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准噶尔盆地西部沙湾组湖进三角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07:19

  本文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部沙湾组湖进三角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湖进三角洲 速度分析 波形分析 砂体识别 上倾尖灭岩性圈闭


【摘要】:车排子凸起春光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整体为北西—南东向、北薄南厚的典型楔形沉积体,是具有长期继承性特点的凸起。该区块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胜利油田于2005年在红车断裂带以西车排子区块排2井钻遇新近系沙湾组轻质油层,从而揭开了新近系轻质油勘探序幕。该区块早期油气勘探以“亮点”模式为主,其中春2、春8、排22等井钻遇沙一段油层,也有春3、春4、春5、春7等井的落空,其中春2井为不具“亮点”显示的油藏,其含油层位系属于沙湾组的湖进时期沉积的辫状河三角洲,储集层物性较好,岩性为含砾砂岩,并且其成岩作用低,具有高孔高渗的特点。前人研究表明,油气勘探中钻遇湖进三角洲储层的次数较少,因而关于湖进三角洲的研究程度较低。春2井油层位于沙一段第二砂层组,该井区域砂体分布特征及其湖进三角洲砂体形成岩性圈闭的成因机理并不明确,为了扩大该区块勘探,针对其沉积体系及油气地质条件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车排子凸起沙湾组一段第二砂层组(N1s1-2)为研究对象,基于层序地层学及相关理论,结合钻井、测井、录井及地震资料建立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湖进、湖退体系域,同时结合速度分析、波形分析建立湖进三角洲砂体的地震响应,并对该时期沉积的砂体进行识别,得到骨架砂体平面分布图。在沉积古地貌及地震相—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湖进期沉积的辫状河三角洲范围,并通过对储集层、盖层及遮挡条件的分析,明确湖进三角洲砂体岩性圈闭的成因机理。通过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采用湖进—湖退(T-R)模式,将沙湾组划分为沙一段、沙二段和沙三段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内部都包含有一套湖进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中间以最大湖泛面分隔开。2)速度分析表明沙一段砂岩以I类砂岩为主,含有少量II类砂岩,通过合成记录进行波形分析,由于该砂层组厚度小于1/4波长,该砂层组在地震剖面呈右下倾斜对称波形,针对该砂层组沉积的部分II类砂岩则必须结合“地震相—沉积相”加以分析识别。3)利用波形分析对该区块砂体进行识别,可得到骨架砂体平面分布图,并结合沉积古地貌分析得出骨架砂体在北部缓坡主要呈朵叶状,在南部斜坡呈条带状分布,而在南部凹陷中心呈扇骨状发散条带。4)对该区块进行典型地震相分析,共识别出强振幅短轴状反射、中-强振幅较连续反射、弱振幅近空白反射、中-强振幅不连续反射、强振幅丘状反射五种典型地震相,根据“地震相—沉积相”及该区块沉积古地貌综合分析,该砂层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辫状河三角洲、斜坡扇及盆地扇扇群,因而该砂层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水下扇沉积体系。5)确定出湖进三角洲沉积范围之后,综合分析春2井区域形成岩性圈闭的机理。该井含油层系顶部砂体沉积河口坝砂体,该砂体为含砾砂岩,分选性好,孔隙度高,河口坝砂体西侧为下切河道,之后被湖泛时期沉积的泥质所充填,加之内湖棚地形平缓,第三砂层组沉积砂体远离第二砂层组砂体堆砌,并且其横向上被渗透性较差的泥质包裹,该砂体能够侧向尖灭,因而形成上倾尖灭岩性圈闭。
【关键词】:湖进三角洲 速度分析 波形分析 砂体识别 上倾尖灭岩性圈闭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1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17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11-12
  • 1.2.2 岩性圈闭研究现状12-14
  • 1.2.3 海进/湖进三角洲砂体研究现状14-16
  • 1.2.4 研究区块研究现状16-17
  • 1.2.5 存在问题17
  • 1.3 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3.1 砂泥岩速度分析17
  • 1.3.2 层序地层格架分析17
  • 1.3.3 岩性圈闭分析17-18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8-19
  • 1.5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19
  • 1.6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19-21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21-31
  •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22-25
