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新疆H储气库改建关键问题测井评价

发布时间:2017-11-14 15:01

  本文关键词:新疆H储气库改建关键问题测井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储气库改建 测井评价 盖层 储层品质 污水回注


【摘要】:气藏改建储层库有许多技术难题,其中,盖层的密封性、储层的品质与展布及污水回注层选择等是储气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基于测井信息,结合地质、取芯分析资料,针对准噶尔盆地H气藏改建储气库过程中的盖层密封性、储层的品质与展布及污水回注层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测井精细分析,分析认为:H储气库的盖层厚度大、物性差、分布范围广,密封性良好;紫二段储层分布范围广、稳定、厚度大,储层物性和连通性较好,满足建设地下储气库对储渗空间的要求;通过对紫泥泉子组上部独山子组、安集海河组、沙湾组水层进行测井评价,认为选取沙湾组作为污水回注层更为合理。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开发处;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鲁克沁采油厂;
【分类号】:TE972
【正文快照】: 弓|言 地下储气库是利用适于储气的地下构造,如枯竭油气田、含水层、岩盐洞穴和废煤矿,以解决天然气供销不平衡而建设的一种地下储气设施[1_2]。地下储气库最主要的作用是保障调峰需要,以及各类事故应急和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具有储气量大、经济合理、安全系数大的特点[3]。 ±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震;徐备;庞绪勇;卫巍;王宇;;新疆富蕴县沙尔布拉克地区南明水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9年02期

2 李多丽,关平;中国油气二次运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张家震;徐备;庞绪勇;卫巍;王宇;;新疆富蕴县沙尔布拉克地区南明水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张鹏;侯贵廷;潘文庆;琚岩;张庆莲;李乐;舒武林;;新疆柯坪地区碳酸盐岩对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单衍涛;;埕北258井地质勘探成果浅析[J];才智;2009年19期

6 万晓龙,邱楠生,石硕,曾溅辉;东营凹陷超压体系中的岩性油气藏充满度机理[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3期

7 牛建军;张晓培;杜立志;;稠油汽驱电位法动态监测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史长林;纪友亮;李清山;刘德宏;;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度新方法在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黄文彪;卢双舫;江涛;宋立忠;薛海涛;李吉君;;长岭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期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S1期

10 庞艳春;林丽;马叶情;黄永皇;;川东北南江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岩层含矿性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金贝贝;林水清;左丽群;;霍拉山推覆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上册)[C];2009年

2 罗晓容;;油气运聚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矿产资源与水资源)[C];2003年

3 万志峰;蔡周荣;梁正中;刘维亮;罗继文;高惠君;;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地层压力特征分析[A];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卓;王振军;潘文辉;马红军;翟维江;;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在新228区块整体调整中的应用[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刘宝静;张健;;塔里木盆地地温演化及生油窗的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油气页岩分布与存储潜能和前景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7 徐森;文开丰;樊志强;李晓芸;赵文军;王超;赖雅婷;孙建伟;王永波;张涛;张丽;梁燕;;子洲气田山2储层特征及潜力区筛选[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王冰;王永强;许文壮;张强;雷小兰;任超峰;郭青华;霍俊洲;赵文君;;子洲气田开发效果评价[A];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宁夏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江波;许七林;尚可俊;李洛峰;曹生刚;贾艳刚;;靖安油田虎狼峁区长6油藏沉积微相研究[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洪鸿;乔亚斌;王永强;李晓芸;樊志强;雷小兰;石磊;颜学成;习丽英;丁熙;白亚萍;;子洲气田稳产潜力评价研究[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印;储层钻井液气体定量检测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程秀申;东濮古近纪伸展断陷构造样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肖骏;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浙江大学;2011年

4 武志德;考虑渗流及时间效应的层状盐岩溶腔稳定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张云献;东濮凹陷胡庆油田油藏地球化学与成藏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静;任丘潜山型碳酸盐岩储层微观分析及裂缝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王霞田;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组构造沉积演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杨磊;构造变形下烃类运聚实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胡煜昭;黔西南坳陷沉积盆地分析与锑、金成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许海龙;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其对震旦系成藏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小跃;西乌旗地区古生代地层格架及油气远景[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刘明珠;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沉积微相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子;北二区东高台子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超文;勘探专业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吕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6 张玮;基于GIS的石油勘探开发综合录井图处理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虎;塔北西部英买力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刘凤菊;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储层特征及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雷宇;砂、泥岩压缩、回弹、破裂实验与裂缝成因的初步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梁宇;子长油田延长组油气藏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玉金;在盐层中建设储气库的形状控制机理[J];天然气工业;2004年09期

2 曾顺鹏,陈洁,杨秀文,谭险峰;高含水油藏建库储气机理的实验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高发连;舒霞;;储气库库容的估算方法[J];油气储运;2005年12期

4 班凡生;高树生;单文文;;岩盐品位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06年04期

5 尹雪英;杨春和;陈剑文;;金坛盐矿老腔储气库长期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6年06期

6 班凡生;高树生;单文文;;夹层对岩盐储气库水溶建腔的影响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7 曾顺鹏;陈北东;汤波;范军;杨敏;陈洁;张其敏;徐春碧;;油气指纹技术在含水油藏改建储气库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6年12期

8 吴建发;熊燕莉;孔玲;马e,

本文编号:1185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85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