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地区井下页岩岩芯裂缝体密度与声学性质关系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11:43
本文关键词:涪陵地区井下页岩岩芯裂缝体密度与声学性质关系实验研究 出处:《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研究对涪陵地区井下产气的龙马溪组页岩岩芯,采用三轴压机压裂制造裂缝,用工业CT扫描压裂前后岩芯,应用图像识别技术统计出裂缝体密度,又用超声脉冲透射法测定样品破裂前后裂缝方向上的纵波、单偏振方向与裂缝不同夹角的横波,来研究裂缝对页岩岩芯声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裂后样品的纵波速度略微降低,只有含较多内部裂隙的150#样品纵波速度减小幅度明显.压裂前后样品的纵波波形差别不大,纵波主频随裂缝体密度呈下降趋势,即压裂后纵波频谱主频向低频端移动.压裂前横波速度随自身与裂隙方位角变化而变化,与0°和180°相比,在45°和135°时略微减小,在90°时速度降低幅度最为明显并且发生相位反转.典型样品的横波主频随偏振方向与裂缝夹角的增大而逐渐向低频移动;压裂后,横波频谱杂乱,出现多处局部峰值,速度和主频较压裂前更低,平均横波波速随裂缝体密度呈明显减小趋势.平均纵横波速比随裂缝密度呈近线性增加,表明其与裂缝体密度有较强相关性.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0030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25010;41204096和41374061)资助
【分类号】:TE31
【正文快照】: 1引言中国页岩气丰富,资源总量约为(30-166)×1012 m3,可采资源量约为(7-45)×1012 m3(董大忠等,2012).四川省涪陵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O3w)-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1l)为我国开发的重点区域(邹才能等,2015),也是我国页岩气的高产区域之一(郭彤楼和张汉荣,2014).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云虎;耿浩然;张芬;;碳毡体密度对C_f/C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吴伶俐;宋宾;;浅析陶瓷收缩率与成形压力、坯体密度的关系[J];山东陶瓷;2012年04期
3 郑彩华;;改性SiC注浆工艺对坯体密度的影响[J];陶瓷;2014年01期
4 蔡毅;Hg_(1-x)Cd_xTe晶体密度和组分的关系[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7年03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秋海;陈佩杰;;使用B超测量法推导体密度预测公式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本文编号:1307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307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