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新型固井触变水泥浆体系

发布时间:2017-11-18 00:04

  本文关键词:新型固井触变水泥浆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固井 触变剂 触变水泥浆 合成聚合物 纳米材料 综合性能


【摘要】:目前油气井固井缺乏成熟的触变水泥浆体系,已有体系常存在触变性不够强、对温度敏感以及综合性能欠佳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合成两性聚合物与无机纳米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一种触变剂N-1,合成的聚合物分子量较大(6.0×106左右)且分布较宽,在常温下高分子量组分会溶解很慢,随着温度升高溶解会逐渐加快,为材料较高温度发挥触变作用提供了保障。选用的无机纳米材料为纤维状物质,在水中可以通过吸附和缠结形成网络结构从而体现出触变性。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为主剂制备出了一套新型触变水泥浆体系。室内评价实验表明,该水泥浆触变性强,并具有一定的堵漏作用,不加压时几乎不发生漏失,在50℃、2.1 MPa下加量从1.0%升到1.5%时,漏失量从380 m L降为0,其触变性随温度升高不但没变弱反而有所增强,且其失水量低(40 m L)、强度高(62℃下的24 h强度为31.6 MPa)。该体系克服了常见触变水泥浆体系存在的不足,综合性能良好,可满足施工要求。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渤星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第一固井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固井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第二固井分公司;
【分类号】:TE256.6
【正文快照】: 卢海川等.新型固井触变水泥浆体系[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6,33(6):73-78.目前触变水泥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已有性能相对较好触变水泥浆体系,且实际应用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国内研究应用很少[1-5]。结合油田现场实际应用,目前触变水泥浆体系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触变性与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承斌;卢海川;李洋;郑会锴;邢秀萍;尚光远;孙晓杰;;水泥浆触变性评价方法的探索[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5年06期

2 邱燮和;;超浅调整井固井防水窜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3年04期

3 卢振义;诸华军;王竺;张亮;;吉林油田浅层气井固井防窜水泥浆体系[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1年06期

4 钟福海;宋元洪;费中明;吴洪波;孙万兴;陈光;刘振通;;缅甸D区块窄密度窗口防漏防窜固井技术探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0年05期

5 姜林林;王瑞和;步玉环;李楠;刘颖;;水泥浆触变性评价新方法的试验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09年05期

6 步玉环;尤军;姜林林;;触变性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进展[J];石油钻探技术;2009年04期

7 姚晓,吴叶成,黎学年;国内外固井技术难点及新型水泥外加剂特性评析[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5年02期

8 丁士东,张卫东;国内外防气窜固井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02年05期

9 姚晓;调整井固井水窜的根源及现行防窜技术评析[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灵芸;;防气窜固井水泥浆体系的研究[J];辽宁化工;2017年04期

2 刘钰龙;;吴起油田防水窜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17年04期

3 卢海川;高继超;赵岳;刘勇;霍明江;李立荣;;固井防水窜研究现状评析[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7年02期

4 田宝振;李清洁;覃毅;孙万兴;沈磊;陈大沧;张亮;周坚;;塔中碎屑岩井自愈合水泥浆固井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6年06期

5 卢海川;李洋;宋元洪;魏继军;朱智勇;路彦利;;新型固井触变水泥浆体系[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6年06期

6 袁彬;杨远光;杨生荣;刘力铭;陈小菊;;注触变性水泥停泵安全启动压力预测[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6年06期

7 许迪;侯冠中;席江军;和鹏飞;边杰;;自修复水泥浆技术在渤海浅层气固井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16年08期

8 罗恒荣;张晋凯;周仕明;陶谦;方春飞;;偏心度和密度差耦合条件下水平井顶替界面特征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16年04期

9 王建红;何显儒;李明;李嘉骐;寇惠敏;;油井水泥降失水剂AMPS/DMAM/MAA共聚物的合成与研究[J];塑料工业;2016年07期

10 张晋凯;周仕明;陶谦;方春飞;张林海;高元;;套管低偏心度下的水泥浆顶替界面特性研究[J];石油机械;201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斌;;黏弹性固井封隔材料的室内研究[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5年01期

