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土壤游离烃技术判别油气藏性质及保存条件
本文关键词:利用土壤游离烃技术判别油气藏性质及保存条件
更多相关文章: 游离烃 油气藏性质 保存条件 成熟度 塔里木盆地
【摘要】:土壤游离烃技术通过直接检测受地表景观介质变化影响小的游离态轻烃异常来获取地下油气信息。塔里木盆地试验区已知油气藏上方具有良好的游离烃化探异常显示,干燥系数在8.40~19.89之间,显示游离烃异常与深部油气的热演化相关。土壤游离烃组分平衡系数、湿度系数、特征系数等指标预测与判断地下油气藏性质的结果与实际地质结果相吻合。近地表游离烃的甲烷/丙烷指标均值高达25~116,由北向南依次增大,说明油气藏埋藏深度依次增大。丁烷异构比和戊烷异构比特征显示雅克拉油气区有机质成熟度最高。结果表明:游离烃的轻烃组分和含量变化特征能够预测与判断地下油气藏的位置、性质、有机质成熟度和保存条件。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1212011120974);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专项(GZHL20110324)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油气化探的理论基础是油气微渗漏,烃类组分运移至近地表,导致土壤中烃类浓度出现异常,油气化探通过检测近地表烃类及其衍生物的地球化学异常来预测评价地下含油气情况[1]。根据油气微渗漏的基础理论,近地表土壤烃类主要以3种形式存在[2]:(1)存在于土壤颗粒之间的游离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景晔;林铁锋;施立志;;油气藏三元分类方法的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3期
2 李楠;田敏;庞玉池;;油气藏保护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7期
3 孙秋分;谢锦龙;蒋新;孟海燕;赵启阳;;美国SEC新准则下类比油气藏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研发[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1年02期
4 魏洲龄;多因复成油气藏[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8年04期
5 李小地;中国深部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初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年01期
6 张思永,李士伦;油气藏类型早期识别方法[J];天然气工业;1994年01期
7 赵伦;一种新的油气藏预测方法——概模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年03期
8 ;针对油气藏特点大搞攻关试验 实现油气持续增长[J];四川石油经济;1996年01期
9 蒋有录;高青地区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10 章黎萍,于立新,李树起;深部油气藏[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作枢;郭新顺;;油气藏上方磁、自电异常成因探讨[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2 孙龙德;江同文;;油气藏动力机制分析及油气聚积基本单元[A];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汤磊;钱绍新;;油气藏识别方法及其应用[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姜振学;庞雄奇;王显东;张俊;;塔北地区志留系典型油气藏古油水界面恢复[A];《国际有机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第十四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伯章;连续型油气藏资源成勘探开发热点[N];中国能源报;2010年
2 宫畅;连续型油气资源成勘探开发热点[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邹水平 王金法 高海军;踏实之本 创新制胜[N];中国石化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宝柱;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王少春;束鹿凹陷湖相泥灰岩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斌;歧口凹陷隐蔽性油气藏研究与预测[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2 赵冲;济阳坳陷垦西地区油气藏成藏特征及勘探目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赵铁锁;录井信息在桥白深层油气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38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3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