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地震勘探及裂缝储层预测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多波地震勘探及裂缝储层预测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转换波勘探 多分量地震 横波分裂 地震裂缝检测
【摘要】:综述多波多分量地震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油气储层描述中的应用,并结合中国陆上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勘探实例阐述多波地震勘探的方法技术原理及应用效果。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和波阻抗的变化可以用来识别岩性圈闭;而在裂缝型油气藏勘探中,由于储层中定向排列的裂缝导致储层具有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在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中可以观测到纵波方位各向异性与横波分裂现象。充分利用这些地震波场特征有助于开展对储层中裂缝走向、发育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情况的定量描述。此外,从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中能够提取基于频率变化的地震属性,其中包含有与储层中填充的流体类型与流体赋存空间有关的重要信息。目前在国内外多个油气田开展的多波多分量地震应用实例充分证明了该技术在油气藏储层特征描述方面具有毋庸置疑的技术潜力。尽管如此,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推广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陆上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质量与效率、转换波(PS波)精确成像及多波资料解释等问题。只有不断改进并完善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才有望成为油气勘探的主流技术。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理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 英国地质调查局爱丁堡各向异性项目组的支持
【分类号】:P631.4;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 由于新的油气目标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对现有油气田增储上产成为油气公司保障产能稳定增长的必要手段,因此油气储层非均质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精确描述成为油气勘探开发人员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关于此问题目前业界认可的并已得到广泛应用的解决方案是高精度三维纵波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建军;胡建华;庞超烈;毛卫平;段海斌;陈漫;;在地震勘探作业中实施“绿色勘探”[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年03期
2 ;地震勘探[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3 张绍红;李擘;;关于优化提高地震勘探原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3期
4 ;利用地面地震勘探下部水平反射的浪波[J];煤矿安全;2008年06期
5 柳旭茏;;强化标准化 实现地震勘探新跨越[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0年07期
6 姜元刚;杨文华;;地震勘探物理点(桩)号标记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0年04期
7 梁强;;野外地震勘探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8 段宏群;程增庆;高国军;梁树明;;煤炭山地地震勘探成本控制对策与实例[J];科技资讯;2012年05期
9 陈玉萍;;简述地震勘探的实用性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年13期
10 谢文伟;宋琳;;机械夯钻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坚伟;;稀疏促进地震勘探[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智峰;;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压缩的分形技术[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季钟霖;陈守庄;;复杂地形地区陡倾斜界面地震勘探新技术[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庄锡进;;地震勘探新技术在新疆石油勘探中的应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妙月;;我国地震勘探研究进展[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6 凌云;高军;张汝杰;张国珍;王丹;;随时间推移地震勘探处理方法研究[A];200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丹;;陆上水域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晁如佑;杨雁清;;复杂水网地区地震勘探采集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培茂;刘财;;地震勘探中联合数据压缩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改善;李剑峰;王于静;;地震勘探将迎来网格计算时代[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英 通讯员 莫建兴;华东六物中标厄瓜多尔地震勘探项目[N];中国石化报;2008年
2 甘露 王海瑞 王志强 卢熠;西北油田启动今年地震勘探项目[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程然 王志玲;安徽局物测队再添地震勘探新仪器[N];中煤地质报;2010年
4 张长杰;勇攀新高峰[N];中煤地质报;2011年
5 李树东 张长杰;7月份连续中标4个地震勘探项目[N];中煤地质报;2005年
6 张长杰;党员面前无难事[N];中煤地质报;2011年
7 王跃 薛诗桂;光纤传感技术向地震勘探领域渗透[N];中国石化报;2014年
8 通讯员 孙红燕;华北经理部承揽内蒙古地震勘探任务[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刘军;辽河外围地震勘探炮声隆隆[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李静 李维然;提高地震勘探资料质量[N];中国石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合群;地层Q吸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钟铁;基于现代统计理论的陆地地震勘探随机噪声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张正峰;基于高精度定位的地震勘探采集处理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陈金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传输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5 聂鹏飞;地震勘探噪声压制方法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林飞;随钻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王典;地震勘探几种数字新技术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8 林红波;时频峰值滤波随机噪声消减技术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9 苟量;中国西部复杂山地山前带地震勘探应用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王权海;子空间分析方法在地震勘探等信号处理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连河;陆用大型拖曳式地震勘探系统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翟金海;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及噪声压制方法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慧;地震勘探采集控制软件研制及废道处理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姜成玉;基于相关积分的径向时频峰值滤波压制地震勘探随机噪声[D];吉林大学;2015年
5 朱琪;准噶尔沙漠区中部2区块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6 原健龙;拉拉铜矿隐伏含矿构造地震成像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博雅;漠河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处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邓心欢;自适应时频峰值滤波压制地震勘探随机噪声[D];吉林大学;2016年
9 韩雪;自适应裂变粒子滤波压制地震勘探随机噪声[D];吉林大学;2016年
10 赵娴;基于Contourlet变换二维TFPF压制地震勘探随机噪声[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93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9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