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及抗震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及抗震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断层错动 埋地管道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抗震措施 监测 预警
【摘要】: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活动断层分布广泛,长距离埋地油气管道不可避免地穿越地震断裂带。坚固而有韧性的钢管道一般能承受住地震动的考验,却难以抵御断层作用和地面破坏所产生的较大的永久性地面位移。研究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线的力学响应行为和参数影响规律,对管道的抗震设计及安全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调研国内外穿越断层埋地管道反应研究方法及抗震措施,分析不同方法采用的力学模型,总结前人在理论解析法、数值模拟法和实验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归纳了穿越断层埋地管道抗震措施。(2)对断层发生机制及错动方式进行研究,确定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破坏模式为拉伸和屈曲失效,对引起管道失效的可能震害因素进行分析,建立管道的失效判断准则。(3)以走滑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为研究对象,考虑管道和土体的材料非线性、管道非线性几何变形及管土间接触非线性,建立管一土耦合作用下穿越断层埋地管道有限元模型,模拟管土间的分离、闭合及滑移状态。选用三折线简化模型作为管材本构方程,土体选用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管道的有效计算长度为60m,断层有效计算体积为60m×10m×8m。采用MITC4 shell单元和8节点实体单元分别离散管道和断层土体,并运用ADINA有限元软件进行模型求解。通过实例计算及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4)模拟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力学响应行为,分析管道的变形状况及潜在的失效位置。研究管道尺寸和材质、断层场地土条件、管道运行条件等方面对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依据参数影响规律,对管材、土体粘聚力、管道内压等因素无因次化,采用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理论,拟合出穿越走滑断层埋地管道应变简化计算公式。(5)建立基于流固耦合的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有限元模型,考虑管输介质影响。分析断层荷载和流体共同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反应行为,并对管输介质压力、流速、温度及密度等流体参数对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6)基于《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GB50407-2008)中采用2倍Newmark-Hall拉伸应变和土弹簧有限元方法进行管道抗震校核的不足,修正了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抗震设计方法,改进抗震设计流程,提出在役管道抗震改造措施。(7)设计穿越断层埋地管道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包括监测传感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子系统及预警子系统四部分。形成地震动加速度、断层位移、管道应变、管道泄漏等预警功能,为管道安全运行状态评估提供依据。
【关键词】:断层错动 埋地管道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抗震措施 监测 预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7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23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9
- 1.2.1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方法10-18
- 1.2.2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抗震方法及措施18-19
- 1.2.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19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9-22
- 1.3.1 研究内容19-20
- 1.3.2 技术路线20-22
- 1.4 研究成果22-23
- 第2章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破坏模式及失效准则研究23-33
- 2.1 地震震害模式23-24
- 2.2 断裂构造24-26
- 2.2.1 节理24
- 2.2.2 断层24-26
- 2.3 埋地管道破坏模式26-27
- 2.4 管道震害因素分析27-30
- 2.4.1 断层场地条件27-29
- 2.4.2 管道本体特性29-30
- 2.5 管道失效判据30-32
- 2.5.1 基于应力失效30-31
- 2.5.2 基于应变失效31-32
- 2.5.3 失效准则的选择32
- 2.6 本章小结32-33
- 第3章 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有限元分析33-77
- 3.1 数值模拟基础33-40
- 3.1.1 非线性有限元33-34
- 3.1.2 弹塑性有限元34-37
- 3.1.3 壳体理论37-40
- 3.2 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有限元模型建立40-46
- 3.2.1 管道壳模型40-42
