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抗高温低伤害热采井水泥浆配方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1 03:12

  本文关键词:抗高温低伤害热采井水泥浆配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温热采井 初凝时间 封窜堵漏


【摘要】:针对目前稠油热采井套损严重,下返或调层回采及下小套管二次固井修套复合措施工作量逐年增加,一体化作业固井水泥浆无法返至地面,化学堵漏剂封堵固井费用高的问题,研制出一种抗300℃低伤害热采井抗高温水泥浆配方,该配方具有以下特点:(1)抗窜强度大于28 MPa(300℃,72 h,21 MPa养护);(2)具备一定的驻留性能和封堵大孔道地层的能力,保证实现封堵和二次固井一体化连续作业;(3)具有良好的胶结性能和抗300℃高温的能力,确保封堵和封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分类号】:TE256;TE358
【正文快照】: 稠油热采井在多周期多轮次的蒸汽吞吐生产中,井下技术状况日益变差,套管损坏情况十分严重,套管损坏主要有套管错断、漏失、缩径三种类型。针对目前稠油热采井套损严重,下返或调层回采及下小套管二次固井修套复合措施工作量逐年增加,一体化作业固井水泥浆无法返至地面,化学堵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慧,郭祥元,燕中庆,李红梅,马洪亮;通过综合治理边底水侵来降低热采井综合含水[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年05期

2 吕瑞琪;许明;;热采井井筒热应力耦合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3 郑超;刘建军;何翔;薛强;;热采井不同注汽速率的储层压力场数值模拟[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高连新,金烨,张居勤,严雪荣;优质热采井用石油套管的研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5 马新玉,袁美,徐东,王树海;提高热采井多轮次吞吐经济效益的配套措施[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年02期

6 纪佑军;刘建军;程林松;廉培庆;;基于热-流-固耦合的热采井受力数值计算[J];工程力学;2011年03期

7 毛东风,崔孝秉,张宏;热采井首次注蒸汽后井筒应力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1998年02期

8 王富民,马传忠,隋建国,刘利梅;中二北热采井转周工艺优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05期

9 韩来聚;贾江鸿;闫振来;;基于应变的热采井套管设计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陈勇;练章华;刘永辉;李留伟;;热采井井筒热应力耦合的数值模拟[J];石油矿场机械;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秉仁;卢小庆;方华;张冬梅;;高强度热采井专用套管TP100H的开发[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金云;华菱衡钢高抗扭热采井套管成功下井[N];中国冶金报;2011年

2 任厚毅 岳振玉;国内首口热采井不压井作业现场试验获成功[N];中国能源报;2013年

3 通讯员 张希文 雷廷和;河南油田首次热采井复杂取换套管获得成功[N];现代物流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永贵;注蒸汽热采井套管强度理论与试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滔;欢西油田热采井套损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杨杰;热采井套管应力的弹塑性分析[D];燕山大学;2016年

3 张孝;热采井套管损坏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4 叶延胜;热采井外加厚套管受力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5 郝明;热采井套管强度计算方法与损伤机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6 朱磊;注蒸汽热采井套管及螺纹热应力分析及强度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69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69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b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