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内蒙古林西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25 09:26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林西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内蒙古 林西地区 林西组 成岩作用


【摘要】: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以及岩石物性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林西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林西组地层碎屑岩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及溶蚀作用。砂岩胶结物主要为黏土矿物、硅质矿物及碳酸盐矿物3种,其中黏土胶结物出现最多,以伊利石为主,绿泥石次之;碳酸盐胶结物以方解石为主;硅质胶结主要表现为石英次生加大和自生微晶石英。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泥岩伊利石/蒙皂石(I/S)中的S(%)含量、石英次生加大级别、颗粒接触类型、伊利石结晶度等多项数据指标显示林西地区林西组碎屑岩处于晚成岩阶段。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溶蚀作用使储层孔隙度提高。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索伦—林西地区油气资源选区调查》(1211302108019)资助
【分类号】:P588.21;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东北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林西组主要分布于松辽盆地西部以及大兴安岭中南部的索伦、扎鲁特、林西、西乌旗等地区(图1)。林西组的主体沉积环境以陆相为主,部分为海陆过渡相;近期在林西地区林西组上部地层中发现灰岩,并且含有苔藓虫和海绵骨针等化石,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月娟;苏飞;常诗楠;张健;黄欣;陈树旺;;大兴安岭南部上二叠统林西组新认识[J];地质与资源;2014年01期

2 郭俊;赵志军;李春贵;;内蒙古东北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的沉积环境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10期

3 施璐;郑常青;张兴洲;周建波;李娟;崔芳华;李文智;;内蒙古林西地区二叠系林西组泥质岩石动力变质[J];世界地质;2012年01期

4 邱余波;伊海生;蔡占虎;刘俊平;张虎军;王强强;梁金昌;韦栋;;内蒙古锡林浩特-阿鲁科尔沁地区林西组岩相古地理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潘建旭;王永建;李飞;郑贵强;韩永;;内蒙古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特征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6 王玉往,王京彬,王莉娟;大兴安岭南段上二叠统林西组中的火山岩[J];矿产与地质;2005年01期

7 方慧;钟清;李晓昌;刘畅往;高宝屯;卢景奇;;内蒙古扎鲁特盆地深部林西组发育特征——来自大地电磁探测的依据[J];地质通报;2013年08期

8 刘永高,谭佐山,刘书金;内蒙古东部的上二叠统林西组[J];内蒙古地质;1999年02期

9 韩杰;周建波;张兴洲;邱海峻;;内蒙古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砂岩碎屑锆石的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Z1期

10 张健;李晓海;郑月娟;苏飞;甄甄;;内蒙古扎鲁特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古盐度分析[J];地质与资源;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凯;内蒙古东部上二叠统林西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D];长江大学;2014年

2 陈斌;内蒙古兴安地区二叠系沉积特征及构造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韩杰;西拉木伦—长春缝合线的形成时代[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5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225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7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