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井下聚合物溶液机械降解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11:27

  本文关键词:井下聚合物溶液机械降解数值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井下 聚合物溶液 机械降解 数值模拟


【摘要】:聚合物驱可大幅提高采收率使得产量得以提高。注聚过程中由于机械降解的缘故,导致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影响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井下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无法直接测量,本文应用Fluent数模软件模拟了聚合物溶液流过井筒,炮眼,地层孔喉等通道的流场,并分析了三种通道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对今后聚合物驱用溶液黏度设计及提高黏度保留率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井下 聚合物溶液 机械降解 数值模拟
【分类号】:TE357.46
【正文快照】: 0引言聚合物驱油是目前EOR中比较完善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聚丙烯酰胺是聚合物驱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聚合物,矿场使用的聚合物一般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一般在1500万以上。它对机械剪切比较敏感,当其溶液流动时,所受的机械剪切应力增大至足以使聚丙烯酰胺分子链断裂时,它将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江,李彦兴,姚兰,孙春红;清水配制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试验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1年02期

2 马涛;张晓辉;荆良;管素红;耿鲁营;;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化工文摘;2004年02期

3 陈跃章,张柱,陈明华,张向华,田庆生,邢丽梅,马涛;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化工;2004年05期

4 袁敏,贾忠伟,袁纯玉;聚合物溶液粘弹性影响因素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5期

5 张金国;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断块油气田;2005年01期

6 文凤余;程若江;;聚合物溶液粘度不稳定因素分析与治理[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王星;姜海梅;;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黏弹性聚合物溶液的扩张流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17期

8 贾凌志;刘性全;王玉艳;侯吉瑞;徐俊;;污水聚合物溶液井口黏度真实性的探讨[J];油田化学;2010年04期

9 徐建彬;;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2期

10 林军章;汪卫东;耿雪丽;杜春安;袁长忠;宋智勇;;利用埕东油田西区采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道山;;功能型聚合物溶液拉伸流变特性[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吴淑云;黄丽;孙刚;;驱油用抗盐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3 李国;周万富;李萍;;聚合物溶液高速流经岩心的黏度损失室内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李道山;;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与驱油效率研究[A];流变学进展(2012)——第十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吕彦平;吴晓东;尹洪军;马焕英;魏兆言;;多孔介质中黏弹性聚合物溶液的渗流数学模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曹仁义;程林松;郝炳英;高海红;姚大伟;;黏弹性聚合物溶液渗流数学模型[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吴文祥;张向宇;;不同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刘明明;姜瑞忠;邢永超;于成超;何伟;;聚合物溶液注入能力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E工业流体力学[C];2014年

9 李道山;张景春;;水中含盐量对聚合物溶液膨胀界面粘弹度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聂小斌;娄清香;古丽;买尔当;;储能模量参数在聚合物性能评价中的应用[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宏;使油田降水增产的碱聚合物溶液[N];中国石油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晓松;聚合物溶液的弹性粘度理论及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2 王立军;聚合物溶液粘弹性对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3 姜斌;新型聚合物水解搅拌装置应用研究及搅拌流场的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05年

4 孙玉学;粘弹性聚合物溶液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5 崔万军;聚驱过程中滞留油迁移相界面热力学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6 冯世德;大庆油田聚合物溶液粘度控制因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7 张敏革;超高分子量HPAM溶液流变行为与双螺带螺杆桨搅拌流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漫;提高含Fe~(2+)和S~(2-)污水配聚粘度及降粘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方圆;见聚井井筒产液流变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王星媛;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溶液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4 马淑清;水质对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因素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5 王宝江;清水配制污水稀释聚合物溶液试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3年

6 杨维丽;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压力动态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张旭;地面工艺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及控制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姜海梅;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微观孔道内渗流规律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姜维东;氧对聚合物溶液性质影响及作用机理[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10 付瑜;含聚污水配制超高分聚合物溶液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17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17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5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