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王府凹陷城深5井区登娄库组沉积微相研究
本文关键词:宾县王府凹陷城深5井区登娄库组沉积微相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王府凹陷 登娄库组 沉积微相 演化规律 控制因素
【摘要】:本文运用多种地质学研究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录井、测井及地震相资料,对地层进行划分,将研究区登楼库组划分为3段6砂组,并对各砂组地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单井上岩心、砂体垂向组合形式的分析,登娄库组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湖泊相次之,物源方向由东北向西南,发育三种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滨浅湖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进一步分为辫状分流河道和越岸沉积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可进一步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微相。根据单井相分析、联井剖面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砂岩厚度图分布特征以及砂地比分析讨论了研究区登娄库组沉积相带的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特征。还对构造作用、古地貌、气候、沉积物供给等方面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本文还研究了沉积微相与含油气性的关系,登娄库组可作为油气有利储集层,并对登娄库组储层岩性的孔隙度、渗透率进行了统计,结合生产井的油气显示,得出辫状河道为最有利储集相带。
【关键词】:王府凹陷 登娄库组 沉积微相 演化规律 控制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前言9-13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13-16
- 1.1 区域地质背景13
- 1.2 区域构造特征13-15
- 1.3 区域沉积特征15-16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16-27
- 2.1 地层划分与对比思路16
- 2.2 地层划分方案及方法16-17
- 2.2.1 地层划分方案16-17
- 2.2.2 划分依据及方法17
- 2.3 地层划分对比17-22
- 2.3.1 地震识别标志17-18
- 2.3.2 测井识别标志18-20
- 2.3.3 地层界面特征20-22
- 2.4 地层对比结果22-27
- 2.4.1 联井剖面对比22-23
- 2.4.2 地层展布特征23-27
-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27-37
- 3.1 沉积微相分析27-34
- 3.1.1 岩心相分析27-30
- 3.1.2 测井曲线特征30-32
- 3.1.3 地震相标志32-34
- 3.2 沉积微相模式34-37
- 3.2.1 辫状河三角洲相34-36
- 3.2.2 湖泊相36-37
- 第四章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特征37-58
- 4.1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37-56
- 4.1.1 单井沉积相分析37-42
- 4.1.2 联井剖面相分析42-44
- 4.1.3 地震属性分析44-48
- 4.1.4 砂岩厚度分布特征48-50
- 4.1.5 砂地比分析50-53
- 4.1.6 沉积相平面展布53-56
- 4.2 沉积演化特征56-58
- 第五章 沉积控制因素分析及与含油气性关系58-63
- 5.1 沉积控制因素分析58-59
- 5.1.1 构造作用58
- 5.1.2 古地貌58-59
- 5.1.3 气候59
- 5.1.4 沉积物供给59
- 5.2 沉积微相与含油气性的关系59-63
-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67
- 发表文章目录67-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冰心;;升平地区登娄库组储层沉积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07期
2 韩建龙;;松北登娄库组储层特征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02期
3 马凤荣;任虹;张树林;白连德;;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沉积特征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6期
4 马凤荣;郭巍;李松凯;张树林;王艳红;;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层序地层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7期
5 马世忠;甘立琴;聂春林;张惠瑜;丛琳;;徐家围子地区登娄库组沉积相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13年04期
6 刘淑芬;王丽静;张冬杰;许玲玉;;松辽盆地北部登娄库组底界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01期
7 袁子龙;国萃;;卫星-升平地区北部登娄库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2期
8 程学儒;松辽盆地下白垩统登娄库组及其含油性讨论[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6年04期
9 胡玉双;杨莹彬;;林甸地区登娄库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前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04期
10 周振南 ,郭_g ,张守学;松辽盆地梨树凹陷登娄库组首次发现工业油气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维;;地震资料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松南十屋断陷四五家子构造登娄库组储层为例[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特约记者 于鸿升 通讯员 鞠琳琪;压裂新工艺推动致密气藏开发[N];中国石油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佳楠;长岭气田登娄库组地面优化简化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范嘉瑞;松辽盆地长岭断陷腰英台地区登娄库组三、四段成藏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赵庆;宾县王府凹陷城深5井区登娄库组沉积微相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王冬冬;松辽盆地王府地区登娄库组气藏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5 滕立惠;王府地区登娄库组沉积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6 刘敏;松辽盆地古龙地区登娄库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7 张勇;松辽盆地南部小城子地区登娄库组—泉一段储层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张新;徐家围子南部地区登娄库组层序地层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9 刘艳春;王府地区登娄库组地震解释与储层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10 陈亚梅;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层序特征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065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6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