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区断西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一区断西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试验研究
【摘要】:本文对大庆油田北一区断西二类油层注聚试验做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从聚合物驱油机理到方案的编制及方案实施和驱油效果作了分析和评价。通过5年多的现场试验,在二类油层井网井距、二类油层注聚对象、注入参数、提高采收率效果、注采工艺和增产增注措施优化上进行了多种研究和尝试,并取得关键认识。特别是对于二类油层250m井距适应性的认识,对于2011年后二类油层注聚对象、层系组合、合理井距确定上起到了决定作用。根据试验成果,及时调整了井网部署和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目前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对象和层系组合原则和井网部署。2011年开展的中新201站二类油层聚驱现场试验井距缩小到175m,此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二类油层合理井距是决定二类油层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关键,为二类油层工业化聚驱提供了实践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57.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亮;;二类油层清污水混配后含水变化规律的认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6期
2 周钢;;二类油层精细地质解剖与综合挖潜技术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10期
3 孙海巍;;二类油层综合挖潜效果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13期
4 赵春森;崔国强;袁友为;刘庆娟;;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水聚同驱数值模拟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21期
5 马晓丹;;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效果评价[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年07期
6 陈红梅;杨磊;周华;宋丽丽;;二类油层分质分压注聚效果与认识[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06期
7 鞠小新;;二类油层压裂挖潜效果分析[J];化工管理;2014年05期
8 李子甲;闫长辉;陈青;温希娟;张晓芹;钱杰;;大庆油田北一二排西部二类油层注入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6期
9 赵晓昆;程伟东;;分层分质技术在二类油层聚驱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7期
10 张晓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注入参数的优选[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通讯员 刘宪明 周小松;创出二类油层三采新模式[N];大庆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波;目标:二类油层采收率提高20%[N];中国石油报;2012年
3 王志田邋通讯员 刘群;大庆二类油层三元驱矿场试验效果好[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实习记者 朱丽杰;产量突破200万吨[N];大庆日报;2011年
5 实习记者 朱丽杰;大庆油田新增2.7亿吨可采储量[N];大庆日报;2012年
6 刘宪明 记者 付雪;增油65万吨显示科技魔力[N];大庆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李丹 记者 幸福;采油六厂加快大试验区科技攻关步伐[N];大庆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杰;大庆油田二类油层工业化聚合物驱油方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亮;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全过程跟踪调整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张国芳;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王屹岭;二类油层聚合物驱不同井组注入参数设计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王言娥;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二类油层特征及复合驱提高采收率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徐广元;萨南油田开发区二类油层聚驱层系的确定与组合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丛岩;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砂体精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7 夏丽华;南二区二类油层井组分类及聚驱挖潜措施优化[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8 刘秀坤;北一区断西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试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9 李博;北一区断西西块二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10 裴艳;北二西西块二类油层聚驱开发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95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9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