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负荷延迟焦化装置掺炼三泥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低负荷延迟焦化装置掺炼三泥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延迟焦化 三泥 低负荷 大吹汽节能系统 掺炼
【摘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焦化装置由于原料不足负荷降为原来的64%(进料量为90 t/h),每个生焦周期只能掺炼三泥8 t,随着掺炼三泥量的逐渐增加,出现了焦炭和冷焦水臭味大、冷焦水中油含量增加的现象。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焦炭塔的热量不够,把三泥注入节点由给水初期改为大吹汽中后期,借助装置的大吹汽节能系统,使三泥和140℃凝结水在平衡管中混合后进入焦炭塔进行掺炼,成功解决了掺炼三泥量增加与掺炼三泥造成二次污染的矛盾,同时也避免了处理过程中因三泥泵断量引发泡沫层回流或颗粒浮渣沉降堵塞生焦孔的难题。每个生焦周期掺炼三泥量可以达到23 t,有效解决了三泥处理的环保难题,增加经济效益达26万元/a。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洛阳万众吉利热电有限公司;
【分类号】:TE624.32
【正文快照】: 炼油过程中的含油污泥主要由排水车间污水处理场的池底泥、浮渣、活性污泥及油气车间三相分离后的油泥等组成,简称为三泥[1]。目前利用延迟焦化装置处理三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三泥与冷焦水混合后进入焦炭塔,对热焦炭进行冷却,重组分的有机质被焦化或分散在焦炭的微孔内,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宁来;扬子石油化工公司首次实现两种轻质油同比例掺炼[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年05期
2 鲍永生,范强;减粘装置掺炼沥青的工业试生产[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8年04期
3 郑宁来;冷渣油掺炼新技术开发成功[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年01期
4 施戈;;科威特原油掺炼巴士拉原油方案生产A级沥青工艺及质量分析[J];石油沥青;2011年01期
5 董福根;;优化原油掺炼比提高拔出率[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0年11期
6 赖光愚;;含硫污水处理后的回用[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88年01期
7 张一安;文建发;李少萍;马占彪;叶子龙;;苏北、鲁宁管输原油优化掺炼比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3年05期
8 丁泉,朱宝良,齐旭东,周立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预测不同原油最佳掺炼比[J];炼油设计;1995年01期
9 陈坤;薛珍喜;刘贺;王宗贤;;掺炼劣质渣油对热转化过程的影响[J];化学工程;2012年10期
10 刘修宇;;掺炼塔河原油对主要生产装置的影响[J];齐鲁石油化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欣;段良伟;;吉化RFCCU提高渣油掺炼比的操作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朱爱华;大连石化首次掺炼达尔油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增强;辽河石化首次掺炼月东原油获得成功[N];盘锦日报;2012年
3 通讯员 杨永红 赵咏梅;克石化采用新技术扩大掺炼[N];中国石油报;2001年
4 秦文灿;最大规模高掺炼比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投产[N];中国石化报;2003年
5 滕裕波;中压加氢掺炼蜡油工艺试验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李冬铃;焦化联合装置改吃“粗粮”[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陈福生;掺炼加氢热蜡油物耗能耗普降[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黄律己;把“掺炼”变成“快餐”[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通讯员 刘丽;精耕细作巧安排优化资源善调剂[N];中国石油报;2000年
10 刘存芳;新型渣油催化剂试验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隆建;掺炼高温煤焦油提高劣质渣油溶剂脱沥青效果及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井春;半再生重整反应规律及掺炼FCC汽油可行性分析[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2 陈金晖;掺炼俄罗斯原油对常减压装置设备腐蚀及防护措施[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3 陈建涛;克拉玛依超稠油供氢剂减黏-焦化组合工艺反应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47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4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