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中东-中亚地区重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

发布时间:2018-01-05 07:12

  本文关键词:中东-中亚地区重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 出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成藏组合 油气盆地 油气地质 资源评价 中东-中亚


【摘要】:根据区域地质-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的研究思路,总结了不同类型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重点盆地资源潜力。研究认为,中东-中亚地区经历了地体群南离北聚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发育了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等4类主要的原型盆地。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板块西北部中生代古被动大陆边缘和东欧地台东南缘等稳定构造区的边缘,以及扎格罗斯褶皱带和斯基夫-图兰构造带等活动构造区相对稳定的构造带;层系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发育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储集层,以前者为主,已发现储量占80.45%。在地质综合评价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完成了8个重点盆地71个成藏组合待发现资源量的定量计算评价,优选了Ⅰ,Ⅱ类有利成藏组合。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sin petroleum system - reservoir combination research method, summarizes the formation and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oil and gas in the basin, the key basin resources potential evalu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experienced groups from the south north of the poly plate tectonic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raton. Basin, rift basin, the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 and foreland basin, 4 main types of prototype basins. On the plane, oil and g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west Arabia plate edge of Mesozoic palaeo passive continental and Eastern Europe Southeast Margin platform stable tectonic region edge, and constructing the Jager Ross fold belt and the skiff Turan tectonic zone. Active tectonic region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belt; layer,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arboniferous, Permian, Jurassic, Cretaceous and Neogene; development of carbonate rock and clastic rock reservoir in two categories, the former is the main reservoir, has been found On the basis of geologic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aking the reservoir forming combination as the evaluation unit, we have completed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source volume of 71 reservoirs in 8 key basins, and optimized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 favorable reservoir forming combinations based on 80.45%..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33-001)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中东-中亚地处亚洲中西部,主要指阿拉伯半岛及其向北东至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一带,面积约9.6×106km2。区内发育27个沉积盆地,其中19个已发现油气藏。截至2013年底,19个主要含油气盆地探明油气可采储量约1 871 462 MMboe(百万桶油当量),其中石油可采储量(含凝析油)1 149 536 M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一欣;殷进垠;郑俊章;李锋;徐小龙;吴航;于笑;;中亚北乌斯丘尔特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潜力[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年03期

2 张鹏;张金川;刘鸿;黄宇琪;;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中亚段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优选[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3 王大鹏;白国平;陆红梅;陶崇智;王一帆;张明辉;王文庸;卢小新;高琳;郭栋;;扎格罗斯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与资源潜力评价[J];现代地质;2016年02期

4 张长宝;罗东坤;魏春光;;中亚阿姆河盆地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5期

5 余一欣;殷进垠;郑俊章;李锋;陶崇智;徐小龙;吴航;;阿姆河盆地成藏组合划分与资源潜力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6期

6 田纳新;闫绍彬;惠冠洲;;滨里海盆地南部隆起带盐下层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J];新疆石油地质;2015年01期

7 吴婧;田纳新;石磊;;滨里海盆地北部-西北部盐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8 游国庆;王志欣;郑宁;岳来群;;中亚及邻区沉积盆地形成演化与含油气远景[J];中国地质;2010年04期

9 丘东洲;谢渊;李晓清;黄福喜;;亚洲特提斯域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聚集地质特征[J];海相油气地质;2009年02期

10 丘东洲;;亚洲特提斯域油气聚集地质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明龙;何登发;刘群明;徐树宝;吴蕾;赵星林;;阿姆河盆地东北部查尔朱基底断裂演化及其对盐下油气运聚的控制[J];高校地质学报;2017年02期

2 田纳新;殷进垠;陶崇智;孔凡军;;中东-中亚地区重点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7年03期

3 聂明龙;徐树宝;方杰;陈骁帅;;阿姆河盆地侏罗系海相烃源岩地化特征及与中国海相烃源岩比较[J];沉积学报;2017年03期

4 黄东;杨跃明;杨光;杨家静;闫伟鹏;杨智;;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勘探开发进展与对策[J];石油实验地质;2017年03期

