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汽油调和是保障油品质量和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

发布时间:2017-12-14 14:17

  本文关键词:汽油调和是保障油品质量和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


  更多相关文章: 汽油调和 油品质量 辛烷值 增效


【摘要】:文中对汽油的质量指标调和计算方法及常用的汽油调和方案进行了分析,针对汽油组分的理化特性缺陷、部分组分成本过高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汽油调和增效方案,即使用汽油辛烷值促进剂T1110与汽油组分共同调和,结果表明,该方案经济效益显著。
【作者单位】: 西安嘉宏能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
【分类号】:TE626.21
【正文快照】: 炼油化工行业迫于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和石化燃料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汽油质量标准、生产高标号的清洁汽油是大势所趋。汽油调和是炼油厂油品生产的最末环节,是保障油品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生产装置不同,可生产催化裂化汽油、重整汽油、烷基化油、直馏汽油、异构化汽油等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江生;汽油牌号质量监督和判定中存在的问题[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4年02期

2 ;快速高n鸦岣咂托镣橹礫J];石油炼制与化工;1959年10期

3 欧风;;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摷靡庖錥J];石油炼制与化工;1960年07期

4 尚崇礼;;汽油辛烷值增进剂[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5 刘振保;改进的预测汽油辛烷值的方法[J];炼油设计;1997年06期

6 ;汽油中为什么会有铅?[J];化学世界;1998年02期

7 张丽娟;浅析提高汽油辛烷值[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0年02期

8 王小加;我国高品质汽油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J];河南化工;2001年05期

9 李涛;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新途径[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2年07期

10 金戈;美国汽油规范和汽油调合面临新的挑战[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明;华伟英;程桂珍;杨玉坤;龙义成;韦占凯;武惠忠;;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辛烷值和辛烷值仪的研制[A];分子光谱学进展(Ⅸ)[C];1996年

2 陈朝晖;冯新泸;史永刚;刘足票;;短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辛烷值的机理探讨[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3 刘盛林;于海卫;安杰;徐龙伢;;汽油与液化气改质过程中催化剂物化性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4 高飞;王文清;崔俊峰;;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技术途径[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乐平;方向晨;关明华;刘继华;;FCC汽油生产国Ⅳ汽油技术研究及工业应用[A];第八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孙殿卿;;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汽油中的甲基叔丁基醚[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7 周学秋;劳彩莲;陈都洪;李力;严衍禄;刘惠颍;陈吾峰;戴百龄;蒋晓春;;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应用偏最小二乘法测定汽油的辛烷值和密度[A];分子光谱学进展(Ⅸ)[C];1996年

8 王宗明;华伟英;韦占凯;张弘弧;武惠忠;;近红外光谱法预测汽油辛烷值和光学多道辛烷值仪[A];全国第10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8年

9 王丽艳;李述忠;;NIR-2000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汽油辛烷值[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10 褚庆辉;刘宇;;核磁共振波谱法用于醚化汽油原料烯烃和醚含量的测定CP-49[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敬霞;大庆石化国Ⅲ标准汽油调试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特约记者 郑伟;劣质馏分制低硫汽油技术获专利奖[N];中国化工报;2012年

3 陕化;低碳汽油辛烷值促进剂规模应用[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薜玉珍;清洁汽油辛烷值改进剂投放市场[N];中国化工报;2003年

5 特约记者 李冬铃;“望闻问切”巧治低效“顽疾”[N];中国石油报;2013年

6 金山;汽油抗爆剂发展方向[N];中国化工报;2001年

7 李建华 王卫;车用汽柴油标号及外观特征[N];中国石油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海燕;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反应吸附模型化合物及FCC汽油中硫化物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蒋峥;区间参数不确定系统优化方法及其在汽油调和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嘉瑞;MIP装置汽油产率预测和优化的新方法[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2 吴一凡;GARDES技术生产国Ⅴ汽油[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覃旭松;基于拉曼光谱的汽油辛烷值测定方法[D];浙江大学;2004年

4 郭本帅;固体酸催化剂上汽油烷基化硫转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吕秋玲;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汽油性质快速测定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邱丽敏;汽油中甲基苯胺检测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李达;国V标准汽油的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8 王妍;汽油加氢装置运行技术分析与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谢磊;新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开发和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10 何小超;氧化改性活性炭用于汽油吸附深度脱硫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88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288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3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