2 邱燮和;;超浅调整井固井防水窜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3年04期

3 卢振义;诸华军;王竺;张亮;;吉林油田浅层气井固井防窜水泥浆体系[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1年06期

4 费中明;钟福海;张艳萍;崔风涛;刘忠魁;王永春;刘霞;张文女;;镇平277-2浅层漏失水平井固井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1年05期

5 钟福海;宋元洪;费中明;吴洪波;孙万兴;陈光;刘振通;;缅甸D区块窄密度窗口防漏防窜固井技术探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0年05期

6 姜林林;王瑞和;步玉环;李楠;刘颖;;水泥浆触变性评价新方法的试验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09年05期

7 步玉环;尤军;姜林林;;触变性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进展[J];石油钻探技术;2009年04期

8 杨建雄;杨宝国;胡小兰;;高温高压固井防气窜技术[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赵福祥;王野;郝惠军;王东明;杨豫杭;孟庆立;郭明红;;潜山尾管固井技术探索与实践[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9年01期

10 杨振杰;齐斌;别尔哈森;陈道元;石凤岐;;不同养护条件对胶结界面抗气窜强度的影响规律[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峰,金日光;高分子材料的触变动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Ⅰ)触变动力学理论及对触变过程的定量描述[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86年01期

2 ;南京市售蜂蜜的流变特性(第3报)——蜂蜜的触变性[J];农业工程学报;1988年04期

3 宁海青;王艳彬;赵祖德;陈强;;半固态加工中的触变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精密成形工程;2010年02期

4 纪文娟;戴彩丽;张志武;任树亮;张艳辉;赵福麟;;蒸汽深部封窜用热触变聚合物-黏土复合体系性能研究[J];油田化学;2011年02期

5 曲炳仪;厨芝勇;;粘土泥浆的触变性及电解质的影响[J];陶瓷;1986年04期

6 ;触变魔幻——娇韵诗2006春季妆容发布[J];中国化妆品(时尚);2006年02期

7 杨卯生,李士琦,徐宏,毛卫民,钟雪友;金属材料触变充填及其压力变化特征的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王勇;触变金属成型[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03期

9 李方元,史天生,王东权;混凝土触变性能的试验研究与应用展望[J];建井技术;1997年S1期

10 梁杏元;水基乳化触变涂料的研制[J];现代铸铁;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闰洪;夏巨谌;胡国安;李海江;;半固态触变塑性变形的流动应力和变形特性[A];第二届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魏发林;刘玉章;李宜坤;熊春明;;新型MMH/MT体系的触变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3 滕厚兴;张劲军;;含蜡原油黏弹-触变模型的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张大辉;李志强;钟雪友;;半固态AISi7Mg合金触变压缩过程中变形机制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大辉;李志强;钟雪友;;半固态AlSi7Mg合金触变压缩过程中变形机制的研究[A];第二届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树新;;用简化的Acierno模型预测LDPE熔体的触变环实验[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7 王顺成;李伟东;戚文军;郑开宏;陈和兴;;触变模锻A356铝合金车轮的组织与力学性能[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亮;赵存厚;肖恩尚;姚朝铭;;GS22型高触变抗水膏浆研究与应用[A];西部劣质地基与基础化学灌浆技术——第十三次全国化学灌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强;王元庆;邓天泉;;半固态镁合金AZ91D-Y触变模锻成形研究[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宏展;高性能机磁耦合磁触变器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陈强;AZ91D-Y半固态坯不同制备方法及对触变模锻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龙;7050铝合金触变轧制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胡蓉;大庆原油启动触变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王建金;SiC_p/AZ61复合材料触变塑性成形本构关系及数值模拟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王峗;ZL112Y铝合金半固态连续触变浆料制备工艺及装置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纪兴华;W/Cu复合材料伪半固态触变模锻成形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钱福梅;2024铝合金半固态触变模锻过程研究及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李赫;6063合金半固态触变挤压及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08年

8 徐晨;半固态轻合金触变模锻成形数值模拟[D];南昌大学;2006年

9 张威;Al-30Si半固态触变压铸工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10 牛海侠;力能参数对A357铝合金半固态触变模锻件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97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197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0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