史文化名村风水格局研究与保护策略初探——以大阳泉历史文化名村为例[J]. 王力恒.  小城镇建设. 2014(05)
[8]生态型景观—人工湿地在水敏型城市中的应用——墨尔本皇家公园人工湿地与雨水收集回用系统[J]. 彼得·布林,盖里·沃尔,邹珊.  中国园林. 2014(04)
[9]在地行走——基于功能湿地理念的校园规划[J]. 刘塨,郑志.  新建筑. 2014(01)
[10]基于功能湿地的生态社区水环境建设[J]. 黄雪源.  福建建筑. 2014(01)

博士论文
[1]中国传统聚落水环境的生态营造研究[D]. 孙贝.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明清西安城市水系与人居环境营建研究[D]. 吴左宾.华南理工大学 2013
[3]基于气候条件的江南传统民居应变研究[D]. 王建华.浙江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浙江新叶古村落水空间研究[D]. 赵丽娜.北方工业大学 2016
[2]基于防洪排涝的珠三角传统村落水系空间形态研究[D]. 杨东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3]南昌居住区湿地与居民行为互动研究[D]. 龚思捷.华侨大学 2015
[4]霞村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的有机防灾策略研究[D]. 肖达斯.华侨大学 2015
[5]江南水乡地区传统民居中的水生态设计及运用[D]. 马建辉.东南大学 2015
[6]大德客家古村落空间营造对水体环境的适应性研究[D]. 张岚.华侨大学 2014
[7]校园人工湿地景观功能复合性研究[D]. 刘文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8]南昌新城居住区功能湿地系统规划研究[D]. 冯扬.华侨大学 2014
[9]武汉新城居住区功能湿地与城市湿地结合规划研究[D]. 余倩.华侨大学 2014
[10]城市居住小区湿地布局研究[D]. 周可.华侨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75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575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5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