- 3.2.2 断层实体模型42-44
- 3.2.3 管土接触模型44-45
- 3.2.4 模型边界处理45-46
- 3.3 模型求解及计算手段46-48
- 3.3.1 求解方法46-47
- 3.3.2 计算手段47-48
- 3.4 实例计算及分析48-57
- 3.5 参数影响规律研究57-71
- 3.5.1 管材57-58
- 3.5.2 管径与壁厚58-61
- 3.5.3 管道埋深61-63
- 3.5.4 场地土63-65
- 3.5.5 断层破碎带宽度65-66
- 3.5.6 断层类型66-69
- 3.5.7 断层与管道交角69-71
- 3.5.8 管道内压71
- 3.6 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道应变简化计算公式71-76
- 3.6.1 已公开文献最大应变简化计算公式71-73
- 3.6.2 穿越走滑断层埋地管道应变计算公式73-75
- 3.6.3 本文简化公式与其他方法对比75-76
- 3.7 本章小结76-77
- 第4章 基于流固耦合的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分析77-100
- 4.1 流固耦合方程77-80
- 4.1.1 流体控制方程77-78
- 4.1.2 固体控制方程78-79
- 4.1.3 流固耦合方程79-80
- 4.2 流体和管道耦合模型建立80-83
- 4.2.1 ADINA流固耦合分析81-82
- 4.2.2 结构模型建立82-83
- 4.2.3 流体模型建立83
- 4.3 实例计算及分析83-88
- 4.4 管输介质参数影响规律研究88-99
- 4.4.1 压力影响88-92
- 4.4.2 流速影响92-95
- 4.4.3 温度影响95-97
- 4.4.4 密度影响97-99
- 4.5 本章小结99-100
- 第5章 断层错动作用下埋地管线抗震方法及措施研究100-113
- 5.1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抗震设计方法100-103
- 5.1.1 埋地管道抗震设计流程100-102
- 5.1.2 抗震设计方法的改进102-103
- 5.2 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抗震措施103-106
- 5.2.1 常用抗震措施104-105
- 5.2.2 抗震改造措施105-106
- 5.3 穿越断层埋地管道监测预警系统设计106-112
- 5.3.1 监测传感子系统108-110
- 5.3.2 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110-111
- 5.3.3 数据处理与管理子系统111
- 5.3.4 预警子系统111-112
- 5.4 本章小结112-113
- 第6章 研究结论113-115
- 6.1 结论113-114
- 6.2 建议114-115
- 致谢115-116
- 参考文献116-12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1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渠天祥;沙灿文;陆昌厚;赵理中;;辛置煤矿小断层展布规律及分区预测[J];煤炭科学技术;1992年01期
2 周学年;罗伍;;李嘴孜矿小断层分布规律[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S1期
3 平贵东;付晓飞;胡才志;;多边断层研究现状[J];地学前缘;2010年04期
4 杨杰;陈新民;沈建;;断层断裂过程的数值模拟[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9期
5 李时毓;施树江;;对太原盆地活动性断层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1987年02期
6 李春虎;;杨庄矿中小型断层特征及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1988年06期
7 崔若飞,陈萍;模式识别技术在断层解释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4年03期
8 尤韦玉;;基于井震结合的喇北北块二区断层变化认识[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08期
9 何俊,刘明举;断层分布分形特征模拟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1期
10 付广,吕延防,马福建,付晓飞;断层垂向封闭性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学年;罗伍;;李嘴孜矿小断层分布规律[A];2010年度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一)·地质专业[C];2010年
2 陈端新;吴时国;孙启良;马玉波;;多边形断层为通道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沈海超;程远方;王京印;赵益忠;张建国;;断层扰动下地应力场三维有限元约束优化反演[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立宽;罗晓容;宋国奇;郝雪峰;邱桂强;宋成鹏;雷裕红;向立宏;刘克奇;解玉宝;;油气运移过程中断层启闭性的量化表征参数评价[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油气资源研究室[C];2014年
5 王晓丽;刘菁华;王祝文;;断层上方第四纪覆盖层中氡气迁移方式的计算机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宋照光;徐俊超;孔祥德;;利用断层蓄水构造在山区找水定井的探讨[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C];2007年
7 靳延斌;;浅谈西石门铁矿北区破碎断层对井下生产的影响[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地质测量卷)[C];2012年
8 张卫华;郭全仕;李上卿;;平南地区火成岩和断层分布再认识[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张立;李s叮呵空鸱⑸,
本文编号:1006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0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