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杏北开发区薄差储层有效动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18 18:49

  本文关键词:杏北开发区薄差储层有效动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薄差储层 三次加密 油田开发 注采系统调整


【摘要】:大庆长垣地区杏北开发区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的主要对象已由中高渗透层转变为薄差储层,搞好薄差储层的开发调整已成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重点工作。目前薄差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孔渗特性、渗流机理及宏观开发技术界限不清晰,强化注采系统的方法不明确,需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为杏北开发区薄差储层的开发调整工作提供技术依据,为该类油层有效开发及动用提供技术支撑,确保杏北开发区产量平稳有效接替。本文针对特高含水期杏北开发区薄差储层存在的主要问题,计划通过开展薄差储层室内实验、薄差储层渗流理论及技术界限研究和现场试验,探索薄差储层强化注采系统方法,对特高含水期水驱挖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杏一~三区东部、杏六区东部中块现场试验区精细地质解剖,研究薄差储层沉积特征、储量分布;二是开展薄差储层室内实验研究,了解薄差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岩性特征:三是开展薄差储层渗流理论及技术界限研究,研究薄差储层渗流特征和渗流机理,确定薄差储层渗流方式;研究薄差储层油藏的技术界限,包括合理压力系统、采液指数等,并提出强化薄差储层注采系统的方法;四是开展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实施降低油水井数比、缩小薄差储层井距、完善单砂体注采关系、不同的注剂等强化薄差储层注采系统的措施,验证研究成果,研究薄差储层动态特征,并依据现场试验结果,完善薄差储层合理技术界限。
【关键词】:薄差储层 三次加密 油田开发 注采系统调整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1
  • 第一章 杏北试验区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11-13
  • 1.1 杏一~三区东部11-12
  • 1.2 杏六区东部9注16采12-13
  • 第二章 杏北开发区薄差储层地质特征认识13-21
  • 2.1 薄差储层油层发育特征13-14
  • 2.2 薄差储层沉积特征14-15
  • 2.2.1 纵向发育情况14-15
  • 2.2.2 平面发育情况15
  • 2.3 薄差储层可动流体及敏感性15-18
  • 2.4 储量分布研究18-21
  • 第三章 杏北开发区薄差储层微观孔渗特征认识21-55
  • 3.1 薄差储层地质特征认识21-28
  • 3.1.1 薄差储层油层发育特征21-22
  • 3.1.2 薄差储层沉积特征22-24
  • 3.1.3 薄差储层可动流体及敏感性24-26
  • 3.1.4 储量分布研究26-28
  • 3.2 薄差储层微观孔渗特征认识28-32
  • 3.2.1 孔隙结构特征28-31
  • 3.2.2 孔渗特征31-32
  • 3.3 薄差储层渗流特征及机理32-35
  • 3.3.1 相渗曲线呈“双高双低”特征32-33
  • 3.3.2 存在非达西渗流特征33-34
  • 3.3.3 流体在薄差储层中的渗流速度较慢34-35
  • 3.4 薄差储层开发技术界限35-40
  • 3.4.1 采液、吸水指数界限35-36
  • 3.4.2 注采井距界限36-40
  • 3.5 薄差储层剩余油分布状况40-42
  • 3.6 形成了薄差储层强化注采系统方法及配套调整技术42-50
  • 3.6.1 三次加密技术42-43
  • 3.6.2 注采系统调整技术43-45
  • 3.6.3 配套调整技术45-50
  • 3.7 开发效果评价50-55
  • 3.7.1 井网加密效果评价50-52
  • 3.7.2 注采系统调整效果评价52-55
  • 第四章 应用情况、效益分析与推广前景55-58
  • 4.1 三次加密技术55
  • 4.1.1 应用情况55
  • 4.1.2 经济效益55
  • 4.1.3 推广前景55
  • 4.2 注采系统调整技术55-56
  • 4.2.1 应用情况55
  • 4.2.2 经济效益55-56
  • 4.2.3 推广前景56
  • 4.3 配套调整技术56-58
  • 4.3.1 应用情况56
  • 4.3.2 经济效益56-57
  • 4.3.3 推广前景57-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2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艳君;刘端奇;王天智;Q髁,

本文编号:1056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56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f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