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油气管道黄土湿陷性危害模糊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25 21:05

  本文关键词:油气管道黄土湿陷性危害模糊综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黄土湿陷灾害 管道地质灾害 模糊综合评价 定量评价方法


【摘要】:由于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而东部对资源需求量和消耗量较大,长输管道的建设必然会穿越我国中西部的湿陷性黄土区,而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湿陷性黄土区的长输管线建设还会进一步增多。由于黄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具有遇水湿陷的特点,长输管道在建设与维护的时候面临着一系列的黄土灾害。目前对于湿陷性黄土区的管道黄土灾害研究较少,我国关于地质灾害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起步较晚,应用实践更是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营,建立一套科学的灾害危害性评价方法,对管道的维修、拆除和改道提出建议和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在湿陷性黄土区油气管道地质灾害调研和现有的风险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总结了湿陷性黄土区管道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黄土灾害的破坏机制和对管道的危害,据此建立了油气管道黄土湿陷危害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层次分析法确定黄土灾害危害性因素的权重,在灾害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有关法规及行业技术规范划分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因素评判标准,对定性评价的因素采取最大隶属度法,对定量评价的因素采取隶属度函数法,确定了评价矩阵的计算方法,并对最终的评价矩阵构造辅助矩阵,使评价结果定量表示,较为清晰直观,又依据定量评价结果划分了定性的评价结果。最后,使用本研究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对马惠宁管线和石兰管线上的十个黄土灾害点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本文构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于风险评价技术的基本原理,对于权重和评价矩阵的计算较为客观,有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可操作性较强,可以供管道一线工作人员使用,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黄土湿陷灾害 管道地质灾害 模糊综合评价 定量评价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73;TU475.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1 黄土湿陷性研究现状12-13
  • 1.3.2 模糊数学研究现状13-14
  • 1.3.3 管道地质灾害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14-16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16-19
  • 1.4.1 研究目标16-17
  • 1.4.2 研究内容17
  • 1.4.3 技术路线17-19
  • 第2章 油气管道黄土湿陷性危害现场调研19-28
  • 2.1 调研概况19
  • 2.2 调研中针对的黄土灾害19-25
  • 2.2.1 管道水毁19-23
  • 2.2.2 滑坡23-24
  • 2.2.3 崩塌24
  • 2.2.4 泥石流24
  • 2.2.5 冻土24-25
  • 2.2.6 生物致灾25
  • 2.3 黄土灾害影响因素及危害25-27
  • 2.3.1 黄土灾害影响因素及危害概述25-26
  • 2.3.2 黄土灾害类型划分表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油气管道黄土湿陷性危害模糊综合评价模型28-44
  • 3.1 模糊理论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28-29
  • 3.1.1 模糊数学理论28
  • 3.1.2 油气管道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28-29
  • 3.2 油气管道湿陷性黄土危害模糊综合评价29-42
  • 3.2.1 影响因素的选取及评价集的确定29-38
  • 3.2.2 权重的确定38-39
  • 3.2.3 评价矩阵的确定方法39-41
  • 3.2.4 评价矩阵的计算及结果41-42
  • 3.3 评价适用单元42-43
  • 3.3.1 评价适用区域42
  • 3.3.2 评价适用区段42-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油气管道黄土湿陷性危害模糊综合评价应用实例44-73
  • 4.1 马惠宁线灾害点模糊综合评价44-52
  • 4.1.1 马惠宁线概况44
  • 4.1.2 马惠宁线评价实例44-52
  • 4.2 石兰线灾害点模糊综合评价52-72
  • 4.2.1 石兰线概况52
  • 4.2.2 石兰线评价实例52-72
  • 4.3 本章小结72-73
  • 结论与展望73-75
  • 结论73
  • 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治华;张安;;耀州黄土塬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3期

2 袁建新;;我国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10期

3 吴翔天;关中地区黄土湿陷性的模糊综合评判[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2期

4 金敏;;纵横波速在判定黄土湿陷性方面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1期

5 尚小卫;谷令强;杨进录;;黄土湿陷性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影响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04期

6 陈清华;冉少庭;;黄土湿陷性研究与场平设计[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年02期

7 李春晓,安佩武;室内试验方法确定黄土湿陷性参数初探[J];山西化工;1998年02期

8 樊怀仁,郭睿;关中地区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顾成权,方云;黄土湿陷性的微观结构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10期

10 张利生;关于用室内试验测定黄土湿陷性方法的探讨[J];勘察科学技术;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慕仁;;西安地区黄土湿陷性预测[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2 徐东升;汪稔;;模糊测度在黄土湿陷性评判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井彦林;仵彦卿;林杜军;贺国元;胡志平;;我国黄土湿陷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蒋明镜;沈珠江;;结构性黄土湿陷性指标室内测定方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张梅英;;微束分析用于黄土湿陷性机理的研究[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6 孙志炜;;双线法测定黄土湿陷性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修正方法[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李永伟;张培恒;李贞孝;;山西离石黄土湿陷性[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8 汪国烈;;黄土湿陷性与湿陷敏感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A];甘肃岩石力学与工程进展——第四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杨旭春 忽弋琛;专家论证新区建设:技术上可控经济上可行[N];延安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井彦林;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黄土湿陷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高凌霞;黄土湿陷性的微结构效应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阳;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韩冬;黄土湿陷性对既有地铁结构受力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张晓龙;石膏对宁夏同心黄土湿陷性作用效应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4 申永庆;洛阳地区黄土湿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5年

5 周欣海;油气管道黄土湿陷性危害模糊综合评价[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6 兰常玉;黄土湿陷性的评价方法及本构关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7 冯小东;某仿真大坝地基黄土湿陷性评价[D];兰州大学;2012年

8 袁慧;黄土湿陷性的室内试验及微观结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9 杨晶;影响黄土湿陷性因素的试验及微观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毛军南;黄土湿陷性评价与挤密桩法地基处理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95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95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5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