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砂岩储层酸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14:34

  本文关键词:砂岩储层酸压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砂岩储层 酸压 酸液体系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 有效作用距离


【摘要】:当各大油田当产量进入衰减阶段,一般都会采取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就是酸化或者压裂,还有一种较新的增产措施就是酸压,这种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应用早,使用范围广,技术成熟度高,而在砂岩储层中进行酸压,则少之又少,但近年来也有一些油田尝试在砂岩储层进行酸压而获得成功。本文针对通过砂岩储层酸压来实现储层增产改造难点,利用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和室内实验对此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本文介绍了各种酸化压裂的概念、工艺技术、施工要求、历史及发展现状;2.在研究碳酸盐岩酸压的基础上,结合酸岩反应机理,实验分析了砂岩与各种酸液反应的过程、可能的沉淀产物,从而给出砂岩不能酸压的原因,并提出了砂岩储层要获得成功酸压需具备的条件;3.本文还给出了对各种酸液体系的介绍,并分析了砂岩酸压过程中,酸液配方的标准及预防沉淀的方法和实验分析各种酸液配方从而进行优选;4.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缝中酸浓度,进而研究酸压的有效作用距离;5.综合分析了获得有效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途径,初步得出了砂岩储层酸压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要素和原则;6.结合现场成功酸压实例,从而证明在某些砂岩储层酸压的可能性,为砂岩储层增产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砂岩储层 酸压 酸液体系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 有效作用距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5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1
  •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8
  • 2.国内外研究情况与目前研究现状8-10
  • 3.研究的主要内容10-11
  • 第一章 酸压技术理论研究11-17
  • 1.1 酸压工艺简介11-12
  • 1.2 砂岩基质酸化12-13
  • 1.3 砂岩酸压13-17
  • 第二章 砂岩储层酸岩反应研究17-29
  • 2.1 砂岩酸压措施分析17
  • 2.1.1 砂岩一般不进行酸压原因17
  • 2.1.2 砂岩储层进行酸压需具备的条件17
  • 2.2 酸液类型研究17-18
  • 2.3 酸与砂岩矿物的化学反应18-20
  • 2.4 酸与砂岩矿物反应机理20-26
  • 2.4.1 氢氟酸与硅质矿物的作用型体研究20-21
  • 2.4.2 不同酸液与砂岩矿物反应研究21-23
  • 2.4.3 酸岩反应速度23-24
  • 2.4.4 酸岩表面反应动力学方程24-25
  • 2.4.5 酸岩表面活化能及其确定方法25-26
  • 2.5 酸岩反应可能沉淀及其预防26-29
  • 第三章 酸液配方29-40
  • 3.1 酸液选择的标准29-30
  • 3.1.1 矿物标准29-30
  • 3.1.2 酸液选择的其它标准30
  • 3.2 酸液类型研究30-31
  • 3.3 酸液选择方法31-32
  • 3.4 酸液添加剂32-33
  • 3.5 酸液配方优选33-40
  • 3.5.1 不同酸液体系对岩样溶蚀率研究34-36
  • 3.5.2 不同酸液体系与砂岩反应H+浓度变化研究36-37
  • 3.5.3 不同酸液体系对粘土溶蚀率研究37-38
  • 3.5.4 不同酸液体系稳定铁离子的能力研究38-40
  • 第四章 砂岩酸压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研究40-50
  • 4.1 砂岩储层酸压酸浓度分布40-42
  • 4.1.1 有效作用距离40-41
  • 4.1.2 考虑表面反应的浓度分布41-42
  • 4.2 砂岩储层酸压数学模型建立42-44
  • 4.3 缝中酸浓度模型建立44-45
  • 4.3.1 无因次方程44
  • 4.3.2 用全隐式差分方法求解44-45
  • 4.4 实例计算分析45-50
  • 第五章 砂岩酸压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研究50-54
  • 5.1 影响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几个因素50-51
  • 5.1.1 岩石嵌入强度对导流能力的影响50
  • 5.1.2 闭合应力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50
  • 5.1.3 酸液用量及酸液接触时间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50
  • 5.1.4 酸液滤失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50
  • 5.1.5 注酸排量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50-51
  • 5.2 岩芯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51-54
  • 第六章 现场应用54-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1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61-62
  • 致谢6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湘;张烨;;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转层酸压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08年06期

2 ;深度酸压改造技术在塔河油田有效应用[J];吐哈油气;2008年04期

3 刘长印;;重复酸压改造效果分析评价[J];石油钻采工艺;2008年02期

4 徐兵威;何青;王德安;李国锋;张永春;;大牛地气田多级注入酸压工艺优化研究与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3年03期

5 李子甲;塔河油田分层酸压、采油管柱技术[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袁学芳,常泽亮,周理志,李国明;砂岩储层酸压改造技术探讨[J];油气井测试;2003年05期

7 李中林;闫明发;毛秀玲;;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酸压工艺技术研究[J];吐哈油气;2003年04期

8 张荣军,蒲春生,聂翠平,时宇;振动—酸压复合增产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4年09期

9 胡国亮;塔河油田酸压工艺技术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1期

10 陈志海,张士诚;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改造后的地质效果评价——以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成俊;蒲春生;张荣军;贾振旺;;碳酸盐岩储层酸压工艺技术的概况和发展方向[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冯旭东;卢渊;田东江;蔡明金;康博;韩兴杰;;利用多种方法评估碳酸盐岩水平井酸压效果[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华继军;贺鸿昌;;建南地区措施效果分析及下步措施建议[A];湖北省石油学会第十一次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会论文集[C];2004年

4 时丕同;孙希瑞;朱骏蒙;王优杰;;酸化及酸压工艺在埕岛油田古潜山油藏的应用[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清华;酸压增产:造缝导流 气源滚滚[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紫岚;碳酸盐岩酸压改造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3年

3 牟雪江;塔河油田深井酸压层段深度突破6900米[N];中国石化报;2006年

4 张润泰 耿宇迪;大型酸压改造屡建奇功[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宗钢 周林波 赵晓;耐高温地面交联酸压先导试验获成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6 通讯员 盛玉奎 李冬青;华北晋古11井实施大型酸压喜获高产油流[N];中国石油报;2003年

7 戴莹 付喜艳;锻造海上压裂利器[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马军;为海相储层改造奠定基础[N];中国石化报;2009年

9 特约记者 刘振强邋通讯员 刘晏琨;大港油田钻采院研制成功泡沫分流胶凝醇酸酸压工艺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余国婴 李作力;中原井下特种作业处完成AD12CH井酸压施工[N];中国石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爱山;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复合酸压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胥云;低渗透复杂岩性油藏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马先平;大港油田千米桥高温低渗储层深度酸压理论与工艺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4 伊向艺;碳酸盐岩储层交联酸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5 曾平;高含硫碳酸盐岩气藏低伤害酸压技术及压后硫沉积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6 马卫荣;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深度酸压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杰;砂岩储层酸压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2 李年银;塔里木轮南潜山裂缝型油气藏高温深井酸压效果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3 岳翰林;超大规模酸压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4 冯旭东;哈拉哈塘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酸压效果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5 左家强;碳酸盐岩裂缝性油藏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贺鸿昌;建南气田飞三段低渗储层酸压改造技术实践及认识[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7 宋清新;利912新区酸压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屈静;多级注入酸压模拟计算及软件编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9 黄晶;M油田不同井型酸压工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10 杨永华;砂岩储层酸压可行性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089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89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7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