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裂液存留液对致密油储层渗吸替油效果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压裂液存留液对致密油储层渗吸替油效果的影响 出处:《钻井液与完井液》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致密油 自发渗吸 核磁 正交分析 驱油压裂液
【摘要】:统计长庆油田罗*区块2015年存地液量与油井一年累积产量的关系发现,存地液量越大,一年累积产量越高,与常规的返排率越高产量越高概念恰恰相反,可能与存地液的自发渗吸替油有关。核磁实验结果表明,渗吸替油不同于驱替作用,渗吸过程中小孔隙对采出程度贡献大,而驱替过程中大孔隙对采出程度贡献大,但从现场致密储层岩心孔隙度来看,储层驱替效果明显弱于渗吸效果。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自发渗吸效率因素,探索影响压裂液油水置换的关键影响因素,得出了最佳渗吸采出率及最大渗吸速度现场参数。结果表明,各参数对渗吸速度的影响顺序为:界面张力渗透率原油黏度矿化度,岩心渗透率越大,渗吸采收率越大,但是增幅逐渐减小;原油黏度越小,渗吸采收率越大;渗吸液矿化度越大,渗吸采收率越大;当渗吸液中助排剂浓度在0.005%~5%,即界面张力在0.316~10.815 m N/m范围内时,浓度为0.5%(界面张力为0.869 m N/m)的渗吸液可以使渗吸采收率达到最大。静态渗吸结果表明:并不是界面张力越低,采收率越高,而是存在某一最佳界面张力,使地层中被绕流油的数量减少,渗吸采收率达到最高,为油田提高致密储层采收率提供实验指导。
【作者单位】: 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分类号】:TE357.11
【正文快照】: 郭钢等.压裂液存留液对致密油储层渗吸替油效果的影响[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6,33(6):121-126.0引言长庆油田作为典型的低渗透油气田,在经过压裂之后会由单一孔隙介质系统转变为双重储渗系统,此时驱油机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裂缝系统中,驱油的主要动力是驱动压差和重力;在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淦,,宋志理;火烧山油田基质岩块渗吸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1994年03期
2 王家禄;刘玉章;陈茂谦;刘莉;高建;;低渗透油藏裂缝动态渗吸机理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01期
3 姚同玉;李继山;王建;刘卫东;;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渗吸机理及有利条件[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4期
4 李爱芬;凡田友;赵琳;;裂缝性油藏低渗透岩心自发渗吸实验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05期
5 向阳;储集岩石的渗吸及其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1984年04期
6 华方奇,宫长路,熊伟,王群;低渗透砂岩油藏渗吸规律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3期
7 姜宝益;李治平;蔡喜东;王希刚;史庆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油藏渗吸潜力评价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2年06期
8 钟家峻;杨小军;陈燕虎;唐海;吕栋梁;张媛;;低渗透岩心自然渗吸实验新方法[J];石油化工应用;2013年06期
9 彭昱强;郭尚平;韩冬;;表面活性剂对中性砂岩渗吸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年04期
10 B.Guo;曾中立;乔向阳;;天然裂缝性斯普拉伯雷走向带油藏渗吸注水开发的综合研究[J];吐哈油气;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星;毕义泉;汪庐山;任占春;;低渗透砂岩油藏渗吸规律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蔡建超;赵春明;谭吕;郁伯铭;郭士礼;潘中华;;低渗油藏毛细渗吸的分形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国栋;造纸涂层材料自渗吸行为机制及理论建模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继山;表面活性剂体系对渗吸过程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晓倩;新疆低n蛲干袄矣筒厣硌芯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4年
2 苏伟伟;含瓦斯煤外加水分渗吸效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桑娜云;树状分叉结构自发渗吸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魏铭江;裂缝性油藏基质岩心自然渗吸实验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5 刘磊;利用分子膜渗吸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白培瑞;智能土壤渗吸速度测试仪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09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309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