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实验及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1:20

  本文关键词: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实验及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自转向酸 黏度 基质酸化 模拟


【摘要】: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Viscoelastic surfactant Self-diverting acid,简称VES自转向酸)因为具有增黏转向、对储层伤害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碳酸盐岩基质酸化作业中,用于解决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的布酸不均问题。但是目前关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转向酸的理论及模拟研究远远落后于现场应用,现场施工参数设计主要依赖经验,缺乏严密的理论指导。VES自转向酸液体系主要依靠黏度的变化实现转向,控制其黏度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为酸液的pH值、Ca2+浓度以及表活剂浓度。本文通过VES自转向酸变黏实验研究了黏度与pH值、Ca2+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变化关系,在碳酸盐岩蚓孔生长双重尺度连续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碳酸盐岩VES自转向酸蚓孔生长模型。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开展VES自转向酸增黏实验,分析了各主要因素对转向酸黏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考虑多重因素的VES自转向酸增黏模型。(2)在碳酸盐岩蚓孔扩展双重尺度连续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Ca2+与VES表活剂物质平衡方程,将其与VES自转向酸增黏模型耦合,建立了碳酸盐岩VES自转向酸蚓孔生长模型,并使用MATLAB对该模型进行编程计算。(3)通过模拟计算,对VES自转向酸酸化过程中的蚓孔发育、压力场分布、酸液浓度场分布、Ca2+浓度场等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鲜酸浓度、表活剂浓度、注入速率等参数对VES自转向酸转向能力的影响规律。重点研究了注酸速率对岩芯溶解形式、蚓孔发育形态以及分流能力的影响。构建了双层储层转向酸酸化模型,对比分析了HCl与VES自转向酸在高、低渗层的蚓孔发育形态以及进酸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VES自转向酸与HCI相比,布酸更加均匀,酸化效果更好。本文将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通过基础实验研究和模拟计算得到了一些规律与认识。研究成果对于VES自转向酸在油田现场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自转向酸 黏度 基质酸化 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5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7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8-15
  • 1.2.1 酸化常用转向技术8-10
  • 1.2.2 VES自转向酸研究现状10-13
  • 1.2.3 VES自转向酸模拟研究现状13-15
  • 1.3 本文研究内容15
  • 1.4 技术路线15-17
  • 第2章 VES自转向酸变黏行为研究17-33
  • 2.1 VES自转向酸增黏机理17-18
  • 2.2 VES自转向酸增黏实验研究18-25
  • 2.2.1 实验仪器及药品18-19
  • 2.2.2 实验方案19
  • 2.2.3 VES自转向酸本构方程的建立19-20
  • 2.2.4 Ca~(2+)、pH值、黏弹性表活剂对转向酸黏度的影响20-25
  • 2.3 并联岩芯VES自转向酸流动实验25-28
  • 2.4 VES自转向酸增黏函数模型28-31
  • 2.5 本章小结31-33
  • 第3章 VES自转向酸蚓孔扩展模型的建立33-44
  • 3.1 达西尺度模型33-36
  • 3.1.1 连续性方程33-34
  • 3.1.2 H~+、Ca~(2+)、VES表活剂对流扩散方程34-36
  • 3.1.3 孔隙度方程36
  • 3.2 孔隙尺度模型36-37
  • 3.3 VES自转向酸增黏模型37-38
  • 3.4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38-39
  • 3.4.1 初始条件38
  • 3.4.2 边界条件38-39
  • 3.5 数学模型的离散化处理39-42
  • 3.6 本章小结42-44
  • 第4章 线性流VES自转向酸酸化模拟44-57
  • 4.1 程序设计44-45
  • 4.2 VES自转向酸酸化过程分析45-49
  • 4.3 VES自转向酸溶解形式与压降变化49-51
  • 4.3.1 溶解形式49-51
  • 4.3.2 注入压差51
  • 4.4 HCl浓度、VES表活剂浓度对转向能力的影响51-53
  • 4.4.1 HCl浓度对转向能力的影响51-52
  • 4.4.2 表活剂浓度对转向能力的影响52-53
  • 4.5 最佳注酸速率优化53-56
  • 4.6 本章小结56-57
  • 第5章 径向流VES自转向酸酸化模拟57-68
  • 5.1 径向流VES自转向酸酸化模型的建立57-59
  • 5.2 径向流HCl、VES自转向酸酸化酸化对比59-62
  • 5.3 注入速率对VES自转向酸酸化的影响62-64
  • 5.4 VES自转向酸双层酸化模拟64-67
  • 5.5 本章小结67-68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68-70
  • 6.1 结论68
  • 6.2 建议68-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6
  • 攻读学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虎权;卫平生;潘建国;孙东;王宏斌;;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J];岩性油气藏;2010年02期

