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井生产动态拟合法求取强水驱凝析气藏动态储量
本文关键词:单井生产动态拟合法求取强水驱凝析气藏动态储量 出处:《中国海上油气》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强水驱 凝析气藏 动态储量 物质平衡 生产动态拟合 方法评价
【摘要】:针对压降法计算强水侵凝析气藏动态储量结果偏大,现代产量递减法则需要气井达到拟稳定流阶段时计算结果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强水侵凝析气藏的单井生产动态拟合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物质平衡理论、三相气井产能模型求取不同时间的地层压力,利用井筒压降模型、相态理论求取井底流压及物性参数,以测试的地层压力、产量、流压为目标函数并采用最优化方法自动拟合生产数据,从而求得单井动态储量和水侵强度。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方法与现代产量递减法(气井达到拟稳定流阶段)的计算结果相近,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而本文方法所需资料较少,适用性更强。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pressure drop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ynamic reserves of strong water-invaded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s and the modern production decline rule requires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accurate when the gas wells reach the stage of quasi-stable flow. A new method of single well production performance fitting for strong water invasion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material balance theory, the productivity model of three phase gas wells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formation pressure at different times and the wellbore pressure drop model is used. The bottom hole flow pressure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by phase state theory. The measured formation pressure, production rate and flow pressure are taken as objective functions and the production data are automatically fitted by optimization method. As a result, the dynamic reserves and water invasion intensity of single well are obtaine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shows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this method is close to that of modern production decline method (gas well reaches the stage of quasi-stable flow) and has good accuracy. However,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requires less information and is more applicable.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含硫气藏井筒硫沉积机理研究(编号:51474181)”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TE328
【正文快照】: 刘建仪,韩杰鹏,张广东,等.单井生产动态拟合法求取强水驱凝析气藏动态储量[J].中国海上油气,2016,28(2):83-87.Liu Jianyi,Han Jiepeng,Zhang Guangdong,et al.Single well production performance fitting method for dynamic reserves of strong water-drivegas condensate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平,孙良田,张茂林;气藏及凝析气藏吸附对储量影响的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4年09期
2 杨帆;李治平;李向齐;;凝析气藏气液固三相数值模拟[J];石油钻采工艺;2007年03期
3 黄海平;孙喜爱;张刚;卢松年;;板桥凝析气形成和聚集的地球化学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3年04期
4 颜婉荪;韩跃文;李绍基;郑永坚;;我国凝析气藏的地质与分布特征[J];天然气工业;1993年01期
5 黄汝昌,李景明,谢增业,,李剑;中国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6年03期
6 杨洪志,陈友莲;模拟凝析气藏和挥发性油藏衰竭的稳定性方程[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9年01期
7 唐恩高,程时清,李相方;复合模型在凝析气藏试井解释中的应用[J];油气井测试;2002年06期
8 武富礼,赵靖舟,吴少波,庞雯,罗继红,时保宏,贾孝红;塔里木北部轮台凸起凝析气藏成藏年代分析[J];地质科学;2002年S1期
9 李相方,程时清,覃斌,童敏,关文龙;凝析气藏开采中的几个问题[J];石油钻采工艺;2003年05期
10 张建民,许明;双六井区凝析气顶油气藏开采特征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武晓玲;;东濮凹陷深层凝析气藏成藏模式研究[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明 唐静;措施榨尽凝析气藏产层剩余油[N];中国石化报;2012年
2 记者 李彦荣邋柳春云 蒋庆;西北油田凝析气藏产量稳步上升[N];中国石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李娜 通讯员 冯立虎 张云;凝析气藏储层不再“很受伤”[N];中国石化报;2008年
4 李俊杰邋李娜 李彦荣;强化凝析气田管理[N];中国石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蒋琳琳 周兴岩 通讯员 罗云 邓贤伟;凝析气藏开发:高效中追求“长寿”[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金海洋;开拓油气开发技术新领域[N];科技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孙清华 记者 仇国强;非常规技术盘活难动用储量[N];中国石化报;2012年
8 记者 陈玉强;凝析油气从沉睡中苏醒[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王海洋 周琦 伯洪;中原油田以科技破解发展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5年
10 刘元兵 曾旺;摘取西气东输气田开发技术上的王冠[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陶自强;碳酸盐岩潜山凝析气藏储量评价与开发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姜贻伟;低渗多孔介质中气藏及凝析气藏渗流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3 史云清;含水汽凝析气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石志良;凝析气藏气液变相态渗流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4年
5 林涛;深层凝析气藏伤害机理与水力压裂改造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6 汪孟洋;桥口凝析气藏反凝析污染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杨小松;变形介质中凝析气藏油气体系相平衡理论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8 方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地层测试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汤勇;深层凝析气藏多相流体复杂相态理论及提高气井产能新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文忠;异常高压凝析气藏物质平衡及递减规律分析新方法[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2 管琳;凝析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及生产系统优化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3 王登高;凝析气藏试井分析及解释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惠健;凝析气藏石蜡沉积实验研究及现场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5 杨贵权;丘东凝析气藏分层开采技术研究及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6 张燕;强边水非对称背斜凝析气藏稳产方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7 李玲;塔中Ⅰ号带碳酸盐岩凝析气藏试井分析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8 庞淼;双疏材料解除低渗凝析气藏液锁伤害室内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9 王宏玉;吉拉克边底水凝析气藏可采储量标定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10 邱儒义;塔里木盆地英买7-19凝析油气藏产量动态监测体系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9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389630.html