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6 19:43
我国县级城市数量众多,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县城人居环境建设各具特色,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异性也日益明显。长期以来,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引起了生态环境破坏、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质量低下、历史文化消逝等各种问题,制约了人居环境的发展。随着中央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中提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将是未来城市工作的重点。为了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县城宜居水平,首先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构建以居民满意度为主的县城人居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并结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问卷设计,对忻州市十个县城展开人居环境调查。其次,对县城人居环境进行了现状分析,采用对比研究、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剖析人居环境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和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现状问题及人居环境特征提出忻州市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忻州市县级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较好,居民对县城人居环境水平认同度较高,宜居型县城在各个方面普遍好于较宜居型、一般宜居型县城,同时都存在历史文化保护不足、生态环境破坏、新区旧城发展失衡、服务设施缺乏等共性问题。县城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重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人居环境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宜居城市理论
2.1.3 .生态城市理论
2.2 .人居环境实践案例
2.2.1 .浙江省安吉县
2.2.2 .河南省栾川县
2.2.3 .经验借鉴与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县城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3.1 .县城人居环境特征
3.2 .评价方法
3.2.1 .城市整体客观评价
3.2.2 .居民满意度主观评价
3.2.3 .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3.3 .县城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3.3.1 .构建原则
3.3.2 .评价内容
3.3.3 .指标体系构建
3.4 .研究设计
3.4.1 .问卷设计
3.4.2 .分析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忻州市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及分析
4.1 .忻州市县级城市发展现状
4.1.1 .忻州市发展概况
4.1.2 .县城经济社会发展
4.1.3 .县城自然环境
4.1.4 .县城历史文化
4.2 .忻州市县级城市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4.2.1 .历史文化保护不足,城市风貌特色缺失
4.2.2 .山水条件优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4.2.3 .城市建设无序,新区旧城发展失衡
4.2.4 .公共设施配套不足,便民服务设施缺乏
4.2.5 .创卫工作成效显著,大型公园绿地建设较好
4.3 .人居环境评价及分析
4.3.1 .总体评价
4.3.2 .结果分析
4.3.3 .对比分析
4.3.4 .主要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4.4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4.1 .居住环境
4.4.2 .生态环境
4.4.3 .基础设施
4.4.4 .公共安全
4.4.5 .社会和谐
4.4.6 .经济发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忻州市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5.1 .规划原则
5.1.1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5.1.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5.1.3 .生态优先,尊重自然
5.1.4 .突出地域,彰显特色
5.1.5 .以人为本,人文设计
5.2 .规划策略
5.2.1 .山水融城:修复山水环境,整治景观风貌
5.2.2 .设施提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5.2.3 .古韵再现:复兴传统文化,打造特色空间
5.2.4 .品质提升:打造休闲绿带,推动公共空间建设
5.2.5 .新旧协同:加快旧城改造,新区集约发展
5.3 .措施及建议
5.3.1 .集中治理生态环境
5.3.2 .改善居住环境质量
5.3.3 .建设文化休闲空间
5.3.4 .鼓励公众参与
5.4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本文编号:3750776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人居环境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宜居城市理论
2.1.3 .生态城市理论
2.2 .人居环境实践案例
2.2.1 .浙江省安吉县
2.2.2 .河南省栾川县
2.2.3 .经验借鉴与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县城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3.1 .县城人居环境特征
3.2 .评价方法
3.2.1 .城市整体客观评价
3.2.2 .居民满意度主观评价
3.2.3 .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3.3 .县城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3.3.1 .构建原则
3.3.2 .评价内容
3.3.3 .指标体系构建
3.4 .研究设计
3.4.1 .问卷设计
3.4.2 .分析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忻州市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及分析
4.1 .忻州市县级城市发展现状
4.1.1 .忻州市发展概况
4.1.2 .县城经济社会发展
4.1.3 .县城自然环境
4.1.4 .县城历史文化
4.2 .忻州市县级城市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4.2.1 .历史文化保护不足,城市风貌特色缺失
4.2.2 .山水条件优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4.2.3 .城市建设无序,新区旧城发展失衡
4.2.4 .公共设施配套不足,便民服务设施缺乏
4.2.5 .创卫工作成效显著,大型公园绿地建设较好
4.3 .人居环境评价及分析
4.3.1 .总体评价
4.3.2 .结果分析
4.3.3 .对比分析
4.3.4 .主要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
4.4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4.1 .居住环境
4.4.2 .生态环境
4.4.3 .基础设施
4.4.4 .公共安全
4.4.5 .社会和谐
4.4.6 .经济发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忻州市县级城市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5.1 .规划原则
5.1.1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5.1.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5.1.3 .生态优先,尊重自然
5.1.4 .突出地域,彰显特色
5.1.5 .以人为本,人文设计
5.2 .规划策略
5.2.1 .山水融城:修复山水环境,整治景观风貌
5.2.2 .设施提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5.2.3 .古韵再现:复兴传统文化,打造特色空间
5.2.4 .品质提升:打造休闲绿带,推动公共空间建设
5.2.5 .新旧协同:加快旧城改造,新区集约发展
5.3 .措施及建议
5.3.1 .集中治理生态环境
5.3.2 .改善居住环境质量
5.3.3 .建设文化休闲空间
5.3.4 .鼓励公众参与
5.4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本文编号:3750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75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