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复兴的传统乡村建筑更新实践方法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2-07-11 18:05
随着中国高速的城镇化发展进程,种种社会、人居环境以及经济等问题接踵而来,其中,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对乡村保护、乡村旅游开发、乡村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今,乡村观光作为新的旅行方式已成为事实,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正在通过乡村建设得以协调与弥补,城市入乡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近些年来政府也正在加大对于乡村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村镇获得政府在经济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建筑作为物质文化最核心的载体,不仅体现了地方的人文历史,更是直观、淳朴地反应了乡村的生活文化和精神面貌。而乡村建筑也是最脆弱的一种物质形式,一旦建筑遭遇破坏,随之而来所赋予其中的文化也将消失殆尽,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并不是摒弃传统创造一个全新甚至陌生的乡村环境,而是追溯已经丢失的传统文化,还原一个应有的或更好的乡村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具...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相关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内理论与实践研究
1.3.2 国外理论与实践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乡村发展建设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2.1 乡村发展建设现状
2.1.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
2.1.2 乡村建筑建设现状
2.1.3 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2.2 乡村发展建设的影响因素
2.2.1 社会因素
2.2.2 自然因素
2.2.3 技术因素
2.2.4 文化因素
第三章 富民县南营村乡村特色及其文化变迁
3.1 南营村地域特色
3.1.1 环境特色
3.1.2 规划特色
3.1.3 建筑特色
3.1.4 资源特色
3.2 南营村建筑文化变迁
3.2.1 乡村建筑现状背景
3.2.2 乡村建筑演进历程
3.2.3 乡村建筑文化变迁机制
第四章 南营村文化复兴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1 相关概念
4.1.1 乡村文化
4.1.2 文化复兴
4.2 多文化的载体探析
4.2.1 传统空间形态
4.2.2 传统建筑形态
4.2.3 传统文化形式
4.3 乡村文化复兴的策略
4.3.1 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再加工
4.3.2 对现状建筑的文化溯源
4.4 不同建筑的现状立面改造实践方法
4.4.1 传统居住建筑改造
4.4.2 传统非居住建筑改造
4.4.3 非传统居住建筑改造
4.5 非传统空间的改造实践方法
4.5.1 庭院空间的改造
4.5.2 建筑空间的改造
4.5.3 乡村空间的改造
第五章 富民县南营村文化复兴的规划建筑设计实践
5.1 项目实践前提
5.1.1 项目背景
5.1.2 自然资源
5.1.3 文化资源
5.2 项目实践理念
5.3 总体规划设计
5.3.1 乡村总体更新
5.3.2 重点片区更新
5.4 建筑更新设计
5.4.1 单体改造策略
5.4.2 新建建筑实践
5.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传统村镇特色保护与活化利用[J]. 杨大禹. 中国名城. 2016(09)
[2]“乡建是一种‘转移’?”圆桌论坛纪要[J]. 张凤婕. 新建筑. 2016(04)
[3]多样性世界中的文化自由——论新乡土建造范式[J]. 潘曦. 新建筑. 2016(02)
[4]乡村人居环境“活化”实践——以浙江安吉景坞村为例[J]. 王竹,钱振澜,贺勇,王静. 建筑学报. 2015(09)
[5]桦墅乡村计划:都市近郊乡村活化实验[J]. 周凌. 建筑学报. 2015(09)
[6]乡村建筑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 张群,成辉,梁锐,刘加平. 新建筑. 2015(01)
[7]村庄规划的地域性表达——以新疆鄯善县辟展乡大东湖村规划为例[J]. 张琳,许砚梅. 城市建筑. 2014(02)
[8]逆城市化背景下的系统乡建——河南信阳郝堂村建设实践[J]. 王磊,孙君,李昌平. 建筑学报. 2013(12)
[9]裸心·谷[J]. 陈佳希. 建筑学报. 2013(05)
[10]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探析[J]. 黄杉,武前波,潘聪林. 华中建筑. 2013(05)
博士论文
[1]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王继庆.东北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开放建筑理论在浙南乡村建设中的应用[D]. 胡徐辉.浙江大学 2015
[2]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 安卫.南京农业大学 2014
[3]“美丽乡村”建设下的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游洁敏.浙江农林大学 2013
[4]基于SWOT分析的东平县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 黄竞男.山东农业大学 2013