5 马中振;陈和平;谢寅符;张志伟;刘亚明;阳孝法;周玉冰;王丹丹;;南美Putomayo-Oriente-Maranon盆地成藏组合划分与资源潜力评价[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年02期

6 陈文彬;占王忠;付修根;曾胜强;贺永忠;;南羌塘鄂斯玛地区早白垩世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J];地质通报;2017年04期

7 王浩;费怀义;程绪彬;李洪玺;;别什肯特坳陷区卡洛夫—牛津阶缓坡相灰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岩性油气藏;2016年06期

8 余一欣;殷进垠;郑俊章;李锋;徐小龙;吴航;于笑;;中亚北乌斯丘尔特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潜力[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年03期

9 李锋;殷进垠;杨园园;李昭;石磊;;滨里海盆地下二叠统盐上盐下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主控因素[J];高校地质学报;2016年02期

10 郭建强;王照亮;何小敏;;新疆喀喇昆仑山地区泥盆纪地层划分与特征[J];中国地质;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海亮;郑荣才;王强;;阿姆河盆地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6期

2 张长宝;罗东坤;魏春光;;中亚阿姆河盆地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5期

3 文磊;张光亚;李曰俊;温志新;张强;赵岩;;扎格罗斯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J];地质科学;2015年02期

4 刘畅;陈冬霞;董月霞;刘国勇;张红臣;任苗颂;鲍颖俊;;断层对南堡凹陷潜山油气藏的控制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1期

5 邹才能;翟光明;张光亚;王红军;张国生;李建忠;王兆明;温志新;马锋;梁英波;杨智;李欣;梁坤;;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趋势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1期

6 金之钧;;从源-盖控烃看塔里木台盆区油气分布规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年06期

7 郭旭升;黄仁春;付孝悦;段金宝;;四川盆地二叠系和三叠系礁滩天然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年03期

8 塔斯肯;李江海;李洪林;李维波;毛翔;王洪浩;;中亚与邻区盆地群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J];现代地质;2014年03期

9 何雨丹;魏春光;;中亚阿姆河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03期

10 田作基;吴义平;王兆明;侯平;边海光;李富恒;陈明霜;余功铭;;全球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及潜力分析[J];地学前缘;201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明雁;;成藏组合研究综述[J];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1996年04期

2 童晓光;;论成藏组合在勘探评价中的意义[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辛也;王伟锋;吴孔友;;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裂带油气成藏组合特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徐志诚;吕福亮;范国章;毛超林;王红平;;西非中南段盐盆成藏组合及油气勘探方向[J];地学前缘;2014年03期

5 杨福忠;洪国良;祝厚勤;杨敏;;东南亚地区成藏组合特征及勘探潜力[J];地学前缘;2014年03期

6 苏复义;周文;金文辉;邓虎成;刘岩;;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成藏组合划分与分布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年04期

7 柳永杰;赵志刚;李建红;徐建永;;乌石凹陷成藏组合划分及主控因素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08年02期

8 万志峰;夏斌;蔡周荣;刘维亮;张毅;;西北非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组合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9年02期

9 唐洁云;何登发;傅巍;陈新华;王玉梅;马月琴;;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边缘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组合[J];新疆石油地质;2014年02期

10 薛良清,杨福忠,马海珍,王平在;南苏门达腊盆地中国石油合同区块成藏组合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王海霞;2012年全球最具潜力5大油气成藏组合[N];中国能源报;2012年

2 范兴川 张平 杨洁;毕生找油献祖国 迈向世界敢为先[N];科技日报;2004年

3 ;与时俱进唱响时代主旋律开拓创新振奋民族精神[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起琮;安塞—子长地区延长组长1、2段沉积体系与成藏组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姜辉;近海断陷湖盆勘探早期沉积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艳;中亚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组合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1382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382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b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