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电场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本文关键词:稳定电场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出处:《石油学报》2016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井地电法 稳定电场 压裂裂缝 裂缝监测 网状裂缝
【摘要】:在压裂施工时,对压裂施工井加载稳定电压电场,同时在地面设计和布置测点时,监测地面测点和压裂井筒间的电位差。由于井筒和压裂裂缝中充满良导体,内部电位处处相等,相当于监测地面与裂缝前端电位差。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电位法监测仪基础上,利用这种监测工艺和方法,能够实时监测压裂裂缝起裂点每个时刻的裂缝方位和长度,监测数据解释结果清晰地显示了裂缝在地层中的整个发育过程。同时,多井监测结果显示,在压裂过程中,压裂裂缝主要发育单裂缝、相邻的双裂缝和网状裂缝,形成了稳定电场压裂裂缝监测技术。该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注水、调剖等油田储层开发过程。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石油工程研究院;
【分类号】:TE357.1
【正文快照】: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PetroChina Dagang Oilfield Company,Tianjin300280,China)引用:王爱国,张胜传,余洲,张金成,何广利,程运甫,王浩然,田福春.稳定电场压裂裂缝监测技术[J].石油学报,2016,37(增刊2):87-92.Cite:Wang Aiguo,Zhang Shengchuan,Yu Z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泽凯 ,王世顺;对胜利油田压裂裂缝形态的认识[J];石油钻采工艺;1982年03期
2 关开程;“朝阳沟油田压裂裂缝形态及方位研究”获大庆优秀成果奖[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3 常瑛;朝阳沟油田压裂裂缝形态及方位研究获部级奖[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4 邢文超;;大庆油田压裂裂缝形态及特征[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21期
5 李同锋,郑勇,高瑞民,于洋,曹莘,易明新;压裂裂缝处理剂的研制及在油井增产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年05期
6 张戈;;低渗透油藏压裂裂缝参数优化[J];内江科技;2011年03期
7 修乃岭;王欣;梁天成;严玉忠;窦晶晶;;地面测斜仪在煤层气井组压裂裂缝监测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13年04期
8 赵大阔;;压裂裂缝探测技术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4年11期
9 闫铁;李玮;毕雪亮;;清水压裂裂缝闭合形态的力学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10 张国强;;浅析超低渗储层压裂裂缝展布特征[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谷祖德;张廷汉;;压裂裂缝闭合的粘弹性边界元模拟[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2 孙小辉;孙宝江;王志远;王金堂;王宁;;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裂缝内温度场计算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计算流体力学[C];2014年
3 张金成;王爱国;王小剑;丁娜;;动态法测定煤层气井压裂裂缝方位技术[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平;吴建光;孙U森;张晓朋;高海滨;吴翔;左景栾;;煤层气井压裂裂缝井下微地震监测技术应用分析[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晨鹏;煤矿井下多孔联合压裂裂缝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杜卫平;薄层多层压裂应力剖面与压裂裂缝形态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斌斌;煤层压裂裂缝高度预测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2 贺建;煤层整体压裂模拟及方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3 白雪;油田压裂裂缝方位监测系统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芳;压裂裂缝气藏非稳定流动模型及其解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5 王磊;定向井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王昊;砂砾岩油藏砾石对压裂裂缝延伸的影响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陶永富;气井二次压裂裂缝轨迹模拟[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35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33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