[5]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研究[D]. 王文超.浙江大学 2013
[6]云南农村土地利用与乡村旅游联动研究[D]. 孙源.云南财经大学 2012
[7]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王坦.重庆大学 2009
[8]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探析[D]. 闫官英.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庭院:建筑与景观的交互[D]. 于志远.同济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8631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相关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内理论与实践研究
1.3.2 国外理论与实践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乡村发展建设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2.1 乡村发展建设现状
2.1.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
2.1.2 乡村建筑建设现状
2.1.3 乡村文化建设现状
2.2 乡村发展建设的影响因素
2.2.1 社会因素
2.2.2 自然因素
2.2.3 技术因素
2.2.4 文化因素
第三章 富民县南营村乡村特色及其文化变迁
3.1 南营村地域特色
3.1.1 环境特色
3.1.2 规划特色
3.1.3 建筑特色
3.1.4 资源特色
3.2 南营村建筑文化变迁
3.2.1 乡村建筑现状背景
3.2.2 乡村建筑演进历程
3.2.3 乡村建筑文化变迁机制
第四章 南营村文化复兴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4.1 相关概念
4.1.1 乡村文化
4.1.2 文化复兴
4.2 多文化的载体探析
4.2.1 传统空间形态
4.2.2 传统建筑形态
4.2.3 传统文化形式
4.3 乡村文化复兴的策略
4.3.1 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再加工
4.3.2 对现状建筑的文化溯源
4.4 不同建筑的现状立面改造实践方法
4.4.1 传统居住建筑改造
4.4.2 传统非居住建筑改造
4.4.3 非传统居住建筑改造
4.5 非传统空间的改造实践方法
4.5.1 庭院空间的改造
4.5.2 建筑空间的改造
4.5.3 乡村空间的改造
第五章 富民县南营村文化复兴的规划建筑设计实践
5.1 项目实践前提
5.1.1 项目背景
5.1.2 自然资源
5.1.3 文化资源
5.2 项目实践理念
5.3 总体规划设计
5.3.1 乡村总体更新
5.3.2 重点片区更新
5.4 建筑更新设计
5.4.1 单体改造策略
5.4.2 新建建筑实践
5.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传统村镇特色保护与活化利用[J]. 杨大禹. 中国名城. 2016(09)
[2]“乡建是一种‘转移’?”圆桌论坛纪要[J]. 张凤婕. 新建筑. 2016(04)
[3]多样性世界中的文化自由——论新乡土建造范式[J]. 潘曦. 新建筑. 2016(02)
[4]乡村人居环境“活化”实践——以浙江安吉景坞村为例[J]. 王竹,钱振澜,贺勇,王静. 建筑学报. 2015(09)
[5]桦墅乡村计划:都市近郊乡村活化实验[J]. 周凌. 建筑学报. 2015(09)
[6]乡村建筑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 张群,成辉,梁锐,刘加平. 新建筑. 2015(01)
[7]村庄规划的地域性表达——以新疆鄯善县辟展乡大东湖村规划为例[J]. 张琳,许砚梅. 城市建筑. 2014(02)
[8]逆城市化背景下的系统乡建——河南信阳郝堂村建设实践[J]. 王磊,孙君,李昌平. 建筑学报. 2013(12)
[9]裸心·谷[J]. 陈佳希. 建筑学报. 2013(05)
[10]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探析[J]. 黄杉,武前波,潘聪林. 华中建筑. 2013(05)
博士论文
[1]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王继庆.东北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开放建筑理论在浙南乡村建设中的应用[D]. 胡徐辉.浙江大学 2015
[2]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 安卫.南京农业大学 2014
[3]“美丽乡村”建设下的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游洁敏.浙江农林大学 2013
[4]基于SWOT分析的东平县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 黄竞男.山东农业大学 2013
[5]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研究[D]. 王文超.浙江大学 2013
[6]云南农村土地利用与乡村旅游联动研究[D]. 孙源.云南财经大学 2012
[7]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王坦.重庆大学 2009
[8]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探析[D]. 闫官英.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庭院:建筑与景观的交互[D]. 于志远.同济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8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65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