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储层定量化表征技术在“双高”油田动态研究中的应用——以渤海J油田为例
本文关键词:动静结合储层定量化表征技术在“双高”油田动态研究中的应用——以渤海J油田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渤海J油田 沉积微相 砂体定量化表征 储层精细表征
【摘要】:根据渤海J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的研究目标,对J油田进行了储层精细表征。为了降低沉积相研究中的不确定性,综合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动态认识进行动静结合的沉积微相分析,确定各单砂层沉积微相分布特征;采用基于目标的沉积相模拟方法表征各微相砂体间的接触关系,并基于此建立油田的三维地质模型;提出了基于沉积微相研究的砂体定量化表征方法,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57)
【分类号】:TE331
【正文快照】: 随着海上油田开发的进行,油田开发矛盾逐渐显现,综合调整和剩余油挖潜逐渐提上日程,这对油田地质研究精细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开发中后期“双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田而言,进行储层精细描述具有重要意义。1研究区概况渤海J油田至今已有十余年生产历史,作为三角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忠祥;赵军龙;;基于小波变换的灰色沉积微相评判技术——以庄9井区为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4期
2 刘明珠;孟凡顺;邓瑞;柳溪;;基于可拓分类理论识别沉积微相方法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年01期
3 胡望水;熊金红;舒志恒;王珊;成群;田亮;徐博;;沉积微相随机模拟方法对比研究及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4 张生;孟凡顺;张杰;杨兴;;基于粗糙集的沉积微相可拓识别方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5 陈钢花,王中文,李德云,张晋言,徐思顺;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自动识别沉积微相[J];石油物探;1997年01期
6 胡苗;史江红;许杰;陆诗文;黄克献;王金都;;文留地区沉积相模式与沉积微相划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年08期
7 冯国庆,李允,林作华,王玉明;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沉积微相[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刘军,李少华,汪海涛;应用顺序指示随机模拟法研究沉积微相[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2期
9 汪立君,赵彦超,陈召佑;鄂尔多斯盆地某区块气田沉积微相与储层关系[J];海洋地质动态;2004年01期
10 刘英;;不同沉积微相的感应曲线侵入特性在油水识别中的应用[J];测井技术;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林;陆文凯;刘磊;;基于种子区域生长的沉积微相自动划分[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李岚;宋宏武;闫景成;周林;王海英;;地震微相——沉积微相划分方法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李强;;柴登壕地段直罗组下段的沉积微相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1册(铀矿地质分卷)[C];2011年
4 魏兆胜;唐振兴;杨光;;吉林大情字井地区沉积微相与岩性圈闭[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蒲秀刚;吴永平;周建生;廖前进;肖敦清;;不同Ⅱ级沉积微相之砂岩微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剖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邱振;王清晨;;广西来宾铁桥剖面中上二叠统沉积微相[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7 张晓丽;段毅;何金先;吴保祥;徐丽;;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长组长2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离退休和其他部门[C];2013年
8 李新虎;王婷茹;郭媛;;HSS油田H1储层测井沉积微相研究[A];陕西地球物理文集(十)--资源与灾害地球物理[C];2011年
9 王海潮;崔周旗;王洪生;吴健平;侯凤梅;;河西务构造带Axx断块Es_4~上段沉积微相分布及其对开发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林艳波;郑锡;齐君华;李军健;焦滔;李晓芳;;姬塬油田长6油藏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A];青年人才与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丽莉邋通讯员 郑秀英;大港采油一厂可视化软件提升管理水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刚;基于相控模型的精细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2 陈岩;新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低渗难采油藏精细描述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光;松辽盆地八面台北部青一段油藏分布规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黄慧娟;姬塬油田长9储层特征综合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吴恒;鄂尔多斯盆地苏14井区盒8段沉积微相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金岩;乾西北地区青三段沉积微相与岩性油藏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乔天宇;沈161块S_3~2亚段沉积微相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刘弘志;长81-1区块有利布井区预测[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刘夏;朝南45区块扶余油层非均质性及建筑结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崔翔宇;L8-JP182井区高II1-18小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9 邹敏;东濮文东地区储层表征与砂体成因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邓辞;金湖凹陷高集油田阜一段沉积微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1278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278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