2 韩永刚;唐龙逊;熊驰愿;濮瑞;李平;陈述良;李永保;;化学-质量法碳酸盐岩定量分析技术及应用[J];录井工程;2011年04期

3 何金先;张晓丽;王兆夺;段毅;;铜仁地区陡山沱期盖帽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地质找矿论丛;2013年03期

4 李康中;华北碳酸盐岩油田采油工艺技术综述[J];石油钻采工艺;1980年01期

5 胡锦荣;;《碳酸盐岩成分定名尺》介绍[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0年05期

6 游静裕;;关于华北碳酸盐岩油田的钻井技术问题[J];石油钻采工艺;1980年06期

7 余素玉;第二讲 近代碳酸盐岩分类特点[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2年06期

8 柏松章;碳酸盐岩油田开发中的能量接替[J];石油钻采工艺;1982年01期

9 秦荣章;;碳酸盐岩油田堵水工艺——美国堵水工艺的几个问题[J];石油钻采工艺;1983年05期

10 沙比尔;邓舜勤;;关于含铀碳酸盐岩的加工方法研究[J];核原料;197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兵;王世杰;罗光杰;;碳酸盐岩成土作用及其上覆土层成因的讨论[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卢耀如;张凤娥;;硫酸盐岩与碳酸盐岩复合岩溶发育机理与工程效应研究[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3 冯东;陈多福;苏正;刘芊;;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微生物作用及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吕修祥;金之钧;;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规律[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5 刘宝明;金庆焕;夏斌;;南中国海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含油气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夏宗清;颜丙宏;;碳酸盐岩漏层受控压力堵漏工艺的研究与实践[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宏伟;张研;宋建勇;李劲松;贾志坤;;基于有限元法的碳酸盐岩强散射介质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黄捍东;罗群;林娟华;刘洪昌;万云强;;碳酸盐岩岩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以建南地区龙驹坝构造为例[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撼霆;吴时国;;东沙海区深水碳酸盐岩的发育与地震识别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佟宏鹏;陈多福;;日喀则弧前盆地冷泉碳酸盐岩的沉积组构及碳同位素特征——我国古代甲烷冷泉的发现[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秦丽娟 唐铭;科技“慧眼”洞悉碳酸盐岩[N];中国石油报;2012年

2 特约记者 高向东 付帅帅;成功破解碳酸盐岩“早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记者 李东 苏华;塔里木成功破解碳酸盐岩“肠梗阻”[N];中国石油报;2011年

4 吴莉;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原油产量逾千万吨[N];中国能源报;2014年

5 记者 李东 高向东;塔里木建成首个百万吨产能碳酸盐岩油田[N];中国石油报;2013年

6 通讯员 赵贝 陈利新;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攻坚战展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高照;跨越式突破从哪里来[N];中国石油报;2014年

8 记者 马永;碳酸盐岩物探技术走进塔里木[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魏艳;技术创新破解世界级难题[N];中国矿业报;2011年

10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裴新强;塔里木油田创先争优 党员攻坚成主力[N];中国石油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伶;滨里海盆地东缘复杂碳酸盐岩微裂缝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胡晓兰;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颗粒滩沉积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周刚;塔南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吴其林;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何德涛;古亚洲洋俯冲引起的壳—幔作用与沉积碳酸盐岩地幔再循环[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6 赵彦彦;皖南新元古界蓝田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周琦;黔东新元古代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锰矿的控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8 邓兴梁;塔里木盆地塔中油气田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何健;碳酸盐岩气藏损害描述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10 司马立强;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倩;裂缝性碳酸盐岩储气库注采渗流规律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黄晓峰;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惠州地区珠江组碳酸盐岩下段沉积微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鲁杰;高石梯震旦系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机理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黄涛;TL15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阮玉龙;硅酸盐矿物—微生物—有机肥料在岩溶山地土壤中的利用及其环境效应[D];贵州大学;2015年

6 张浩;藏南岗巴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的生物地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邹艳娥;广西碧水岩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过程的碳汇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吴燕芹;西藏日喀则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李英雷;宜宾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微相与生物演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10 李华;碳酸盐岩油气储层测井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22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22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8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