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荷及迟滞雨水径流的绿色屋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4 17:37
具有雨水迟滞功能的绿色屋顶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是由于屋顶设计与建造技术落后等相关原因,尚不具备实现普及应用的条件。荷载加重导致建造成本增加,既有建筑屋顶结构载荷受限等一系列问题是迟滞雨水径流的建筑屋顶技术普及应用的主要原因,而这些问题都与荷载相关,减轻迟滞雨水径流的建筑屋顶的荷载就成为解决绿色屋顶技术普及应用的关键。从建筑学出发,本文从屋顶构造与形式等建筑设计要素分析既有可迟滞雨水径流的建筑屋顶,对可迟滞雨水径流的建筑屋顶设计类型进行理论归纳。可迟滞雨水径流的绿色屋顶类型主要为渗透型与调蓄型两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各类屋顶的构造模式与迟滞雨水效果,得出渗透型绿色屋顶可高效迟滞雨水径流且有效减少屋顶的总径流量,但是整个系统重量较大,对屋顶承载要求较高;调蓄型屋顶系统自重较轻,迟滞瞬时雨水径流的效果良好,但是不能减少屋顶的总径流量。故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新型轻质绿色屋顶方案设想,即结合渗透、调蓄技术的基于减荷的迟滞雨水径流的绿色屋顶。根据减轻荷载与加强迟滞雨水径流功能的目的,并且分析既有相关试验装置,本文设计出5个绿色屋顶装置,并在不同降雨强度下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验证了...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1年6月,武汉洪涝灾害
图 1-1 2011 年 6 月,武汉洪涝灾害(图片来源网络:www.mafengwo.cn/i/704535.html)无独有偶,北方缺水地区近年来也开始频频发生洪涝灾害。北京在 2012 年 7月 21 日至 22 日遭受强降雨(图 1-2),降雨受灾面积达到 16000 平方公里,成灾面积 14000 平方公里,全市受灾人口 190 万人,其中房山区 80 万人,死亡 79 人2。
科 技 学 硕 学 位 论展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实践。其中,德国北莱茵威斯筑的侧部开挖了一个湖泊,既作为雨水蓄水池,又进行海绵化建设外,建筑师通过对建筑的优化设计库特设计的麦格尼住宅,通过改变建筑屋面结构将水的屋面沟渠,同时,弯曲的屋面也可以一定程度城市建设中,建筑的优化设计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日本的许多城市还通过修建由屋顶和地面渗水池组见图 1-3),用于雨水收集和二次回用,既实现雨。
本文编号:3588925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1年6月,武汉洪涝灾害
图 1-1 2011 年 6 月,武汉洪涝灾害(图片来源网络:www.mafengwo.cn/i/704535.html)无独有偶,北方缺水地区近年来也开始频频发生洪涝灾害。北京在 2012 年 7月 21 日至 22 日遭受强降雨(图 1-2),降雨受灾面积达到 16000 平方公里,成灾面积 14000 平方公里,全市受灾人口 190 万人,其中房山区 80 万人,死亡 79 人2。
科 技 学 硕 学 位 论展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实践。其中,德国北莱茵威斯筑的侧部开挖了一个湖泊,既作为雨水蓄水池,又进行海绵化建设外,建筑师通过对建筑的优化设计库特设计的麦格尼住宅,通过改变建筑屋面结构将水的屋面沟渠,同时,弯曲的屋面也可以一定程度城市建设中,建筑的优化设计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日本的许多城市还通过修建由屋顶和地面渗水池组见图 1-3),用于雨水收集和二次回用,既实现雨。
本文编号:3588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588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