  • 2.1.1 弧—陆碰撞阶段(晚泥盆世—早石炭世)23
  • 2.1.2 裂谷盆地阶段(晚石炭世—早二叠世)23
  • 2.1.3 前陆盆地发育阶段(中晚二叠世)23
  • 2.1.4 复合类前陆盆地阶段(三叠纪—白垩纪)23-24
  • 2.1.5 类前陆盆地阶段(古近纪—第四纪)24-25
  • 2.2 研究区构造演化25-27
  • 2.2.1 强烈隆升阶段25
  • 2.2.2 缓慢沉降阶段25-26
  • 2.2.3 快速沉降阶段26-27
  • 2.3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27-31
  • 2.3.1 古生界27
  • 2.3.2 中生界27-28
  • 2.3.3 新生界28-31
  • 第3章 层序地层格架研究31-55
  • 3.1 层序地层学原理31-33
  • 3.1.1 层序地层学相关理论31-32
  • 3.1.2 海进—海退(T-R)沉积模式32-33
  • 3.2 井震约束对比分析33-49
  • 3.2.1 合成记录制作及标定层位33-40
  • 3.2.2 层序划分原则40
  • 3.2.3 层序界面识别40-41
  • 3.2.4 单井层序划分41-49
  • 3.3 层序地层格架分析49-55
  • 3.3.1 沙一段层序地层格架49-53
  • 3.3.2 沙一段层序地层模式53-55
  • 第4章 沙湾组砂体识别及沙一段第二砂层组平面展布55-69
  • 4.1 砂体识别原理55-59
  • 4.1.1 砂泥岩速度分析原理55-56
  • 4.1.2 沙一段砂泥岩速度分析56-59
  • 4.2 波形分析59-61
  • 4.2.1 波形类型分析59-60
  • 4.2.2 波形与厚度的关系分析60-61
  • 4.3 二维地震正演模拟分析61-66
  • 4.3.1 地震反射振幅与含油砂体之间的关系61-62
  • 4.3.2 地震反射振幅与砂体含不同流体之间的关系62-64
  • 4.3.3 多层正演模拟64-66
  • 4.4 沙一段第二砂层组砂体识别66-68
  • 4.5 砂体扫描解释及平面展布68-69
  • 第5章 沉积体系69-78
  • 5.1 物源分析69-71
  • 5.2 古地貌分析71-72
  • 5.3 沉积相分析72-77
  • 5.4 沉积体系模式分析77-78
  • 第6章 湖进三角洲岩性圈闭分析78-88
  • 6.1 圈闭概述78-79
  • 6.1.1 圈闭分类78-79
  • 6.1.2 研究区块圈闭概述79
  • 6.2 湖进三角洲岩性圈闭分析79-88
  • 6.2.1 湖进三角洲圈闭模式79-80
  • 6.2.2 湖进三角洲砂体岩性圈闭识别方法80-81
  • 6.2.3 湖进三角洲砂体岩性圈闭分析81-88
  • 结论88-89
  • 致谢89-90
  • 参考文献90-9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沉积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年04期

2 邵雨;汪仁富;张越迁;汪新;李震华;梁瀚;;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走滑构造与油气勘探[J];石油学报;2011年06期

3 杨少春;孟祥梅;陈宁宁;张世奇;向奎;;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沉积特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于群达;贾艳霞;李秋菊;赵平;安艳君;何坚;;准噶尔盆地西缘春光区块沙湾组沉积相及含油规律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05期

5 赵晓东;向奎;叶光辉;杨少春;张世奇;陈宁宁;;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J];科技导报;2010年12期

6 姚卓森;卢文姬;;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方法技术研究现状综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0年02期

7 仲伟军;邢成智;潘龙;党玉芳;;物探新技术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浅层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0年01期

8 张惠良;杨海军;寿建峰;张荣虎;耿忠霞;王波;;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沉积期次及油气勘探[J];石油学报;2009年06期

9 刘磊;;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滚动勘探开发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05期

10 王威;李臻;田敏;周锦程;李凝;;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方法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J];岩性油气藏;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1005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05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