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辽东湾坳陷S油田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发布时间:2017-11-11 05:23

  本文关键词:辽东湾坳陷S油田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三角洲前缘 储层构型 剩余油分布 精细挖潜 东营组 辽东湾坳陷


【摘要】:辽东湾坳陷S油田处于注水开发中后期,层内矛盾突出,水淹状况复杂,剩余油分散,水驱效果变差,以小层复合砂体为研究单元的精度无法满足需求。以海上S油田东营组三角洲前缘储层为例,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采用层次界面分析方法,确定不同级次界面响应特征,建立单砂体等时地层格架,开展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精细研究,分析它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并提出剩余油挖潜的对策。结果表明:在单一期次砂体内部,以"韵律差异法、厚度差异法、夹层法、岩性差异法"为侧向接触界面识别方法,对单一水下分流河道、单一河口坝进行精细解剖,刻画四级构型单元的平面组合关系;构型界面、构型单元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构型界面对油水垂向运移的遮挡作用,以及构型单元平面组合造成的渗流差异导致的井间剩余油富集;剩余油精细挖潜可以采用层内剩余油挖潜技术、定向井射孔原则优化技术、平面剩余油挖潜技术及调整井井位优化技术。该研究为海上高含水期油田调整挖潜、高效开发提供思路,形成一套适合海上整装油田的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研究方法。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4)
【分类号】:TE327
【正文快照】: 0引言自Miall A D于1985年提出构型要素分析方法以来,储层构型研究广泛应用于陆上油田,且主要集中于河流相储层,主要针对构型级次划分及构型要素类型,对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研究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较少[1-3]。目前,陆上油田利用丰富的密井网和动、静态资料,结合现代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继华;陈世悦;姜在兴;;三角洲前缘浊积体成因及分布规律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8年01期

2 H.H.Roberts;苏向学;龙云作;;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前缘泥流沉积体的特征[J];海洋地质译丛;1983年06期

3 严科;赵红兵;;三角洲前缘储层中钙质夹层分布及成因探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张雁;蔺景龙;朱炎;郝兰英;;大庆杏南地区葡Ⅰ组三角洲前缘储层的非均质性[J];现代地质;2008年05期

5 李少华,张昌民,王振奇,何贞铭;三角洲前缘砂体骨架的随机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1期

6 李伟;;葡北油田葡Ⅰ油组三角洲前缘储层单成因砂体识别[J];内江科技;2009年06期

7 严科;毕义泉;赵红兵;;沉积界面控制的三角洲前缘精细地层对比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8 段冬平;侯加根;刘钰铭;张友;岳大力;史燕青;;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在三角洲前缘微相模拟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王振奇,张昌民,徐龙,何贞铭,林克湘;陕甘宁盆地三角洲前缘露头砂体成岩作用和储集特征[J];河南石油;2004年06期

10 严科;毕义泉;赵红兵;;胜坨油田三角洲前缘地层测井频谱分析及地质意义[J];断块油气田;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鄢继华;陈世悦;;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形成规律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李凤杰;王多云;;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构成及其分带性[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庆石;三角洲前缘砂体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2 陈永红;惠民凹陷沙三段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砂体发育规律与油气聚集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国君;松辽盆地红岗—英台地区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王萌;大庆长垣三角洲前缘储层精细表征[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年

3 王峰;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前缘分带性及储集砂体成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4 黄佳琪;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分析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5 黄德才;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长8沉积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伟;葡北油田四断块葡Ⅰ油组三角洲前缘储层结构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70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70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d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