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钻井泥浆对储层伤害评价及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08:00

  本文关键词:钻井泥浆对储层伤害评价及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钻井泥浆 伤害评价 理化性能 损害机理


【摘要】:为了解长庆气田钻井泥浆对储层的损害特点和机理,本文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了长庆气田下古纪油气储层岩石理化性能及返排泥浆的性质,并分析了泥浆损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G22-5、G22-3、陕225和陕25这4口井的岩石含93.4~99.0%的碳酸盐,不含或只含极少量粘土;陕44井岩石含61.7%的石英和32.7%的粘土;白云石晶体呈微晶结构,见晶间微孔隙,晶体之间呈紧密镶嵌状接触;岩石渗透率(3.21×10-4~3.69)×10-3μm2,孔隙度0.86%~6.54%,渗透率和孔隙度都很低,为低孔超低渗储层。G22-5井岩石垂向地应力值为80.87MPa,水平最大最小地应力值分别为66.33MPa和51.81MPa,储层构造裂缝走向为岩芯轴向;G22-3井岩芯单轴抗拉强度中等偏低外,其余4口井岩芯的单轴抗拉强度都较高;5口井岩石泊松比为0.22~0.33;内摩擦角32.17~53.91°;岩石脆性指数27.94~63.93%。以上数据说明这5口井的岩石不易发生变形,地层偏硬,性脆,地层力学稳定性较好,但在高压下容易发生碎裂。钻井泥浆的滤失量偏高;泥浆颗粒粒度分布在0.01~4μm;靖平22-4-2和靖平22-4-3(4850m)井泥浆中有机物含量高,粘度较大;无机物主要成分为钠盐、硅酸盐以及碳酸钙和硫酸钡。泥浆对岩芯都有一定的伤害,渗透率损害比在1.3~8.7,属于轻度、严重损害;泥浆对岩芯的伤害主要体现在前2个小时;泥浆黏度和固相含量越小,对岩芯的伤害程度也就越大;除4#砂岩外,钻井泥浆的最大侵入深度均小于25mm。储层渗透率损害的因素有:一是泥浆固体颗粒,直接堵塞渗流通道;二是由于岩石渗透率很低,泥浆中的有机组分进入空隙后,产生水锁和吸附效应。有机组分总体上对岩芯渗透率的损害较小,浸泡时间越长,伤害就越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2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民,王寿光;用粉煤灰作主料固化钻井废泥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5年08期

2 王泽恒;刘峰;王艳华;;陕北地区石油钻井泥浆中污染质分布特征[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李洪波;;浅论钻井废泥浆对环境的危害及处理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8期

4 孟卿;钻井泥浆的水土分离法[J];建井技术;1985年03期

5 刘树文,严方;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钻井泥浆中的总铬[J];分析试验室;1996年06期

6 董纪伟;;关于石油钻井泥浆的配置与应用的若干思考[J];化工管理;2014年12期

7 唐代绪,田京燕,赵金海,B.A.Andreson;适于复杂深井的复合抑制钻井泥浆[J];国外油田工程;2000年07期

8 杨明杰,梁万林,金庆荣,吴西湖,于根年;钻井废泥浆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矿物岩石;2003年01期

9 李迎春,张月琴,张保科,唐力君;钻井泥浆样品现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冷冻与失水两种前处理方法的讨论[J];岩矿测试;2005年04期

10 罗学钊;;钻井泥浆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颖;伍丹丹;彭园;;土地法处理钻井废弃泥浆生物降解环境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2 李英全;沈长柱;杨红;王承源;;深钻井泥浆固控化学絮凝法的探讨[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2004年

3 王怀志;王承源;李炳胜;李功洲;;600m深钻井泥浆安全护壁条件[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4 董庆辉;;海洋钻井泥浆系统研究[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王怀志;孙杰;张永成;高可均;;龙固煤矿深钻井泥浆参数设计优化[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上册)[C];2003年

6 李功洲;沈长柱;孙建荣;王承源;;深厚冲积层钻井泥浆稳定性控制技术[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通讯员 章天文 黄雪珍;大港打开赵东之门[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记者 杨君;我市又一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N];东营日报;2011年

3 记者 魏东 通讯员 扈献文;废钻井泥浆环保无害化处理装置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2年

4 记者  张贵志 通讯员  黄雪珍;科技与管理相映成辉[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赵则阳邋孙明;中原油田班组节能减排三大诀窍[N];工人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毛海涛 赵晓东;吐哈钻井泥浆服务公司精细化管理促使钻井风险下降[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马献珍;五普采用新技术刷新钻井纪录[N];中国石化报;2003年

8 特约记者 陈建国 吴夏炎 通讯员 李丙哲 白迎红;员工眼中最亮的星[N];中国石油报;2005年

9 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 张树平;加强管理 注重实效 再创全局环保工作新局面[N];中国环境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雪;废弃钻井泥浆降解细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两株降解细菌新种的确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2 阳飞;钻井泥浆对储层伤害评价及机理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3 王忠德;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钻井废泥浆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展嘉佳;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泥浆抗低温试验研究及地表冷却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09年

5 董娅玮;废弃钻井泥浆固化处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徐炳科;废弃钻井泥浆的微生物处理效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雒国霞;川渝地区天然气田钻井废弃物微生物无害化处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陈晨;钻井泥浆固化处置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罗荣川;基于陶瓷膜分离技术的钻井废泥浆稳定化处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徐关怀;钻井泥浆流量及相关参数的监测与建模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73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273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