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储层产水量的分类和成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煤层气储层产水量的分类和成因分析 出处:《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产水 低产水 煤层顶底板含水层 富水性 构造条件 压裂 储层物性
【摘要】:利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手段将煤层气储层按照日产水量的多少分为四种类型,即:日产水量在1 m3以下的为特低产水煤层气储层,日产水量在1~5 m3的为低产水煤层气储层,日产水量在5~20 m3的为中产水煤层气储层,日产水量在20 m3以上的为高产水煤层气储层。深入分析了煤层气储层高产水、低产水的成因,发现含水层富水性与构造条件以及压裂措施是煤层气储层高产水的主要控制因素,煤层气储层物性是煤层气储层低产水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时排采模式等也间接影响着煤层气储层的产水量。进一步给出了产气量不理想情况下的高产水、特低产水煤层气储层的开发建议。
【作者单位】: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34-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2175)~~
【分类号】:TE37
【正文快照】: 在煤层气生产开发过程中,主要通过排水使煤层气储层压力逐渐降低,当其到达临界解吸压力以下时,才会使吸附在煤层中的煤层气解吸出来。研究煤层气储层产水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于制定煤层气开发方案与排采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人对煤层气储层产水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小明;苏现波;李玉魁;;多煤层合层水力压裂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晓峰;;松软突出煤层水力压裂试验与抽采效果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2 高为;田维江;秦文;孔维敏;陈敏;;贵州省煤层气与页岩气共探共采的地质优选[J];断块油气田;2014年01期
3 潘社卫;卢亚平;;石油压裂液高效配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矿冶;2012年01期
4 谢长虹;;煤矿井下穿层钻孔水力压裂的现场应用研究[J];煤矿开采;2013年03期
5 程远方;吴百烈;袁征;董丙响;李令东;王欣;黄浩勇;;煤层气井水力压裂“T”型缝延伸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煤炭学报;2013年08期
6 韩学婷;房娜;宋智聪;;煤层气压裂井开采浅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18期
7 张双斌;郭红玉;;潘庄煤层气井分压合采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煤炭工程;2014年05期
8 蒋志刚;陶云奇;王峰;;瓦斯抽采浓度自动化调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煤炭技术;2014年10期
9 倪小明;贾炳;王延斌;;合层水力压裂煤层投球数的确定[J];天然气工业;2012年07期
10 路洁心;李贺;;穿层定向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世奇;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直井产能的地质与工程协同控制及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2 刘坤;煤层气产能预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腾;不同构造条件下多煤层区煤层气井井型井网优化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小明;王延斌;接铭训;刘国丰;;不同构造部位地应力对压裂裂缝形态的控制[J];煤炭学报;2008年05期
2 原国政;;西山煤田采9~#煤放8~#煤技术探讨[J];山西焦煤科技;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勤;煤层气储层保护技术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2001年03期
2 刘贻军,娄建青;中国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开发技术探讨[J];天然气工业;2004年01期
3 景兴鹏;;煤层气储层压力测试实验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4 孔锐;张哨楠;;煤层气储层评价方法的选择[J];地质通报;2012年04期
5 赵泽;程跃辉;张锦虎;张奇;王春东;;关于我国煤层气储层问题的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24期
6 尹光志;蒋长宝;许江;彭守建;李文璞;;煤层气储层含水率对煤层气渗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7 黄孝波;李贤庆;王萌;凌标灿;孙杰;;煤层气储层研究进展[J];断块油气田;2012年03期
8 潘志刚;胡佩兰;宋暖和;马飞先;;短陂桥矿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J];资源与产业;2012年05期
9 邓广弘;罗克勇;马东民;雷学武;;煤层气储层流固耦合数学模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4期
10 张遂安;煤层气储层模拟原理及其应用[J];中国煤层气;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员争荣;钟玲文;张慧;雷崇利;;煤层气储层性能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唐书恒;陈春琳;王爱国;蒋平生;;华北煤层气储层研究与评价[A];“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C];2000年
3 林亮;姚勇;黄晓明;;山西柳林地区煤层气储层孔渗发育特征研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科;万金彬;苗秀英;杨玲;赵建斌;王明方;;基于遗传算法的煤层多矿物测井评价方法[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石在虹;牛骏;柯文奇;;煤层气井储层井筒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A大会报告[C];2014年
,本文编号:1317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31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